请看,这个历史人物是谁﹖

2024-11-16 02:54:2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马育华(1912-1996),大豆遗传育种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他对生物统计学和田间试验技术造诣很深,较系统地将数量遗传学介绍到国内,并结合大豆种质资源与育种进行应用研究;选育出一批丰产稳产大豆新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创建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成为我国南方大豆研究中心;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农学家,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和大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对研究生的培养遵循立足于国内的原则,十分重视研究生的素质和培养。       1979—1989年他先后招收了38位硕士生和8位博士生。对每一个招收的研究生,他都要亲自进行面试,强调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勇于田间实践。对于他们选学的课程和论文选题,都要一一过问,并亲自指定阅读文献。帮助审改论文,就连经他副手协助审阅的论文,他也要作最后把关。老师治学严格、严密、严肃的科学态度,对每个学生都是一块模板。受马育华指导的研究生大多继承了这种“三严”传统,因而毕业后受到录用单位的赞许。

  1. 马育华,1912年10月12日生于广东省海丰县。从小即受到文天祥、彭湃等英雄人物事迹的影响。家乡人民的光辉事迹,学校师友的熏陶,以及二三十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所遭受的深重苦难,使他选择了“科学救国”和“教育兴国”的道路。他勤奋读书,在海丰读完小学先后进入汕头石中学,二年半后转到上海复旦大学实验中学。初中毕业后考入浦东中学高中部,仅用了二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高中课程而提前毕业。1930年春,以优异成绩被推荐进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学习。主系农艺,辅系植物病理。大学三年级时,父亲不幸病故,中断了继续上学的经济来源。由于他的学业成绩优异,深得教授们赏识,遂由森林系陈嵘教授代为申请黄河水利基金作为资助;农艺系沈宗瀚教授提供临时工作的机会以补助生活开支;植物病理系俞大绂、戴芳澜教授等也给予了支持和鼓励,使他能在艰难的条件下继续学习,1935年1月获得了金陵大学农学士学位。毕业后留任农艺系王绶教授的助教。他夏天搞大豆育种,冬天从事大麦研究,从校部到农场,由温室至田间,四季奔忙,年复一年,除此之外,他还参加当时在农艺系学生中认为最难学的生物统计和田间试验设计课程的教学工作。王绶出版的《实用生物统计法》一书,也包含他的一份辛劳。

      马育华

    抗日战争爆发后,金陵大学西迁成都,由于他的工作表现突出,1939年被晋升为讲师,1942年又升为副教授。由于抗战期间物质生活和卫生条件很差,工作又辛苦,积劳成疾,他患了肺结核病。该病根据当时医疗水平,只有静卧养息而不能工作,因此他面临失业和贫病交加的威胁。此时,王绶教授雪中送炭,坚持要求校方继续发给聘约,方得以维持生计。马育华以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1945年,考取了赴美考察实习。在伊利诺大学的一年时间里,他一方面完成了规定的考察任务,另一方面又抓紧时间选修必要课程并从事大豆研究。根据当时的规定,考察人员是不能转读学位的,但由于他完成了考察和硕士学习的双重计划,竟被伊利诺大学破例地授予科学硕士学位。回国后,经俞大绂、戴芳澜等人的举荐,被北京大学农学院聘为副教授,代理系主任。一年后,再经俞大绂推荐赴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与J.B.哈林顿(Harrington)教授进行合作研究,并协助指导研究生。一年后经哈林顿介绍,并得到伊利诺大学C.M.伍德沃斯(Woodworth)教授的支持,获得了伊利诺大学奖学金,到该校攻读博士学位,当时美国农部唯一的大豆研究室就设在该校,伍德沃斯是美大豆遗传育种界的权威学者。入学后,马育华利用该校的有利条件,注意掌握大豆遗传育种与数量性状遗传两个学科的动态,决心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专题研究。他的博士论文《大豆产量因素的多基因遗传》就是上述两个学科交叉衍生的产物。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只用2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学习和研究任务。由于学业成绩优秀,被选为Phi Kappa Phi和Sigm aXi荣誉学会会员,并于1950年6月获博士学位。学成后,他满怀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拳拳赤子之心,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冲破重重阻力,于1950年9月回到祖国。

  2.  简历

      马育华

    1912年10月12日 生于广东省海丰县。1930—1936年 就读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获学士学位。1935—1939年 任南京金陵大学农艺系助教。1939—1942年 任南京金陵大学农艺系讲师。1942—1945年 任金陵大学农艺系副教授。1945—1946年 在美国伊利诺大学研究院学习,获科学硕士学位。1946—1947年 任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副教授兼代系主任。1947—1948年 任加拿大萨斯卡切温大学农学院农艺系遗传育种研究员。1948—1950年 在美国伊利诺大学研究院学习,获博士学位。1950—1952年 任金陵大学农艺系教授兼系主任。1952—1958年 任南京农学院农艺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58—1984年 任南京农学院教授。在1971—1979年南京农学院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期间任江苏农学院教授;1981年任南京农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南京农学院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南京农学院易名为南京农业大学后,继续任该校教授。1985年至 任南京农业大学大豆遗传育种研究所所长。1996年 逝世,享年84岁。
  3. 创建研究中心纵观美国伊利诺大学之所以成为美国大豆的研究中心,一方面有伍德沃斯教授等一批专家主持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是美国农部在该校成立了“区域性大豆实验室”,有固定的编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梯队。生长在大豆故乡中国的马育华,早就希望我国在国际大豆论坛上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因此他决心要亲手建设一个大豆研究中心。1954年,他从纷繁琐碎的行政事务中摆脱出来,以课题组的形式在南京农学院开始“大豆地方品种研究及新品种选育”的第一项研究计划。当时的条件非常简陋,只有一名助手,其余均为临时工。1957年后,换了一位助手,师生之间配合默契,为以后30多年的科学研究,组成了最早的梯队。他的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育种经验以及助手们的辛勤配合,终于在1962年春育成了“南农493-1”、“南农133-3”、“南农133-6”等第一批大豆新品种,并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同时,将江淮下游大豆地方品种的分类研究结果也整理成文,在《作物学报》上发表。
         马育华经常说:“看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怎样,既要看他是否有爱国主义精神,是否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也要看他对前辈的劳动成果是否尊重,对同辈是否团结,对后辈是否肯帮助。”他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下为大豆研究和数量遗传的发展作的坚持不懈的努力,都表现出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限忠诚。对前辈的尊重,对同辈的团结更是无须多写的,因为不是这样便不可能得到公众一致的推崇。难能可贵的是他不计较个人恩怨,一切以大局为重。即便对于曾经使他伤过心的人,只要对事业有利对学校有利,他仍然给予热忱的帮助和推荐。他凭着对他所从事事业的高度责任感,早就注意到梯队的建设和更替,改革开放方针提出后他便陆续选派人员出国进修,一旦条件成熟便勇于把自己的担子逐步转交给后继者们,使他们逐步成熟起来。对于后辈及学生,除了道德和业务上的关心外,他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有关住房条件,夫妇分居等具体问题。只要是合情合理的要求,他总是有求必应的,他以自己的言行为后辈作出了道德规范的楷模,身教重于言教。他一生节俭,为扩大已经设立的马育华奖学金而积储。  马育华为中国的农业教育和科学研究奋斗了半个多世纪,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农业专家。他的严谨治学,勤奋工作,诲人不倦,为人师表的精神熏陶着他的学生以及他的学术梯队,这将无声无息地一代一代传下去,这种精神力量的作用是无穷的。  马育华先生匆匆离去,他的宏愿已经部分地实现,他把接力棒交给了我们,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擦干泪水,以他为榜样,踏着他所开拓的道路继续奋斗,以新的成绩告慰马育华先生。   字数较多,可以看小点。

回答2:

下面不是写了马育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