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是申论文章写作的最佳文体,它包含三大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大部分考生对议论文的写作思路是了解的,也能结合材料提出论点,但是写出来的文章总是干巴巴的,阅卷人读起来也是味同嚼蜡,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论证环节出了问题:既没有充足的论据,也缺少必要论证,语言表达还过于口语化。如此这般的文章自然提不起阅卷人的兴趣,自然扼杀了阅卷人想给高分的冲动。想要摆脱干瘪的“木乃伊”式申论作文,要让论证素材丰富化、论证方法多元化、文字表达规范化。
一、论证素材的选取
考场压力较大,不少考生抱怨一上考场看见作文脑子就一片空白,能提出观点就不错了,具体到论证那就听天由命了,大不了抄抄材料。这固然有平时缺少练习的原因,更多则是没有掌握好正确的方法。
其实,一篇应试的申论文章论据既可以取材于原材料,也可以来源于平时的积累。就试卷这块“地”取材会产生大段抄材料的嫌疑,为了规避这种风险,建议各位考生归纳概括使用材料中的案例,按照“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启发”的思路先简明扼要概括案例再运用到文章之中,通常材料当中出现的地点、人物名会使用代称,如“S市”、“吴女士”等,考生在使用材料的时候最好将主题称呼补全,转换成“上海市”、“吴菊萍”以后再用,这样可以增强论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除了来源于材料还有就是结合实际的积累,主要包含与作文主题相关的典籍片段、名言警句、社会热点、成语和谚语等,如果文章主题是“海洋的开发与保护”,可以联想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及《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作为自己论证的素材。双管齐下,方能使论据更加丰富。
二、论证方法的选用
考生的考场作文经常是论点和论据“两张皮”,提出了论点,罗列完论据,一个分论点就算是“大功告成”了,这种简单的罗列是在回答归纳概括题而不是申发论述。论证是把论点和论据有机结合的凝固剂,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可以理顺文章的逻辑,增强文章的条理性。常见的论证方法有“理证法”、“例证法”和“喻证法”——理证法就是用讲道理的方式联通论点和论据,围绕论点讲述众所周知的真理,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例证法就是用事实说话,用实际发生的事件去说明论点的正确性,例如“帝辛骄奢淫逸,造酒池肉林、贪图享乐致西周覆灭;汉高祖轻车简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使经济得以恢复”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说明了“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一道理;喻证法就是将抽象复杂的论点用打比方的方式变得简单容易理解,如“养老体制中存在的沉疴宿疾需改革这一剂猛药”。论证方法多样可以使作文从僵化死板中跳脱出来,变得生动。
三、论证语言的选择
公考作为甄选人才的考试,需要的是与该职业“气质”最为符合、能力最为匹配的人,而机关公文写作是公务员最常见的工作事务,语言表达决定一篇文章的基本风格。申论文章应该是严谨缜密的,在写的时候,要避免口语化的表述,更要杜绝语言逻辑错误,例如“我们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终于取得了胜利”,这一句话表意不明且口语化色彩过于浓厚,可以改为“红军不怕远征难,烈火焚烧若等闲”,另外为了达到文从字顺的效果,可以使用一些关联词表示因果、转折、递进等关联词,如“因为……所以……”、“因此”、“由于”、“之所以……是因为”等表示因果关系,“虽然……但是……”、“可是”、“却”表示转折关系,“不仅……而且”、“甚至”、“更”表示递进关系。语言是文章写作的工具,善用语言才能挥就美好的篇章。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国考笔试的大幕即将拉开,希望各位考生迎难而上,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多阅读材料,多积累社会热点,多思考事件背后的含义,为文章大厦积累论据的砖瓦,充实文章的论证环节,让自己的文章鲜活起来。古人贵朝闻夕死,在知道论证的正确方法后,要认真实践,反复练习,相信大家一定可以迅速提高作文成绩,达成一举成“公”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