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的阿罗汉果位与菩萨果位的区别

2024-11-02 01:28:1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阿罗汉不能成佛,但菩萨道可以。解脱道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是小乘圣人,不愿来度众生,不能称为菩萨,也不能成佛。如果要成佛,必须要行菩萨道。

2、两者属性不同。阿罗汉是依照佛的教导修习四圣谛,脱离生死轮回达到涅盘的圣者。而菩萨既是已经“觉悟的众生”,又是以觉悟他人为己任的有情。

3、两者的方式不同。解脱道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是小乘圣人,不愿来度众生。而菩萨道从最初发厌离心大菩提心、慈悲心、空慧心,经过三大阿僧劫,便可达到成佛的目的。


扩展资料:

阿罗汉梵语arhat,巴利语arahant。又作阿卢汉、阿罗诃、阿啰呵、阿黎呵、遏啰曷帝。略称罗汉、啰呵。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

阿罗汉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中最高果位。

Arhat∶梵语的音译,即得道者、圣者的意思。南传上座部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佛果;也是对断绝了一切嗜好情欲、解脱了烦恼、受人崇拜敬仰的圣人的一种称呼。又叫罗汉。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梵音译(Arhat)。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是伟大的佛陀得法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

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槃(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

菩萨是“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

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界之一。

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而言,若由其求菩提(觉智)之观点视之,亦可称为菩萨;而特别指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则称为:摩诃萨埵(梵maha^ -sattva ,摩诃,意即大)、摩诃萨、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摩诃菩提质帝萨埵等,以与二乘区别。

此外,由于菩萨是佛位的继承人,因此也称之为“法王子”,这个语词的音译为“究摩罗浮多”,意译又称为“童真”。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阿罗汉

百度百科--菩萨

回答2:

1、两者修行的道不同:阿罗汉不能成佛,但菩萨道可以。解脱道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是小乘圣人,不愿来度众生,不能称为菩萨,也不能成佛。如果要成佛,必须要行菩萨道。

2、两者属性不同:阿罗汉是依照佛的教导修习四圣谛,脱离生死轮回达到涅盘的圣者。而菩萨既是已经“觉悟的众生”,又是以觉悟他人为己任的有情。

3、两者的方式不同:解脱道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是小乘圣人,不愿来度众生。而菩萨道从最初发厌离心大菩提心、慈悲心、空慧心,经过三大阿僧劫,便可达到成佛的目的。

扩展资料

佛家果位分大乘三种和小乘四种。小乘佛教: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和须陀洹。大乘佛教:共有三个果位,分别是佛、菩萨和阿罗汉。

1、原始小乘佛教,按照从低到高,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原始佛教没有菩萨这个名词,菩萨是后人创造的。释迦摩尼认为佛就是觉悟的人而且只能有一个佛,他认为一切烦恼就是心创造的,只要抛弃一切欲念才能获得心的解放,心解放了就没有烦恼了。

2、小乘里面最低的须陀洹,是佛教中最初的修行位阶,为沙门四果中的初果,三果阿那含,七次往返後证四果阿罗汉,方断尽见思烦恼而永脱轮回。意思是凡夫通过修行断尽“见惑”,证得以后永远不会堕入三恶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果位

百度百科:阿罗汉

百度百科:菩萨



回答3:

区别如下:

阿罗汉,阿罗汉有四果,从初果就有了,初果须陀洹,须陀洹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六种本能有两种恢复了,就天眼、天耳。我们一般人看不见的,他看见;我们一般人听不到的,他听到,他有这个能力。我们在这个楼上讲经,他往下面看,每层人在那活动他都清楚,他能看见,没障碍。

如果证到二果,他能力更大了,二果有他心通、有宿命通,别人心里想什么事情他知道。到三果就有神足通,就能变化,能分身,这些小乘圣者能示现。

在大乘,像圆教《华严经》上讲的,初信位的菩萨他的六通能力跟须陀洹完全相同。第七信的菩萨断烦恼,我们现在用级别来讲,他相当於阿罗汉,小乘阿罗汉。

八信,那就相当辟支佛;九信是菩萨,十法界的菩萨位;十信,是十法界里面的佛位,在那个位次上神通变化就很大了。这是我们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

解脱道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是小乘圣人,不愿来度众生,不能称为菩萨,也不能成佛。唯有菩萨道,才是大乘或一乘的不共法,

扩展资料

阿罗汉(佛教术语)

阿罗汉梵语arhat,巴利语arahant。又作阿卢汉、阿罗诃、阿啰呵、阿黎呵、遏啰曷帝。略称罗汉、啰呵。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

阿罗汉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中最高果位。

Arhat]∶梵语的音译,即得道者、圣者的意思。南传上座部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佛果; 也是对断绝了一切嗜好情欲、解脱了烦恼、受人崇拜敬仰的圣人的一种称呼。又叫罗汉。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梵音译(Arhat)。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是伟大的佛陀得法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

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槃(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罗汉果

回答4:

阿罗汉,是依照佛的教导修习四圣谛,脱离生死轮回达到涅槃的圣者。菩萨既是已经“觉悟的众生”,又是以觉悟他人为己任的有情。小乘是专修解脱道的,大乘是修菩萨道的。菩萨道是人天道及解脱道的相加,也就是说,解脱生死而仍不离生死,以便随类化度有缘的众生者,便是大乘的菩萨道。
解脱道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是小乘圣人,不愿来度众生,不能称为菩萨,也不能成佛。唯有菩萨道,才是大乘或一乘的不共法,
如果要成佛,必须要行菩萨道,菩萨道的主要法门是六度法: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持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忍辱——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精进——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禅定——心摄一境、不动不摇;智慧——清明朗澈、自照照人,三聚戒“无一净戒不持,无一善法不修,无一众生不度”。从最初发厌离心大菩提心、慈悲心、空慧心,经过三大阿僧劫,便可达到成佛的目的。大乘的菩萨道,只有菩萨所行,不共小乘,所以称为一乘。

回答5:

阿罗汉是小乘的果位,自度而不度他,佛讲自了汉。菩萨是发菩提心自度度他的行者,最终成佛。地藏菩萨的弘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至于地藏菩萨现在是佛,还是菩萨,以我们的凡夫心是难以测度的。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