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如何协调?

如题
2024-11-21 22:53:5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关于增长和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关于什么是发展?什么是增长?两者的关系如何?这是我们首先必须认识清楚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对发展和增长的概念是模糊的和混淆的,我们往往用GDP(国内生产总值)来作为考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众所周知,GDP是一年当中本国(本地)国民和外国人(外地人)在本国或本地所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附加价值总和。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追求GDP的增长,很有必要。但任何一项统计指标,都有其确定的适用范围,夸大其适用范围和过分强调它的作用,必然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我们在了解GDP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了解它的局限性。
   第一,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资陵如源和环境的破坏和透支能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二,GDP不能准确反映一国财富的变化,不能反映一国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现在外资在我国的投资和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他们相当部分资产会外流。
 野氏  第三,GDP不能全面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不能反映人们收入状况的差异,在目前的我国的经济结构中,投资比率明显高于消费比率,收入增加同GDP增长比率不同步;
   第四,不能全面反映一国的人文状况,即文化、教育、科技、文明和精神状况。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是增长的可持续性、公平性和系统性,强调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这也是"三个代表"的具体要求。按照学术理论界的解释,持续发展是主观的,而可持续发展是客观的,其强调正确处理和协调人口、资源、生态环境、文化、交通、经济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
   一是可持续性;二是公平性(同代人、代际公平,公平分配资源);三是系统性。由此可见,发展不同于增长,增长不是发展的目的,而是发展的手段,只要我们的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公平性和系统性特征并且坚持"以人为本",那么,增长和发展就和谐、统一了。
   二、城市发展与GDP增长
   "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资产作为城市最大的、价值最高的存量资产和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几乎被所有城市列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首选目标和重点突破口,各地又几乎同时把房地产作为各自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业的兴起、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都无不与我国的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和土地资产的运作有关。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正处在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由于旧的体制和秩序尚未彻底打破,必然会出现种种的利益重组和再分配,必然会出现种种的"冲突"和"阵痛"。
   由于体制原因,各地政府为了资金、"GDP"和"政绩",无一不把房地产作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持续大规模的旧区改造、"圈地运动"、各路"热钱"的涌入、舆论的高度一致且一片"利好",新一轮的土地"圈地运动"方兴未艾,土地出让收入、房地产税收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资金来源。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3年上半年,13年来全国累计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已达6000多亿元。但与此同时,全国的商品房空置率却有增无减,据初步统计,全国大约有一亿多平方米空置商品房。另外土地的闲置状况也非常严重,据调查,全国现有各级各类开发区3800多家,尚不包括乡、镇、村自行设立和尚未上报的开发区;在对24个省(区、市)的统计中,各类园区规划占地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超过了现有城市的建设用地总量;在全国省级以上900多家开发区中,国家批准规划近3000万亩,已经开发的仅占规划总面积的13.5%,近2600万亩土地闲置。房地产无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并有扩大的趋势,况且还有大量的银行贷款和稀缺土地资源的浪费(据有关资料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即使作最保守的估计,违规土地出让、转让所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每年也达100亿以上),GDP的真实增长及增长效率受到了挑战,房地产和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挑战。
   三、房价与"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
   高房价、"圈地运动"能带来大量的建设资金并颂汪散能带来区域经济(GDP)的增长这是不争的事实,人们还往往通过简单的与发达国家的房价比较来说明我国的房价还有持续、巨大的上升空间,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我们收入水平低这样一个事实,未来中国住宅消费的主体一定是本土中低收入家庭,洋人决不可能支撑本土楼市,过度的房地产外来投资(投机)固然短期内对区域经济有贡献但长期来看对整个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未必有利,这从各国的住宅发展史中可以得到印证;另外按国际衡量房价与收入关系的价格收入比指标来看,我国的房价高于国际标准,尤其是我国沿海发达城市,地区房价更是高估。我们不能按发达国家的收入来衡量我国的房价,联合国人居中心与世界银行认为,一套住房的合理价格应该是居民家庭年收入的2-3倍,象日本东京居民的年收入与房价比大约在1:4.8,而我国大部分城市是1:8到1:15,当高收入阶层的需求逐渐被消耗掉后,将可能会出现消费断层现象。从长期来看,中国房地产业无疑是前景光明的,但就目前和今后几年来说,楼市处于"高位放量"(多空双方分歧加大)的"上升筑顶"阶段,房价上升速率过快、商品房供应结构不合理、银行房贷高速增长(据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说,2003年以来风险较高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增加偏多,前三季度开发贷款增加1350亿元,同比多增1006亿元;1998年至2000年,个人住房贷款年均增长112.8%,房地产贷款余额从1998年末的3106亿元上升到2003年9月末的21327亿元)。另据来自银行方面统计现示,全国商业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由1998年的2680亿元增长为2001年的6600亿元,年均增长25%。如果调控不好是新一轮住宅开发的风险积聚过程。楼价的上升应该是盘整式或称波浪式、螺旋式缓慢上升,不经过小幅盘整而直线上升是不扎实的,否则楼价的大起必然隐含巨大的风险,况且房价的对比要考虑通货膨胀、科技含量、装修成本(全装修)、公建市政文化教育配套、生态环境改善及利息(贷款)等因素并且要有参照系,不能简单论之。未来几年我国房地产业、住宅产业的发展将步入一个高位盘整的阶段,随着旧区改造节奏的适度调节,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健全和延伸,随着中低价住宅供应的增加和住宅结构的日趋合理,随着房地产贷款政策的调整,房地产住宅将逐步步入一个理性发展期。就总体房地产住宅的价格而言随着其内在品质的提高将稳中微升,但其内在结构必定是有升有降,涨跌互现,除部分价格和价值相符的物有所值的高档商品房继续受国内外成功认识青睐及大量中低价位住宅因存在广泛需求而价格坚挺外,相当一部分中高价楼盘将面临市场竞争的洗礼。通过理性分析我们发现,房价短期内上升过快、过高,对经济的长期发展未必有利,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商务成本,不利于进一步吸引外资,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会削弱产业的竞争力进而影响商品的出口,最终会影响居民的就业和收入;
   二是造成对土地资源的过分依赖和形成大量闲置土地,有透支未来收益和资源之嫌,对可持续发展不利;
   三是在收入增长不同步的情况下,会增加老百姓的即期支出从而影响未来和其他支出,近几年来,老百姓的房贷额叠创新高,先"负"起来一族不断扩容;
   四是对大中城市带来了人口、交通、环境、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城市的水电煤等基础配套不堪重负,近几年来城市供水、供电紧张,城市"臃肿病"日益明显。当前,不少地方经济对房地产和固定资产依赖过高,200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9万亿,同比增长31%,房地产开发投资3817亿元,同比增长34%,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投资乘数效应,加上房价过高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带来了GDP的持续高涨(我国房地产和建筑业的增加值达9000亿元,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9%,每年拉动国内生产总值约2个百分点,而且这种状态仍有上走之势),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消费需求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产业能级不高的可持续发展隐患。因此,怎样正确、辨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使其相和谐?怎样正确、辨证看待当前的高房价与经济增长?怎样保证大多数中低收入居民"居者优其屋"并保持生活质量的同步提高?怎样保持高中低房价的合理结构以及房地产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非常迫切地摆在了各级政府和理论学术界的面前,"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惟有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和突破,惟有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才能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象当年如果没有"真理标准问题"、"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讨论和理论突破,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当前的国民经济大好形势一样。
   四、房地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当前,我国房地产和国民经济总体形势不错,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4%,可以说是"没有近忧",但为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又"必须有远虑"。
   1.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体制土地市场的规范运作是住宅产业、城市健康发展的基石,土地市场的"恶庄"行为更具隐蔽性和危害性
   目前,政府已有所动作,我们从国务院18号文以及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政府在强化对土地使用的审批和监督,从源头上完全控制土地一级市场的供应,并根据经济、社会、人口、产业发展状况适时适量推出土地供应,做到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与市场需求相统一,并且全国、各地的土地供应要有统一的协调机制,国家、省市级政府加大对土地供应的宏观调控力度,严防土地失控现象重演,严防透支未来等方面已经开始加强管理力度。同时,国家正在逐步建立正确的土地供应结构,使土地出让一律按"三公"原则实行招投标、拍卖制度,杜绝土地市场黑箱操作及"空手道"现象,防止土地市场的炒作和国有资产的流失。对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建议政府出台的相关法律、政策要规范运作,要有约束性和严肃性,可以通过收回、收购、兼并、拍卖、储备等方式实现政府对土地的垄断,政府当前最重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收紧土地的口子,按法律法规该收回的坚决收回,该拍卖的坚决拍卖,让土地回到真正有实力、真正需要土地干实事的开发商手中,俗话说的好:"长痛不如短痛"、"姑息养奸是要贻误战机的",此类例子,国内外不胜枚举;另外对转让土地所获得的收益,政府要控制其收益的比例并通过税收等形式收取一定的级差收益,防止因炒卖土地而导致的不合理"暴富",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进而防止房价的大起大落。
   2.加强学术研究
   确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样一个良好的理论学术氛围,要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制定相关政策,指导房地产乃至城市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理论研究、争鸣的目的在于求真,而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理论的贫乏和滞后会影响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城市发展呼唤系统性、经济学的理性思考,城市发展不需要"随风型"、"事后诸葛亮型"的"评论家"。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又是一个人均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我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的三分之一,大城市的人均土地资源更稀缺,国土开发不允许无节制占用土地,更不允许透支未来。必须立足于中国发展实际、区域特点,顺应历史潮流而动。各地各级政府在国土(房地产)可持续发展方面要下大力气研究和谨慎决策,要循序渐进,要研究可持续地(土地)资源利用和可持续的购买力。未来我国住宅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定是本土的广大中低收入阶层,要加大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用房的建设力度,这是国情和民情所决定的,也是"三个代表"的具体要求。要研究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形势,研究市场的真实需求(当前许多大城市房地产存在大量投资需求),适当调控旧区改造的力度和节奏,循序渐进,注意均衡发展、防止大起大落。近几年来房地产对GDP的贡献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大城市尤其是像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的环境、就业、人口、道路交通、水电煤等能源支持压力也明显增加。因此,必须加强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人口协调发展的综合研究。土地是一种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也是我们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好当前的大好形势,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切实协调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我们一定要珍惜稀缺的土地资源。过度的"政绩、形象"工程,过度的"圈地",把本该在未来数十年的出让的土地收益放在当前使用,必将损害千百万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城市发展并不是简单的"以地生财"。
   3.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当前GDP增长对房地产、交通、基础建设依赖过高,其明显地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扩大了投资的乘数效应。政府靠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拉动内需(1998年-2002年,我国累计安排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远,项目投资总规模32800亿元,到2002年底累计完成投资24600元,在这5年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5%),一旦政策的效应发生递减(如旧区改造的逐步减少、集中买房以后的时间断层周期、房贷政策的调整、高价房供应偏大等),一旦房地产出现过热调整,对整个宏观经济将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需引起高度重视和综合、全面、深入的研究;况且人们的消费、投资短期内过度向房地产倾斜,也会造成经济学意义上所说的"挤出效应"即表现为其他消费的紧缩,这也许是我国最近几年除房价以外其他商品价格均下跌、国民经济仍未摆脱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长率、新开工增长率均超过了销售增长率,并且供需结构失衡,潜在压力增大。因此,怎样走好"科教兴国"这"华山天险一条路"籍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怎样以"信息化来带动和促进工业化"?怎样提高产业结构的能级以及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已显得迫在眉睫,必须引起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
   4.要逐步完善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和信用经济,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要转变政府职能,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诚信制度,催生和扶持真正的品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