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区别

2024-10-29 00:03:3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区别
习惯上,人们把能够明显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季风区,而把不受或很少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在中国境内,由于冬夏季风的源地、强度不同,其影响范围也不同。势力强的冬季风影响范围广阔,西界位于青藏高原东侧,南界可达南海中部,而夏季风的影响范围却要小得多。因此,人们把夏季风影响的最北界作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具体划分是以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该线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为中国的季风区,该线以西、以北的地区为中国的非季风区。
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主要是来自内陆的西北季风和东北季风),气候干旱;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气候湿润。在非季风区中,全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气候干旱。

回答2:

季风区的风向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即某个季节基本刮某个方向的风;而非季风区则没有这种现象。

回答3:

季风区经常受到夏季风的影响,且影响效果明显,但非季风区则与之相反
二者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