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影响温度,温度可以改变湿度。
湿度高了温度低,温度高了湿度低。
湿度即空气中的含水量。
温度:
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根据某个可观察现象(如水银柱的膨胀),按照几种任意标度之一所测得的冷热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为热力学温标(K)。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其他温标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和国际实用温标。从分子运动论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含有统计意义。
湿度:
湿度,表示大气 干燥程度的 物理量。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 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 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空气的干湿程度叫做“湿度”。在此意义下,常用 绝对湿度、相对湿度、比较湿度、 混合比、 饱和差以及 露点等物理量来表示;若表示在湿蒸汽中 水蒸气的重量占蒸汽总重量(体积)的百分比,则称之为蒸汽的湿度。人体感觉舒适的湿度是:相对湿度低于70%。
湿度影响温度,温度可以改变湿度。湿度高了温度低,温度高了湿度低。湿度即空气中的含水量。
例如,在10℃、100%RH时,在每立方米的空气中含有9.4克的水份;若该空气被加热到20℃并且仍然保特9.4克的含水量,其相对湿度将下降到50%RH,这是因为在20℃、100%RH时,空气中应该含有17.31克水份。
因此,将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冷却(降温),则空气相对湿度将随之提高,直至达到饱和状态(100%RH),若进一步冷却空气将会有冷凝水从空气中析出;反之,温度升高则相对湿度下降。
当空气湿度低于40%RH的时候:
细菌和病毒轻易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而人体呼吸道黏膜轻易脱水、弹性降低,黏液分泌减少,黏膜上的纤毛运动减缓,灰尘、细菌等轻易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呼吸道,引发气管炎和哮喘。
人体表皮细胞也轻易脱水,皮脂腺分泌减少,导致皮肤粗糙、起皱甚至皲裂,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不适等也会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