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滤和超滤截留分子量有限 可用于精密过滤
膜分离技术根据孔径大小分类,依次为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微滤和超滤都属于精密过滤,通常纳滤膜的孔径范围在0.1~1微米,超滤膜孔径在0.05um至1nm之间,超滤膜的截留特性是以对标准有机物的截留分子量来表征,通常截留分子量范围在1000~300000,对小分子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明显,达不到深度处理的要求。同时,超滤设备占地少,通水量可增加一倍,在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今天,超滤设备在水厂改扩建过程中拥有非常广阔的空间。膜分离技术
超滤 水质生物安全的有效手段
水质标准的第一项指标就是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超滤可以有效去除细菌、病毒,保证水质生物安全,减少水处理过程中消毒剂的使用量,进而减少消毒副产物的二次污染问题。经东丽超滤膜处理后的水,出水浊度在0.1度以下,保证微生物的安全性。
纳滤膜的孔径为几纳米,截留分子量在80~1000的范围内,对无机盐有一定的截留率。反渗透是水处理领域最高端的单项处理技术,能够阻挡所有溶解性盐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经过反渗透处理的出水水质较好。纳滤和反渗透是深度处理的有效手段,可解决化学污染和有机污染问题。
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这四种类型的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各种水处理的终端过滤、工业给水的预处理和饮用水的处理,近十几年来,我国在膜组件及相应的配套设备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虽然在品种的系列化和质量上与国外先进技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国内产品已经具备了替代进口同类产品的水平。膜分离技术在化工、医药、分析检测和环保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更多了解··············莱特.莱德··············
膜分离技术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径分子的混合物在通过半透膜时,实现选择性分离的技术,半透膜又称分离膜或滤膜,膜壁布满小孔,根据孔径大小可以分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反渗透膜(RO)等,膜分离都采用错流过滤方式。
工艺优点
(1)在常温下进行有效成分损失极少,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质,如抗生素等医药、果汁、酶、蛋白的分离与浓缩
(2)无相态变化保持原有的风味,能耗极低,其费用约为蒸发浓缩或冷冻浓缩的1/3-1/8
(3)无化学变化典型的物理分离过程,不用化学试剂和添加剂,产品不受污染
(4)选择性好可在分子级内进行物质分离,具有普遍滤材无法取代的卓越性能
(5)适应性强处理规模可大可小,可以连续也可以间隙进行,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自动化
(6)能耗低只需电能驱动,能耗极低,其费用约为蒸发浓缩或冷冻浓缩的1/3-1/8
微滤具体涉及领域主要有:医药工业、食品工业(明胶、葡萄酒、白酒、果汁、牛奶等)、高纯水、城市污水、工业废水、饮用水、生物技术、生物发酵等。
超滤早期的工业超滤应用于废水和污水处理。三十多年来,随着超滤技术的发展,如今超滤技术已经涉及食品加工、饮料工业、医药工业、生物制剂、中药制剂、临床医学、印染废水、食品工业废水处理、资源回收、环境工程等众多领域。
纳滤纳滤的主要应用领域涉及:食品工业、植物深加工、饮料工业、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生物发酵、精细化工、环保工业等。
反渗透由于反渗透分离技术的先进、高效和节能的特点,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应用于水处理和热敏感性物质的浓缩,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以下:食品工业、牛奶工业、饮料工业、植物(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生物发酵、制备饮用水、纯水、超纯水、海水、苦咸水淡化、电力、电子、半导体工业用水、医药行业工艺用水、制剂用水、注射用水、无菌无热源纯水、食品饮料工业、化工及其它工业的工艺用水、锅炉用水、洗涤用水及冷却用水。
其他除了以上四种常用的膜分离过程,另外还有渗析、控制释放、膜传感器、膜法气体分离、液膜分离法等。
第一、超滤膜分离方法。根据分子的形状和不同性质利用大气压力的作用,将其进行有效的筛选和分离。这项技术通过我国的多年研究和使用,除污效果显著,能有效的对污水中的病原体进行处理。因此超滤膜分离技术在我国各项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第二、纳滤膜分离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后期形成的纳滤膜分离技术就是在保证无机盐分离时不受电势和化学梯度的影响,通过(实际压力小于或等于1.5MPa)的作用将直径大约为1纳米的分子进行有效的筛选和分离,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效果。
第三、液膜分离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被提出一直到80年代中后期才被广泛应用的液膜分离技术,分为乳状液膜和支撑液膜,其中乳液液膜在污水处理技术中被广泛应用。第四、膜生物反应器。就是原水在进入生物反应器与生物发生充分反应之后,利用循环泵,使水流经膜组件,水得到排放的同时生物相又重新流入生物反应器,该技术是通过把膜件与生物反应器进行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去污技术。
分离科学中的重要手段:膜分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