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是一个从出生就注定孤独的人。他被家里遗弃在了这艘船上,被好心的船工丹妮捡到并抚养,然而这位船工养父也在1900童年的时候因为意外而失去了生命。1900的成长,似乎没有什么亲密的陪伴。所以1900童年的这一段时间,他的成长是孤独的。而他的孤独,似乎化作了1900对于音乐的偏执,而偏执又叫做执着。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一个从小在游轮上长大的小孩,没有任何导师,只有一架钢琴,他能明白什么是音乐吗?直到影片最经典的桥段出现,电影告诉了我们:1900在音乐上的造诣完全就是一个天才的行径。下面仔细给大家品一下这个桥段——“斗琴”:
游轮上来了一位音乐界的“大人物”,他是爵士乐的创造者—杰利·罗尔·莫顿,莫顿要求与1900斗琴,并且弹奏了一首温柔的曲子。一曲完毕,香烟燃烧的位置刚好到钢琴的边缘,并且烟灰也没有掉落。这证明了莫顿的时间和力度的把握极佳。可1900似乎并没有兴趣和他斗琴,于是弹奏了一首《平安夜》,遭到了众人的质疑。
而在莫顿看来,这是1900对他的挑衅。于是莫顿根据自己的生平弹奏了一首曲子,而1900在听这首曲子的时候,泪流满面,甚至问了下注的好友“能不能买他赢”。曲毕,莫顿趾高气昂的离开,而1900缺演奏了刚刚莫顿的即兴演奏,尽管不明真相观众给1900不断的嘘声,可这把莫顿给气的不行,准备用速度取胜,于是弹奏一曲《The Finger Breaker》。1900被莫顿激怒,直接来了一首《野蜂飞舞》,香烟碰上琴键后居然直接被点燃了。曲毕震惊了在座的所有人,包括莫顿在内,众人都已经失神了,正如1900说的那样,莫顿这是“自取其辱”。
为什么说从“斗琴”这个桥段可以看出1900对音乐的理解堪称天才呢?除了他击败的人是“那个发明爵士乐的男人”外,1900从开头不想拿音乐去和莫顿比,因为音乐并不是用来比较的。所以他一开始弹奏了一首只有几个音符的《平安夜》。而莫顿弹奏第二首曲子的时候,1900从音乐里听出了莫顿发明爵士乐以来的艰辛,并且被感动得泪流满面。所以他之所以模仿莫顿弹奏那首即兴的曲子,还是表达了1900不愿意比试的态度。而莫顿最后激怒的言辞已经不配做一个合格的音乐家了,所以1900在速度上让莫顿输得落花流水。
而为什么1900宁愿与这艘船一起葬身海底,也不愿意下船呢?在我看来,还是因为音乐。1900如果下了床,他就不可避免的因为生活的琐事而奔波,会在乎他人的评价而弹奏音乐。或许他也会变成“那个发明爵士乐的男人”莫顿,只在乎输赢,而不再音乐的本身。正如1900自己所言“陆地上似乎什么都有,可是唯独没有尽头......”
或许只有偏执的人才能成为天才,而或许这就是1900与生俱来的偏执于执着吧。
《海上钢琴师》只属于大师托纳多雷,只有他才可以拍出如此深邃、看似风平浪静却又百感交集的作品。如《天堂电影院》的那份童真,如《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那般动人。
他总会有一个角度,在某处击中你,而这次,他选择的是孤独。
孤独充斥了1900的一生。热闹是大家的,孤独却是自己的,没有人愿意苛责自己,越是在孤独无助的时候,越懂得一份自我怜惜是如此珍贵。爱《海上钢琴师》,就如同爱自己,谁又忍心给自己的人生一个差评。
人的一生总会有某一个时刻,如1900,惧怕着某一步,迷茫着某些事。
如果你心中有一首音乐叫《playing love》,那首管弦乐搭配钢琴的醉人声色,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900的一生。
出生的遗弃:
大人的世界,孩童多半不懂,于是大人可以,不尊求孩子的意见,选择遗弃他们一切不想要的东西,哪怕它是一个生命。
大人总有很多理由,但既然选择遗弃,就谈不上有几多不舍和多少心碎,唯一受伤的人只是1900。
幼时的快乐:
八岁之前的1900是快乐的,这份快乐如同每个孩子一样,不分大海还是陆上。
简单、明媚,哪怕生在黑色的煤球堆,哪怕整个世界都只有那一扇小小的窗户,但快乐就是快乐,因为有人疼,有人陪,有最爱他的人。
儿时的离别:
于亲人而言,一辈子总有离别的时候,只是烙印的越深,痛苦就越深。
对一个孩子的世界,最痛苦的也许就是孤独和突然的长大,就在最后一个疼爱他的人老丹尼离世的那天。
八岁的1900,失去了最爱他的那个人,只此一生,再也没有比丹尼更爱他的,至少我们所见的余生再也没有遇见。
童年的玩伴:
1900无意的推开了一扇写着“禁止通行”的门,让他找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半:钢琴。
成年的孤独,与儿时的孤独,也许最大的区别在于,童年的孤独和不开心写在脸上,而大了以后却只会装在心里。你看他快乐,看他永远笑着的面容,但他的内心世界,只有他自己知道。
成年的孤独:
1900与麦克斯的第一次相见,坐在钢琴架上随着音乐满世界转圈的场景,美丽的不真实。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爱情才可以用美好来形容。友情,爱情,亲情,从来都是一条线上,没有高低。
1900八岁以后,久违的快乐时光在麦克斯登船以后,而姗姗到来。至少在人前他是快乐的。
什么是爱情?长相厮守而或刹那芳华。
那个站在窗口的女人,给了1900一次圆满的爱情。
【第一个窗口犹如一见钟情的羞涩】,【第二个窗口宛如热恋时光的甜蜜】,【第三口窗口好似突然失恋的忧伤】。
1900对着镜子千万次的练习,像极了曾经的我们,但那一声见面时的招呼,终究也没有按照练习的那种方式说出口。
1900不愿意让自己的音乐离开自己,但是他愿意将这份本就属于美丽女孩的音乐,送给她心中的爱情。
女孩终究有离开的时候,而分别的时候,大多都是千言万语,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当你鼓起勇气下定决心的那一刻,却又总会阴差阳错。
1900的爱情没了,象征爱情的音乐,他销毁了。
麦克斯对1900说:“我希望你走下船去,做那些生命中不那么广博,但却是你值得奋斗的事情!”当1900与所有人一一告别,走下旋梯,一步步走向新世界的时候,他横在半空,仰望着这个世界,满目尽是高楼大夏,道路如支。他惧怕着那个新的世界,而或不再憧憬那个新世界。于是他奋力的扔掉了帽子,然后转身归去。
这是他一生离陆地最近的一次。
时隔多年以后,麦克斯带着音乐踏上,即将要毁灭的弗吉尼亚号,老友重逢的那一刻,1900轻声的说道:“你怎么了,晕船么?”一晃经年,犹如当初。
1900忧郁而又迷茫的眼神,轻声细语的说着他对这个世界的恐惧:“整个城市你都看不到它的尽头。并不是我所看到的让我停下脚步,而是我看不到的让我停下脚步。那是上帝的钢琴而不是我的。我是生在这条船上的人,我已经与这个世界擦肩而过了。”
他是一个有些“懦弱”的1900,但他却又是一个孩子,从没有经历过世间的酸甜苦辣洗礼,他用他依旧停留在8岁以前的孤独和怯弱,去审视着整个世界。
离世的诀别:
麦克斯说:“你可以安然无恙的离开船,但却不可能离开大海。”因为这是你的世界,离开这个世界的唯一方式,只有死亡。
而1900一生都没有下过船,但他每一次的弹奏,都如同去过一个地方。世界与他而言是陌生的,又是熟悉的。
当1900的世界面临着毁灭的时候,他无法离开,所以他只能选择带着丹尼的爱和对来生的渴望,一起去见心中的上帝。
“陆地?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太漂亮的女人,太长的旅程,太浓烈的香水,无从着手的音乐。我永远无法走下这艘船,这样的话,我宁可舍弃我的生命。毕竟,我从来没有为任何人存在过,不是么?”
这是《海上钢琴师》中1900最后的原句,电影主角1900那张写满了坚毅却又带着温柔深邃的双眼,彷如以洞悉了世间的一切,这是一部我已然不知看过多少遍的电影了,每一次我都会在1900的琴声沉醉其中,无法自拔,却又在最后带着一种让人难以言说的痛楚,大海、游轮、钢琴,描绘了这部电影的主线,而蒂姆·罗斯饰演的1900则构筑了这部电影的灵魂,这部电影带给我的就是一种让人沉迷的痛—孤独。
当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感觉1900是孤独的,没有父母的至亲,从来不曾离开大海,每一次异国他乡的旅客蜂拥的登上美国,而他却一人独守留在了游轮,我不解他为何放弃了名利和爱情,把自已困锁在一搜游轮之上,但伴随自已的成才,后来才慢慢发现,我一直是以一个世俗旁观者在看这部电影,就如同电影中那乐器店的老板一般,当自已从电影中1900的角度来看,其实与他而言却并不孤独,当他选择了与游览轮一起毁灭的时候说到:“毕竟,我从来没有为任何人存在过,不是么?”一个没有为任何而人而存在过的人,又何谈孤独呢,其实如果这部电影的结局1900走上了岸,不管是对观众还是对这部电影来说才真的是个悲剧,正如电影当中那个最后在废弃的船上寻找1900的小号手,却最后没有阻止1900下船一样,其实在船上,便是1900最好的归宿,1900的眼中,或许真正孤独的是我们。
电影透过1900这位钢琴师与一搜3000名乘客的游轮,在一部电影的时间里,反映了一个时代物质和精神激烈的碰撞,1900同爵士乐鼻祖杰尼的对决,游轮上怀揣美国梦的旅者,二战后物是人非以被遗弃游轮视觉上的强烈对比,20世纪毫不夸张的说是人类最伟大的世纪,我们获得了几千年都不曾做到的巨大超越,但同时,在任何一个时代也都不会有着人类思想上物质与理想那么强烈的碰撞,《海上钢琴师》几乎是对这个时代最好的解读。
一个从来不曾离开过游轮,却几乎都洞悉每一个人心里的钢琴师,1900所代表的是一种泛理想化的存在主义思潮,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几乎在这部电影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电影本身透过1900这样一个理想化主义的人物,正如他在电影里说道:“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太漂亮的女人,太长的旅程,太浓烈的香水,无从着手的音乐。我永远无法走下这艘船,这样的话,我宁可舍弃我的生命。”在他的心里把这个世界看成了一个巨大的牢笼,金钱权利和爱情便是这个牢笼的枷锁,所以当电影里1900为了爱情要走下船的那一刻他犹豫了,这个时候电影透过1900的双眼,繁华喧闹的都市高楼俨然成为了一只巨兽,一个“从来没有为任何人存在过”的人又如何融入这钢铁洪流之中。
这是一场不是悲剧的悲剧,世间的繁华与喧闹,我们永远无法做1900,但1900的故事是一场让人沉迷的孤独,是那般的醉人,就像一杯美酒,越品越醇。文/梦里诗书
看完《海上钢琴师》心里突然间觉得五味杂陈,有一种说不出的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的感觉,1900—一个永远都是那么的优雅和忧郁,却又那样执着的人。一个为钢琴而生、为钢琴而活、为钢琴而死的音乐奇才。
他可能代表了所有人心中那个无法实现的理想,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梦想,可很少人会为了它放弃一切,去追随它。这部影片之所以获得了这么多荣誉可能就是因为这种“蔑视规则,随心自由”的精神!
这是一部孤独的电影,从情节到场景,从表演到整部片子的色彩,以及音乐都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孤独,这个一生都没有离开海上的音乐奇才,孤独而又偏执存在着。
当1900决定下船,却在船梯上长长的凝望后折返,每个人都不由为他惋惜,也不由为他的骄傲,为他坚持理想而由衷敬佩!就像他说的那样“我只在海上演奏,我是海上的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是一部难得的经典之作,零差评的原因大概是大家看了这部电影以后,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思考和收获。1900是一个音乐天才,所有的烦恼和痛苦在音乐中都可以得到缓解,在音乐中他能得到心灵的契合,这样的热爱也许是我们常人无法理解的。但是他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仍然不敢离开弗吉尼亚号可以看出他对于外面世界的恐惧,在这点上他是悲观的、消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