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特点是什么?

求对联的特点!急!~~(要简洁!字数别太多!)
2024-11-06 10:47:4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寄生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 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

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

扩展资料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 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 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

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对联

回答2:

对联的特点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对联的特点概括起来是“六相”:

一、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二、词性相当。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

三、结构相称。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

四、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

五、平仄相谐。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上下联平仄相反。二是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

六、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扩展资料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 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 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

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联

回答3:

一个完整的对联,是有6个雷打不变的基本特征(即6个相)所组成: 它们分别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和意义相关。

出句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言之有物。
2,联句流畅。
3,句贵出新。
4,机巧自然。

如何出句
1,动机。
一般我们出句有一个动机或者说是有一个主题,如写秋,写离愁,或者因为某件事,某句诗,甚至是某个字和词引起你的感想。这就是动机,明确的动机是写好成联的基础。
2,取像。
就是你选取什么道具来表演这个主题,表达你的意思。
3,组织。
如何将这些东西组织起来,使它们流畅自然易懂。
4,调律。
按照联律的要求,调整个别字的平仄,将不合律的字换成合律的同意字,或者将出句的词语顺序调整好。以使得句子符合联律。

如何对句

首先看看出句的立意,立意不明确者,对之无用;立意隐晦者,要多加以分析,尽量走进出句者的思维里面——当然,你想在对句另有表现那是另一回事。
弄清楚出句者的立意后,便分析出句的手法和表现方式,分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以及句子组合方式,以求使对句与之同步。
此后,就到了检查平仄了。检查平仄,应先对格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检查平仄的时候,应当先以普通话为准,遇到与句式有别的时候,就要查看一下出句是否用的是古韵。

在清楚立意,知道手法,了解结构,我们便可以进行对句的构思了。对句的构思(草稿)出来之后,有了一个完整的架构,便再进行平仄的调配。
进行平仄的调配要坚持几个原则。一是不能古今混用;二是在尽可能满足声律编排的前提下选、换字词,但绝不能造生字僻词或破坏句子结构;三是平仄调配好后,还需要检查一下是否有过多的同声、谐声字,这些都是会造成拗口现象的。

能够做好以上的几个步骤,那么这一副对联就应该能够成为合格的联句了。至于联句能否成为好联,那就要视乎这个联的整体立意、结构、手法、技巧编排,以及字面以外的意象来论.

根据网上资料整理,不喜欢就当我没答

回答4:

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联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对联格式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下联以异物对之,或和其意,或驳其意。意义及深之对句,散文对联亦不可说不行。
  特点:
  一,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二,对应位置词性相同。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
  三,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按韵脚来分,上联韵脚应为仄声,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
  四,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

回答5:

对联的特点是
一是形式对称,二是内容相关,三是文字精练,四是节奏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