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皇太后作为皇太极的妃子,死后为什么没有按例葬入沈阳昭陵,与皇太极合葬呢?这种不合祖制的行为历来都是人们争论的话题,于是出现了种种猜测。
孝庄皇太后是顺治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祖母,十四岁时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凭着她的聪明才智,深得皇太极的宠爱。1643年,皇太极暴疾身亡时,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因而引起了一场皇位争夺战。当时有实力竞争皇位的有皇太极长子豪格、九弟多尔衮以及孝庄之子福临。豪格是众兄弟中唯一封王的皇子,并得到八旗部队中半数的支持;多尔衮战功显赫,手握两白旗,兵精将勇,并有豫亲王多铎和武英郡王阿济格的支持,于是两派多有摩擦,互不相让。其实,在当时的情形下,无论是豪格还是多尔衮登基,都会引发一场大的内战。孝庄带着丧夫之痛,即时地审时度势,分析现状,利用豪格多次表面上假装推辞,多尔衮也犹豫不决,争取时机,拉拢多尔衮,让福临登基。当时福临只有六岁,没有任何实力,但却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而多尔衮却做了摄政王,世人多认为这与其母孝庄的政治活动是分不开的,随即出现了“太后下嫁”之说。
当时的孝庄皇太后刚刚30岁,虽然生了几个子女,但仍然正值盛年,风华正茂,楚楚动人,她的姿色和才气早就闻名天下。此时的多尔衮也正值壮年,体格强健,仪容英伟,擅长骑射。其实,多尔衮早就对这位美艳夺人、肌肤如玉,人称大玉妃的皇嫂迷恋有加。他经常出入宫禁,两人在为皇太极守灵时眉目传情,互有好感。这一对恋人俨然多年的夫妻,感情十分融洽。多尔衮想赶快结束这种偷情的日子,让盛年寡居的嫂子成为自己明媒正娶的妻子。但这首先得征求大臣们的同意,起码是默许,于是多尔衮密召心腹大臣范文程,暗授计谋。
第二天,百官上朝时,范文程出班奏道:摄政王德高望重,廉抑自持,自入关以后,威权在握,却不以帝位自居,尽心辅佐皇帝。摄政王视皇上为己子,皇上自当视摄政王为父。摄政王亲侣新丧,皇太后盛年寡居,既然皇上视摄政王为皇父,当然不应使父母异居,因此伏请摄政王和太后同宫。这一番骇人听闻的言语,众朝臣居然没有一个人敢说话。结果当然是顺利通过。
太后下嫁的行为符合满族的传统,哥哥死后,其妻子和儿子可以过继给弟弟。但这不符合汉族的道德标准,因此顺治继位后,以此为耻,不肯将其写入正史。至于太后下嫁的规模、是否向天下颁布诏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那么,“太后下嫁”之说具体的根据是什么呢?第一,1650年,多尔衮因打猎跌伤致死,顺治下诏宣布其罪状中有语:“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这两句很明显是说太后下嫁了。多尔衮称“皇父”,又深入“内院”,无疑是将太后置于妻子、皇帝置于儿子的地位。如果太后没有下嫁,他和皇室亲王贝勒是决不会接受此种行为的。而事实上此事是得到他们的默许,当多尔衮死后,竟被破例追封为诚敬义皇帝。另外,宣统初年,内阁储存档案的大库围墙倒塌,当时任阁读的刘启瑞奉命检查库藏,从中得到顺治时太后下嫁皇父摄政王的诏书,便向朝廷作了报告,这可算是太后下嫁的有力佐证。
另外,清廷曾派遣使臣去朝鲜递交国书,朝鲜国王李宗看见书中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便问这是什么意思。清朝来使回答说:“如今去掉皇叔父中的叔字,一切礼仪,都与皇帝的相同。”右议政郑太和说:“虽然没有颁诏天下,但已经与太上皇差不多了。”于是国王李宗说:“那么,就是两个皇帝了吧!”这里说明朝鲜君臣也发现所谓“皇父”的奥秘,无疑是指太后下嫁一事。
再有,明末大臣张煌言在一首诗中写道:“看宫昨进信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掖庭又闻册阏氏,妙选孀娃足母仪。”此诗就是指“太后下嫁”一事。
康熙二十六年,75岁的孝庄皇太后病重时对康熙说:“你祖父安葬已久,不用再打开他的陵墓了,况且我也很想念你们父子二人,不想远离,所以希望在孝陵附近安葬,这样我就放心了。”康熙遵其遗嘱,把灵柩暂停在清东陵,直至雍正二年才正式葬入地宫。这种做法是违背清朝帝后丧葬制度的,可见她有难言苦衷,因为下嫁多尔衮一事,再同皇太极合葬便不合情理。
--转自SOHU
看过了正史,庄妃没有按规矩和皇太极葬在一起,而是葬在了顺治、康熙等人的陵墓外,按她的话说就是离不开儿子、想世世代代守着他们。即所谓的风水墙一说。我也来说说原因,当然是和这部电视剧有一点关系。
首先,她并不喜欢皇太极,既然生已经和他在一起了,是情非得以,那么死,她可以自己选择了吧,所以她不想和皇太极再在一起了。
其次,她也不能名正言顺的和多尔衮葬在一起。多尔衮的墓被破坏了,而且和多葬在一起也不符合礼法。
所以她选择了和后世子孙葬在一起,可以守护着他们,同时也是守护着大清,而为建立大清立下汗马功劳的正是多尔衮。在大玉儿心中,守护大清基业的同时就是在守护着多尔衮,她对大清的爱,就是对多尔衮的爱。
1、死的时间相差过久,不好再打搅死人的陵寝
2、没钱
3、防止盗墓者知道墓穴的位置
4、他们生前的有过纠葛
5、他们为什么要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