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在中国的地位怎样?

2024-11-18 04:43:2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湖北位于中国中心地区,是我国华中地区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军事重地。
■武汉市是湖北省会,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经济中心。已形成以冶金、机械、纺织为支柱,兼有轻工、化工、建材、电子、造船等门类的工业体系。武汉钢铁公司是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和板材生产基地,钢产量居全国第三位,板材产量居全国第二位;武汉造船厂是全国六大造船基地之一;纺织工业更是实力雄厚、历史悠久,为我国纺织工业发祥地之一。
■湖北武汉地处我国腹地,江河交汇,得"水"独厚,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如今,我国东西水运和南北途中两大动脉在此交汇,益发显出武汉在中国交通运输战略格局中所占有的承东启西、支撑南北的特殊地位。铁路有京广线、汉丹线、武九线和汉麻(城)联结线在此相交;公路有107、316、318国道在此相会;水路更是四通八达, 西溯长江入川,西北逆汉水进陕,南经洞庭湖可达湘、资、沅、澧四水流域,顺江东下、可抵赣、皖、苏、沪,经东海至世界各地,形成了庞大的水上交通网络。 武汉已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国家一类人防重点城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回答2:

湖北是中国开发较早的省份之一。京山县屈家岭文化遗址发掘证明,距今四五千年前已有陶器制作和水稻种植;战国时,今荆州市江陵县纪南城为楚郢都遗址,亦是长江流域“楚文化”的中心,楚国曾建都于此达411年。春秋战国时大冶已有采铜冶炼。秦汉时,由于湖北接近黄河中下游地区,江陵和襄阳发展成为经济和军事重镇。南北朝时中国经济中心开始南移,中原居民大量南迁,加速两湖地区的开发。唐代湖北地区稻、麦、麻、茶和蚕丝等农作物有较大发展。江陵成为中国南方经济中心。宋代江汉平原广泛挽堤围垸,使汛期漫水常淹的江汉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区,故元明时流行“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唐宋时,武汉即以商业著称,江夏城(今武汉市武昌)和建康(今南京)、临安(今杭州)并列为南宋三大都会。明中后期,汉江下游和举水、倒水下游地区引种棉花,至清中期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已跃居经济作物首位,手工纺织业迅速发展,武汉成为长江、汉江沿岸和两湖地区农副产品的大集散地,汉口发展成为中国四大商业名镇之一。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势力由沿海侵入湖北,汉口、宜昌、沙市辟为商埠,开办工厂,在汉口等地建立制茶、烟草等加工工业。1904年京汉铁路和1918年粤汉铁路武昌至长沙段通车后,武汉成 为华中最大水陆交通枢纽,内地最大港口。同时建立近代工业,有汉阳兵工厂、汉阳铁厂(汉冶萍公司),武昌纺、织、丝、麻四局等,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
  1911年10月10日,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举起了辛亥革命的大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湖北人民为了自由和解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北伐战争、黄麻起义、湘鄂赣边区革命根据地以及将军县——红安在中国革命史上都写下了壮丽的篇章。
  1947年后,刘邓大军南下,相继在鄂北、豫南一带建立江汉、桐柏和豫南行政公署。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

回答3:

湖北是中国开发较早的省份之一。京山县屈家岭文化遗址发掘证明,距今四五千年前已有陶器制作和水稻种植;战国时,今荆州市江陵县纪南城为楚郢都遗址,亦是长江流域“楚文化”的中心,楚国曾建都于此达411年。春秋战国时大冶已有采铜冶炼。秦汉时,由于湖北接近黄河中下游地区,江陵和襄阳发展成为经济和军事重镇。南北朝时中国经济中心开始南移,中原居民大量南迁,加速两湖地区的开发。唐代湖北地区稻、麦、麻、茶和蚕丝等农作物有较大发展。江陵成为中国南方经济中心。宋代江汉平原广泛挽堤围垸,使汛期漫水常淹的江汉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区,故元明时流行“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唐宋时,武汉即以商业著称,江夏城(今武汉市武昌)和建康(今南京)、临安(今杭州)并列为南宋三大都会。明中后期,汉江下游和举水、倒水下游地区引种棉花,至清中期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已跃居经济作物首位,手工纺织业迅速发展,武汉成为长江、汉江沿岸和两湖地区农副产品的大集散地,汉口发展成为中国四大商业名镇之一。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势力由沿海侵入湖北,汉口、宜昌、沙市辟为商埠,开办工厂,在汉口等地建立制茶、烟草等加工工业。1904年京汉铁路和1918年粤汉铁路武昌至长沙段通车后,武汉成 为华中最大水陆交通枢纽,内地最大港口。同时建立近代工业,有汉阳兵工厂、汉阳铁厂(汉冶萍公司),武昌纺、织、丝、麻四局等,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

回答4:

是古代中原地区之一、又是长江沿岸重要门户,而且还是军事战争的必争之地,地处中国中部,地理位置相当优越

回答5:

有区位优势,就是没发展好,没有大企业,好象人家不愿来湖北投资,不知是什么原因?希望领导们重视和引进大企业,搞好湖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