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带录音机工作原理

磁带录音机是如何将声音录进磁带的
2024-10-30 18:04:1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磁带录音机工作原理是磁带紧贴着录音磁头走过,音频电流使得录音头缝隙处磁场的强弱、方向不断变化,磁带上的磁粉也就被磁化成一个个磁极方向和磁性强弱各不相同的“小磁铁”,声音信号就这样记录在磁带上了。

放音头的结构和录音头相似。当磁带从放音头的狭缝前走过时,磁带上“小磁铁”产生的磁场穿过放音头的线圈。

由于“小磁铁”的极性和磁性强弱各不相同,它在线圈内产生的磁通量也在不断变化,于是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放大后就可以在扬声器中发出声音。

扩展资料

六十年代中期,RCA发明了可以在汽车上使用的八轨磁带(8-Track),这一发明立刻吸引了众多以前不怎么买唱片的消费者的注意,美国的音乐销售也从这一时期开始直线上升。

七十年代初,一批自称是“低者”(Downer,相对于传统的“Higher”)的吸毒群体高速行驶中的汽车里听震耳欲聋的重摇滚对达到“状态”很有帮助。这种说法很快在听众中流传开来,并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七十年代初期重摇滚的流行。

一批重摇滚乐队因此受益匪浅,如“深紫”、“黑色安息日”(BlackSabbath)和“AC/DC”等,他们的磁带销售往往会占到总销售额的70%以上。

后来,杜比技术的发明让可录音的卡式磁带走进了消费者的家中。这一新技术使得盗版磁带开始在地下泛滥。唱片商不得不象当年对抗广播业一样,又开始借助法律手段进行抵制。

不过,磁带的录音质量比不上黑胶唱片(LP),再加上因为各种原因,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流行音乐市场格外繁荣,因此盗版的影响不算太坏,倒是一些歌迷在地下市场交换私自录制的歌手实况演唱录音,算是弥补了录音室唱片的不足。这些非法录音不但为乐队造就了一批批铁杆歌迷,而且为后来音乐史学家们研究这段历史帮助很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录音机

回答2:

盒式录音机根据声─电─磁的相互转化记录声音的。由于声音的振动能产生强弱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电流又引起周围磁场的变化,设法把相应的磁场变化记录到磁带上,就达到记录声音的目的。

盒式磁带录音机录音时,说话人发出的声音,通过话筒转化为电信号,经过录音放大器放大,然后再进入录音磁头。录音磁头把电信号转化为磁信号,并把磁信号记录在走动的磁带上。可见,录音是把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再转化为磁信号的过程。

放音时,录有磁信号的磁带走动,不断在放音磁头上感应出微弱的电信号,经放音放大器放大后,电信号就具有了足够的功率,然后去推动嗽叭发出声音。可见,放音是磁转化为电,再转化为声的过程。

如果要清除磁带上的磁信号,就需要抹音。这时,让抹音磁头与走动的磁带接触,使来自超音频振荡器的超音频电信号进入抹音磁头,打乱磁带上原有的磁信号,这就是抹音。



扩展资料

1、录音机长期不用时,电池应取出,以防止电池液体流出腐蚀机件。电源插头应拔下。

2、录音机不使用时,应把所有按键置于“停止”位置上。

3、操作各功能键时不要动作过猛。并按程序操作功能键。例如录音完后,应先按停止键,再按倒带键等。

4、要根据磁带材料不同,使用好磁带选择开关。例如:铬带、金属带不能在普通带位置使用。

5、磁带装入录音机后,最好先按快进或倒带键先运转一下,再进行录音或放音。

6、不要使录音机受剧烈振动,不要放在电视机等磁场较强的物件旁边,以免磁头、磁带磁化。

7、录音机一般工作不要时间过长。如连续工作数小时,会使机内机芯寿命缩短。

8、录音机使用半年左右,最好对磁头、主轴、压带轮等部件清洗一次。机械传动部分可加一些钟表油。

9、录音机使用时音量不宜开得太大。声音过大不仅失真,而且元器件容易损坏。

10、当使用一段时间转速慢时,可用标准校速带放声,调节稳速电路电位器至标准速度。

11、使用一段时间以后要调节磁头方位角。

12、机器轧带后,不能生拉硬扯,应顺应压带轮的反转方向小心取出。

13、双卡机放音,要尽量使用B仓(放音仓)。

14、录音机长期不使用时,应用布或塑料将录音机盖住,使机身及磁带运转系统不染上尘埃,以免影响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盒式磁带录音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录音机

回答3:

磁带录音机主要由机内话筒、磁带、录放磁头、放大电路、扬声器、传动机构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
录音时,声音使话筒中产生随声音而变化的感应电流,音频电流经放大电路放大后,进入录音磁头的线圈中,在磁头的缝隙处产生随音频电流变化的磁场。磁带紧贴着磁头缝隙移动,磁带上的磁粉层被磁化,在磁带上就记录下声音的磁信号。
放音是录音的逆过程,放音时,磁带紧贴着放音磁头的缝隙通过,磁带上变化的磁场使放音磁头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变化跟记录下的磁信号相同,所以线圈中产生的是电流音频,这个电流经放大电路放大后,送到扬声器,扬声器把音频电流还原成声音。
在录音机里,录、放两种功能是合用一个傻瓜头完成的,录音时磁头与小笨熊相连;放音时磁头与扬声器相连。

回答4:

磁带可依是四氧化三铁带(纯黑色),二氧化铬带(枣红色),或者铁铬混合带,稀土带,铁氧体带等等类型。用聚酯粘合剂均匀涂布在高密度聚乙烯膜(带基)上,电影带和相机胶卷用的是三醋酸纤维素片基。
录音磁头和放音磁头在录音机里根本就是一个,只是按下去的按钮不同,电路发生了改变,分别承担录放音功能。
录音时磁带先经过消音磁头(播放时它是横向蜷缩在上面的卡槽里,看不见),它可以是永久磁铁(低级录音机),电磁铁,或者高频振荡电路(高级录音机),其中前两者都是通过磁带的磁粉的“饱和”来抹去以前的节目;而高频振荡电路才能创造出“零磁”,两种原理均能使磁带删除节目。
以播放为例,磁头中本来就有直流电通过。按下播放键,则机械传动装置和压带轴使磁带匀速通过磁头,磁带上的微粒影响了磁头的电场,获得忽强忽弱的电流。在三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和滤波电路上得以放大;此后,还要经过后置放大器把电流传到音箱功放。
磁带正反转两面的节目为什么不一样?
这是由于磁头有四个空气隙,正转时利用两个,一个通过直流电使其工作产生恒定电场,一个通过音频输送到前置放大器;反转时通过另外两个,而前两个则不再有电流通过。同时磁带详细观察,别看磁带只有0.4mm的宽度,实际上它是从带的正中间分为两部分的,分别承担正转或反转的节目而且由于磁头的四磁间隙结构而不会相互干扰。
所以,录音机有两个磁头:消音磁头和录/放音磁头。我曾经亲手把单放机改装成录音机了(只是录音时只能用空白带),所以自然对里面的电路清楚些,加上翻阅了很多资料。

回答5:

1、录音原理           
  录音时,声音通过话筒转变成音频电信号,经过录音放大器,放大的音频电流同偏磁电流一起通过录音磁头的线圈,在磁头的缝隙处便会产生随音频电流变化的磁场。磁带与录音磁头的缝隙紧贴在一起,同时不断移动,这样变化的磁力线就通过磁头缝隙前的磁带形成闭合磁路,使磁带磁化。由于磁力线是随音频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每段磁带在移动过程中被磁化的程度也随音频信号电流的强弱而变化,这样就能把声音记录的磁带上。
2、放音原理
    将录有声音信号的磁带按录音时相同的速度,紧贴着放音磁头的缝隙前进,磁带上所记录的按音频信号变化的剩磁磁力线通过放音磁头的铁芯形成闭合回路。在放音磁头的线圈上就感应出与磁带上剩磁相应的电压。再经过放音放大器放大,通过扬声器还原出声音信号。
3、抹音原理
    抹音又叫消磁,就是把记录在磁带上的交流剩磁消除掉。抹音有直流抹音和交流抹音两种。
    直流抹音就是让一定强度的直流电流通过抹音磁头,以产生一个单向强磁场,当磁带经过抹音磁头时,磁带被磁化至饱和,将原有信息全部覆盖。由于直流抹音在磁带上会留下饱和剩磁,导致重放时直流噪声增加,因此目前广泛采用的是交流抹音。
    交流抹音又叫做超音频抹音。抹音时,抹音磁头的线圈通有几十KHz的超音频电流,在磁头缝隙处产生一个随超音频电流变化的磁场,这个磁场比磁带上音频信号的磁场强得多,当磁带经过抹音磁头的缝隙时,受到由弱到强的交变磁场的反复磁化,使剩磁逐渐增大,至缝隙中心时剩磁最大,达到饱和状态,从而掩盖了磁带上原有的剩磁。过了中心线后,交变磁场的强度逐渐减弱,使磁带上的剩磁逐渐减小为零,这样磁带上原来录有声音的剩磁就被全部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