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陶瓷玩具已很普及,还出现了丝绸制作的人形玩具;《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梦梁录》、《武林旧事》均提及玩具生产情况;李嵩和苏汉臣《货郎图》中,所绘玩具有几十种。玩具按制作方法,可分:捏塑类,如面人、糖人、泥塑、料器等;削刻类,如东木、竹龙、空竹等;缝缀类,以织物、羽毛、皮毛、纸等为材料,用丝、线、钉、浆糊等缝缀粘连;编织类,用棕丝、麦秸、竹篾、玉米皮、树皮编织。 兔爷儿 傩堂戏(又称傩坛戏或傩愿戏)所戴面具。 主要流传于黔东、黔北、黔南一带的土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仡佬族和汉族之中,其演出总是和“冲傩还愿”的习俗结合在一起,很少作为戏剧单独表演。傩面具一般用柳木或白杨木制作。白杨木质轻,不易开裂;柳木在民间被认为避邪之物,用它制作面具,有求吉祥之意。傩面具制作工艺复杂,重视色彩调配,浑厚凝重大方,造型丰富,制作时往往有范本参照。 兔儿爷 地戏面具 地戏不用戏台,在村野旷地演出,故名。主要分布于贵州安顺和贵阳周围地域。整个演出活动中,演员都要佩戴面具,当地群众称为“脸子”。面具用木质细腻的白杨、丁香、白果、揪树等木料制成,刻工精细,着色讲究,以武将最有特色。艺人制作面具,要参照“地戏谱”和民间传说,有一定规矩,有的还有口诀。地戏演员全部由本村农民担任,一年演出两次,一次在春节期间,时间约15天,叫“玩新春”;另一次在七月中间,演出5天左右,叫“挑米花神”。 木偶 木偶戏中的偶人,肇始于原始社会的俑。古代称木偶戏“傀儡子”、“魁儡子”或“窟●子”,传说产生于汉代丧葬演乐,以后进入人世社会。三国时马钧曾制木偶,能演各种技艺。唐《封氏见闻记》载,大历间有人“刻木为尉迟鄂公、突厥斗将之戏,机关动作,不异于生。宋代是傀儡戏全盛期,有杖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水傀儡、肉傀儡多种形式,元明清均甚流行。现代改称木偶戏,有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和布袋木偶等表演形式,遍及各地。 大阿福 江苏无锡惠山泥人的代表作品。塑一儿童团坐,怀抱狮子(或麒麟),非常可爱,并且有相关的传说故事流传,含有迎祥纳富之意。惠山为江南名胜,特别在当地庙会和清明时节,游人络绎不绝。宋代以来江南有所谓“土仪”(土宜)者,可能与此有关。现在大阿福的式样有许多种,最早为清代中期的作品。 板不倒儿 一种重力玩具。外形多为长圆形,上小下大,上轻下重,板例后又能立起来。多用泥、布、纸等作材料,中坠铅块,画成童子、老翁、官吏。清人赵翼《陔余丛考》载:“儿童嬉戏,有不倒翁,糊纸作醉汉状,虚其中而实其底,虽按捺旋转不倒也。……考之唐〈摭言〉,则唐人已有此物,名‘酒胡子',乃劝酒具也。”不倒翁便是板不倒儿的一种,因多绘成老翁或官吏而得名。 棕编玩具 以新鲜棕叶编制的玩具,在南方较流行。用编扣、打结、穿插等工艺进行造型,多做成各种昆虫如蜻蜓、蝈蝈以及青蛙、小鸟等。眼睛多用黄豆,以膏药粘连。意匠清新,乡土气息很浓。 一种可动的民间玩具。猴子多用木棍和木片做成,四肢关节用线钉起,可以摆动,涂以红、黄、绿等色彩。常见者有两种:一种是将猴子装在用竹篾弯成的弓弦上,随着弓的张弛,猴子便可翻起斤斗来。另一种是猴子爬竿。竿为苘麻杆,使猴子附着其上,用长绳拉动,猴子便会一节一节地往上爬。
远在新石器时代即出现了人类的原始玩具。此后随着中华民族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创出的许多绚丽多彩精巧迷人的玩具都反映了我国传统玩具的丰富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组成部分。并且民间玩具和时代、地域、风俗、民情息息相关,是民俗的真实写照。
目前中国民间玩具基本有三个方面:
(一)作为民间工艺品,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旅游纪念品、民俗活动及节庆品,如北京的兔爷、大风车、泥玩具,河南的泥玩具,佛山的灯彩等。
(二)作为体育竞赛活动和技巧表演及宣传工具,如风筝、象棋、陀螺、毽子、空竹等。
(三)运用古代科学技术和文饰艺术,发展成为现代玩具或观赏品,如陀螺、灯彩、七巧板、九连环等。
北京民间传统玩具品种繁多、做工精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但是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严重危机。北京玩具协会把挽救、挖掘、传承和发展,作为重要工作,与中国收藏家网站(
www.51cang.com
)共同建造北京民间玩具网上博物馆,向全世界展示、弘扬北京民间传统玩具的风采,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我们的民族艺术,使其发扬光大、世代留传。
民间玩具网上博物馆展厅一览
空
竹
微缩景观
脸
谱
布
贴
风
筝
连环系列
面
塑
皮
影
草
编
毛
猴
布
艺
中国结
泥
塑
灯
笼
剪
纸
万花筒
线框子
鬃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