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和《南方都市报》社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就是各自的新闻评论
2024-11-16 10:55:0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汇天下之精华 扬独家之优势 ——评《青年时报》时评专版
[内容提要] 时评的复苏与勃兴是当前国内报纸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杭州《青年时报》的“时评”专版以其自身的优势在杭州都市报纸中独占熬头,广受好评。本人认为,浙江《青年时报》时评版的设立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但在激烈的竞争中,必须发扬个性,博采众长,才能保持优势,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 青年时报 时评
新闻时评是一种针对媒体所刊播的新闻事实,及社会上发生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发表作者观点的新闻评论。它针砭时弊、样式自由,不仅有信息含量,更有思想深度,因此,广受读者(观众、听众)的欢迎。
近年来,报纸媒体纷纷意识到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灵魂,以及用新闻和评论两只脚走路的重要性。新闻时评随之从以往常见的专栏形式逐渐扩张到整版、甚至两版。国内各报章已不甘心让《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南方都市报》的评论版等著名时评版面长期独占人们的视野,开始纷纷在“时评”二字之下做起文章。就在“时评热”狂卷报界之时,我所关注的杭州报业却如一潭静水,城市的主要都市报依然是略尽千帆不为所动。如果说国际上发展成熟的报纸开始出现言论专版的时候(19世纪初),中国还是一片媒介的沙漠,对此我们无需苛责;那么,当全中国上下言论版也开始蓬勃发展之时,我不禁要疑惑,杭州人竟要放弃自己的“灵魂”了吗?幸好,2001年10月才刚刚创刊的浙江《青年时报》这股新生力量,敏锐地嗅到了市场的动向,创出了杭州报业市场刊发频率最高的时评专版。这无异于给杭城这个发展迅速的都市植入了灵魂,给杭州的都市报注入了新的血液。
一、时评版之意义探寻
早在1905年,上海的《时报》便首创“时评”专栏,在报界颇有影响。[i]而今,时评发展成为专版,也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理论意义。
首先,时评扩大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受众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均文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头脑越来越不满足于喂食信息。一方面,善于思考的人多了,特别是知识分子,视野开阔,信息灵通,喜欢对事物进行比较分析后形成自主的判断。虽然在都市快节奏的生活之下,人们难免会产生一些浮躁情绪,有时会趋向于阅读浅显的纯信息性质的新闻,但这就更需要新闻报道到去改变这种浮躁,而不是一味迎合。同时,学会了理性思考的人们也更加清醒的意识到,他们需要的决不仅仅是泛滥的同质化的信息,他们更需要的是对信息的解读,是倾听了各种意见的交流和碰撞之后的深层理解。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新闻时评及时地为人们释惑解难,辨别是非,同时,让受众有可能亲身参与到讨论中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激发关注社会发展的热情,这既是改革的推进器,也是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正是受众这种深层次的需求,成为了新闻时评重生和发展的沃土。《青年时报》在杭州市场打开了这个需求缺口,也是其能够立足并迅速成长的重要原因。
其次,时评专版的设立,符合新闻事业活动规律。马克思曾说报刊应该是有声的、人民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ii]这就是说,报刊除了传递人民群众所需要的信息,履行从媒介到受众的职能以外,还应该反过来,传递人民群众的声音,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完成从受众到受众的完整循环。按照新闻界前辈王中的观点,新闻事业不能单独构成一种社会现象,它必须和人民群众的新闻活动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社会现象。新闻时评更多的关注来自媒体以外的声音,是受众反馈的良好途径,使新闻活动不再是媒体的独角戏,而成为人民群众和媒体互动共存的社会现象,反映了现代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进步。
再次,时评作为一种舆论工具,将发挥舆论监督和舆论导向的双重功效。一者,新闻传媒是一种社会利器,理应捍卫正义,鞭笞邪恶,对社会起监督作用。而新闻时评可以让广大群众畅所欲言,既借助媒体的权威性、严肃性,又有社会影响力,对丑恶腐败现象和社会弊端的揭露和抵制尤其有效。当今的中国民主开放程度日深,如果我们不充分利用新闻评论发挥舆论监督功能,与“道路以目”的年代还有何分别?再者,新闻媒体一向强调“用事实说话”,也就是说,只有事实,并不是新闻手段的意思,有了事实还要用它们来“说话”。这所谓“说话”实际上即舆论导向之意。新闻时评旗帜鲜明的指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帮助人们了解社会动向,指导人们更好的利用新闻信息,正发挥了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
最后,新闻时评由以往的专栏形式发展到专门的版面,是一种成功的尝试。现代人对时评的需要首先体现在数量上。零星的、偶然的专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由“版”代替“栏”顺理成章。当然,也有许多报刊习惯于在不同的版面设置不同的时评专栏,比如《人民日报》,分别在头版设“今日谈”,在要闻版设“人民论坛”,在国民经济版设“经济时评”,在读者论坛设“读者来信”,在教科版设“今日新语”等等。其中有些时评专栏经过长期的努力,在人民群众当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就象办企业一样,如能发挥整合集约的优势,联合起分散的力量,把时评办成具有理性批判精神的公共话语平台,就能更强势的吸引人们的眼球,并更容易打造成一份报纸的旗舰,为报纸赢得声誉。尤其是以社会新闻为主的都市类报纸,时评也多针对社会新闻而发,就更没有必要版版开花,不如同类归并,让它们在一片园地之中争奇斗艳。杭州《青年时报》的时评版开设至今,深受读者好评,也是整合优势的体现。
二、《青年时报》时评特色点评
《青年时报》在杭州报界是一支年轻的生力军,它是杭城五份老百姓常看的都市类报纸中唯一每天刊出时评专版的报纸。其总编高贤林自豪的说:“我们的二版就是时评版,是浙江办的最好的……全国也有很大影响。”[iii]那么,是什么促使《青年时报》肯花大力气把时评版办出水平、办出影响呢?高总编说:“把新闻的深度和影响力作为我们主要追求目标,这也是我们产品的核心要素。”[iv]他的话与人大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的意见不谋而合。喻教授曾说,媒介本身是一种影响力经济,就象市场经济中所说做品牌的。因此,《青年时报》以新闻时评作为市场突破口,在为其发挥“影响力”的同时,也实践了《青年时报》的宗旨——新闻推动进步。现在,《青年时报》发行量已达到30多万份,这与时评版的优势是分不开的。 浙江《青年时报》时评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时效要求高。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新闻的时效性更是强过普通文章百倍。而时评,其生命力也在于应时而评,合时事而作。纵揽《青年时报》的时评,评论的几乎都是近两三天内发生的新闻事实,甚至经常与本期报纸所载消息同时见报,使新闻和评论互为注释,互相深化,真正做到与新闻同步。这种高时效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及时传达观点和意见,及时发挥导向功能,更体现出媒体一种敢作敢为的表率意识。一些重大新闻见报后,舆论界往往一片哗然,很多媒体便先持观望态度,看别的媒体怎么做,然后跟风。而新闻和评论“捆绑发送”,则显示出媒体具有很强的独立精神,不当尾巴,只当先锋,这种精神值得推崇。
2、规格标准弱。通常,人们习惯把新闻评论分为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前和编后等不同规格。而视社评和本报评论员文章为最高规格,一般要与其它评论文章分放不同的版面以示区别。如《南方都市报》便把社评和本报评论员文章放在二版,其它时评放在三版。而《青年时报》的时评则一律放在二版,这种版次安排与1800年美国最早的言论版《曙光报》的版次是相同的。有读者询问,为何不将重要评论放在头版,高贤林总编的解释是理解不同。我个人认为,将所有评论不分规格一律放在二版改变了以往社评“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之感,同时,也显示出报纸对所有的言论都非常重视,对每个人的意见同等尊重的品质。
3、作者身份清。写消息必须写清新闻来源,或是“本报讯”,或是“新华社电”,让读者一看便对消息的准确性、权威性心中有数。但新闻时评写作却常常只留下一个作者的名字,即使常看报纸杂志的读者也很难从一个名字得知评论者所代表的阶层及权威、专业程度。《青年时报》时评版的一个特色就是每篇时评后都注有作者的身份,或是银行职员,或是政府公务员,或是新华社评论员……这对读者形成理性的判断很有助益。
4、时事由头多。新闻评论常选用由头生发议论。而时评是针对当前的新闻时事进行的评论,自然也会采用这样的形式。可是,如果时评的由头没有确切的事实信息,而是与普通评论一样,经常用名言、感受、故事等作为由头,便失去了时评的特色。《青年时报》的时评基本上都是以新闻报道为依据,针对时事发表评论,不讲大话空话套话和没有根据的话。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青年时报》所刊登的时评中少有“近段时间”、“有些地方”等模糊词语,而是写明几月几号什么地方的什么事件,或什么报纸的什么报道。这样议论起来有理有据,又与新闻时事结合紧密,增强了评论的针对性和影响力。
5、讲究贴近性。《青年时报》时评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出贴近百姓的优点。在内容上,《青年时报》力求“三个贴近”,它的每一篇时评不是站在高处对平民百姓发言,而是与平民百姓站在一起,为他们说话。比如2004年2月5日的时评版,共有《关注“品德加分”后的考生“权利”》、《民航“禁酒令”不该内外有别》、《市长否决伐树之后的思考》、《如何避免与治理光污染》、《从歌星“胸部走光”说起》和《公布负责人有利于办好实事》六篇评论,每一篇都是站在民众立场对政府官员、政策、媒体等进行质疑或探讨,从百姓的视角解读新闻。从形式上看,《青年时报》的时评也可谓风格多样,可读性较强。比如经常出现的漫画配文字的短评,通俗幽默,是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
三、对时评版发展的建议
《青年时报》的时评版虽然很有特色,并已经获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一张报纸的发展决不能固步自封,而应该广采众家所长,扬长避短,谋求更长远的发展。目前,杭州的《钱江晚报》和《都市快报》也有了自己的言论版块,只不过一个频次不高,且转载较多,一个仅以读者来信为主。可是,由此依然可以看出,在言论版上的竞争势必会越来越激烈。那么,《青年时报》时评版应怎样保持住自己的优势呢?为此,本人做了如下思考,谨供探讨:
1、确定版名。在时评热的大潮中,一个平庸的时评版是无法脱颖而出的。因此,走精品路线,打响自己的品牌是唯一的出路。而要推出自己的品牌前,首先要做的就是为自己的产品定一个与众不同的名称。比如,现在提起“青年话题”、“文汇时评”、“人民论坛”等名字恐怕无人不晓,因为正是这些响亮的名称伴随着这些优秀的专栏和专版一起奠定了今天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青年时报》时评版现在只在版面上方标了两个不大的黑体字——时评[v],这样较难提高其知名度,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认为,为时评版确定一个恰当的名称是当务之急,而版面名称的选取应本着“确切”、“简练”、“通俗”的原则,挖掘出报纸的独家特色。
2、栏目设定。当时评成为一个完整的版面后,就不应该再满足于评论文章的罗列。一个成熟的言论版应该有栏目细分,比如《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每期固定分为“冰点时评”、“百姓说话”、“相关评论”、“不同观点”等几个栏目。栏目主题清晰、名称易懂,且栏目间相互关联、相互映衬,共同形成了一个有张力的语义空间。而新近《钱江晚报》推出的几期时评也有相当明细的栏目划分,如话题、观点、漫画、声音等,不同的栏目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段,一目了然。但我认为,目前,《青年时报》时评版的栏目设定还不是很成熟:一是每期栏目变动性较大。时评的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了适应这一点,栏目设置应该既具有整合时的张力,又具有各自明确的界限,而不是经常调换栏目。二是栏目名称不够夺目,不够明确。我随机询问了一些经常阅读《青年时报》的大学生,大多表示虽然对时评版较有好感,却记不清具体有哪些栏目,再细问“圆月弯刀”等栏目时也都表示不知其名称的意指。
3、宽容心态。言论版如同社会的一个缩影,必然是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因此,也如同生活中的意见一样,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不同的声音。既然是为广大群众提供交流的平台,那么,时评版的编辑就需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允许不同意见的表达。甚至有时应刻意去关注社会上一些非主流的声音。那些不代表本报意见,或者干脆与本报意见相反的言论,其实并不会有害于报纸的权威性,相反,它们的存在正是媒体宽容的最佳印证。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真理在冲突和辩驳中被广泛而自愿的接受。《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不同观点的重视。《青年时报》现在也注意到这一点,比如2004年2月3日的时评对“扒窃预报”的评论就是公民意见冲突的展现。如果能从数量上和话题的范围上对这类针锋相对的讨论加以扩展,相信时评版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喜爱。
4、连续追踪。恩格斯指出:“新闻事业使人浮光掠影,因为时间不足,就会习惯于匆忙解决那些自己都知道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vi]但是,由高时效性的特点带来的这个新闻工作的弊端并不是完全无法克服的。比如,对新闻事件进行连续追踪报道,以期不断深入的挖掘真相和认识本质,就是一种弥补的办法。新闻时评也同样存在浮光掠影的缺点,有一些职业写手更是见什么评什么,明明认识还很肤浅,却急着下结论,难免会造成很多误评、妄评。因此,时评作者和时评编辑也必须对评论对象加以长时间的追踪考查,用动态的评论更准确更深入的分析事物。另外,意见本身是会生发更多的意见的,这也决定了时评编辑必须注意对重要观点的连续关注。
5、降低门槛。为了把时评版办出水平,时下的编辑们大多非常重视名人效应。这固然无可厚非。但这样做的同时,容易产生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凡名人来稿,不管质量如何,一律刊发,而对普通群众来稿则诸多挑剔,致使评论版面向“贵族化”发展,变成了名人的自留地;二是现在有细心读者指出,为了赚工分,一些时评编辑之间存在交换发稿现象,不管这种现象是否属实,至少应该引起警惕。为避免蹈他人覆辙,建议《青年时报》降低门槛,更广泛的采用群众投稿,特别是多支持那些水平一般但看问题深刻的读者,为公众话语权的实现尽一份力。同时,也要防止职业写家的滥评和为评而评,把时评版留给更多的真知灼见。
总之,希望《青年时报》“汇天下之精华,扬独家之优势”,把时评版的市场做大做强,带动杭州的都市报焕发更大的活力,给杭州人一份思想的盛宴。

回答2:

·主流媒体·历史悠久 ·新闻触角·遍布世界 ·全国大报·改革先锋 ·子报子刊·新闻网站
中国的政治心脏,有《中国青年报》!本报在中南海的订阅量为500份,而且每年夏天邮局会将本报直发北戴河。中央领导经常在报纸上就某一事件直接进行批阅。
  ·中国的最高权利机关,有《中国青年报》!本报是全国人大会议指定报纸。每年两会期间,本报会送达会议代表驻地,数千位人大代表都能看到当日的中国青年报。
《南方都市报》是广东唯一省级综合类大型城市日报,是中国版数最多的日报,中国最富裕的珠三角城市群区覆盖最密集的日报,广州和深圳两地合计零售量最大的日报,国内外企业争夺珠三角市场首选主打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