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引申义:家字的本义是居所,(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居所可引申出家庭之意,家祠家庙家法之类都从此意。也可以引申出集团或方面的意思,比如三家条约。还可引申出学术流派之意,比如贾谊《过秦论》中“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百家争鸣等。由此又引申出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比如农家。由此又引申出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比如科学家,作家,画家。你所问的这个说法就是这么来的。 百家的说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儒家、道家、法家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说,家的这种用法出现的相当早,但事实上科学家作家画家的用法并非直接承袭自这一意义。而科学家作家画家这些用法之所以出现的晚,也是因为过去中国不这么划分职业,以画家为例,宋代宫廷画家叫做书画翰林,民间靠卖画为生的叫做利家,文人画家还是叫做文人。科学家艺术家作家这些称谓,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日语引进的,科学、艺术、文学这样的词汇在古代汉语中是没有的,这些词是日本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来,比如美术一词的构词法是从的德语。而科学家,艺术家这些词也一样是哈日。事实上,现代汉语中,在人文社科领域中,有70%以上的词语是从日语中借来的,再比如政治之类。所以说,科学家中“家”的用法虽然接近诸子百家的意义,但已经不是在本土直接衍化出的用法了,是汉语传到日本,由日本人引申出来,再被中国人借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