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地处重庆东北部,具有光荣传统的城口县,幅员面积3292平方公里,人口22万余人,境内以其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及土特产资源而享誉中外。
历史悠久的红色老区
城口历史悠久,上朔两汉,下迄明清,1913年始称城口县。据三省之门户故日城,扼四方之咽喉因称口。成口林木幽深,春申君于兹接客;岗峦险峻,武乡候以此屯兵;光武帝刘秀曾驻足城口,张献忠义军血染前河。城口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33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即挥师城口,创建根据地,次年9月成立县苏维埃政府及中共城口县委。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戎马生涯中也有城口难忘的记忆。当年3000名优秀城口儿女参加了红军,近500人参加了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聚宝藏珍的资源宝地
城口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矿产、水力资源尤为突出。全县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主要有锰、钡、煤、铁、铝、锌、白云岩、大理石、古生物化石等二十多种。锰矿储量达2094万吨,是全国五大重点矿区之一;碳酸钡矿品位高、质量好,储量3800多万吨,名列亚洲之首,亦为世界罕见;煤炭储量达1.2亿吨,发热量幸免在6000大卡以上;品位较好的赤铁矿,储量达到522.5万吨;形成于4亿多年前的彩色古生物公石达1000多万立方米;石灰石储量5亿吨;花岗石、瓦板岩、大理石储量达数亿立方米。水力资源得天独厚,全县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3条,水能蕴藏量39.34万千瓦,可开发量达24万千瓦。牧草资源十分丰富,有各类草场200余万亩;森林资源量大,有各类林地100余万亩,木材蓄积量1000余万平方米。
物产丰富的名特之乡
城口土特产品种类繁多,特别是生漆、核桃、茶叶、中药材等土特产品久负盛名、享誉中外。生漆,全县现有漆树3200万株,常年收购量3000担左右,产量居全国第二,质量为全国五大名漆之首,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占全国出口量的30%,多年来负有盛名,畅销不衰。核桃是城口传统出口产品,常年产量100万公斤。具有果大壳薄、桃仁饱满、色浅味甜的特点,深受德国、美国、日本等国人民的欢迎。现有核桃树400多万株,到2000年,年产量可达300万公斤。野生板栗,营养丰富,年产量达100万公斤。茶叶,城口茶叶历史悠久,富硒富锌,无污染,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鸡鸣寺院茶”清代即为朝庭贡品。近几年已开发出一批名优产品,其中“老君茶”、“鸡鸣寺院茶”、“巴山春绿”、“龙井茶”等产品先后荣获国家农业博览会金奖及中国新技术产品博览会银奖和四川省优质名茶称号。全县现有茶园5.5万亩,常年产量20000担左右,是原四川省茶叶基地县之一。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野生猕猴桃,产量大、质量好,开发生产的“中华猕猴桃法”曾荣获中商部银爵奖,五省七方科技金奖。新发展起来的魔芋产量已突破1000万公斤大关,白肋烟突破5万担,市场行情走俏。天麻、黄连、麝香、杜促等名贵中药材产量较大,声誉高。
兴县富民的发展之路
多年来,不良的自然地理条件及一系更社会历史原因,导致城口贫穷落后。但是,全县人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为寻求兴县富民之路而上下求索,终于认清县情,找准方向,确立了依托自然资源,立足改革开放,走独具山区特色的经济开发之路,这就是:团结一个中心(兴县富民),抓住一个关键(科教兴县),打好一个基础(农业),突出发展两翼(能源、交通通讯)发挥三大优势(矿产资源、水力资源、荒山草坡及林特产品资源),建成四大支柱产业(以核桃、生漆、三木药材为主的林果业,以草食牲畜为主的畜牧业,以烟叶、魔芋、茶叶为主的种植业,以锰、钡、煤、石材为主的矿产业),强化三大服务体系(以行政职能、信息为主的管理体系,以教育和普及实用技术为主的科教体系,以搞活流通、繁荣城乡经济为主的流通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自然资源为依托,科学技术为支柱,兴县富民为目标,留工农一体,区域及重点开发的路子。
前景广阔的开发热土
经过全县人民的奋力拼搏,艰苦创业,贫瘠的土地结出了累累硕果:粮食创历史最高水平,人均达480公斤以上,工业经济从夹疑缝中闯出生机,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改革开放初具规模,贸工农一体化已初见端倪。为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日益改善投资环境,县上从打开交通“瓶颈”入手,发出了“全县齐动员,大干三五年,改建主干线,富民又兴县”的动员令,全县上下集资近2000万余元,投工200多万个完成了出境公路的二级路基改扩建工程。与此同时,连接县内外的光缆开通。县内建有7座3.5万伏变电站,11万伏变电站一座。全县已基本实现了干线公路路基标美化,邮电通讯光缆化,电力布局合理化。中国工商总行、国家水利部继续对口扶持城口。
老城口的腊肉很出名的。过年送礼首选。。。
还有大的国企单位都要发,所以他就远近闻名了
现在还可以,原来不行
离主城较远,经济条件一般
我老家是城口的,几十年没去过了,我想回到哪去养老。问一下,哪里现在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