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之旅
素有“太湖明珠”美誉的无锡是一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江南名城。这个寒假,爸爸妈妈在浙仑海外旅行社报了名,带着我去领略领略这江南的秀丽风光。
这回的导游和我们所要游览的地区有关。他姓“吴”,就叫“吴锡”。我们跟着小吴哥哥开始了二日游。
无锡是全国有影视城最多的一个城市,既然到了无锡,又为何不去看看呢?无锡的景点第一站就是“三国水浒城”。
三国水浒景区坐落在葱茏苍翠的军嶂山麓、风景绮丽的太湖之滨。景区里的建筑大多都具有浓郁的汉代风格,如“吴王宫”、“甘露寺”、“曹营水旱寨“、”吴营“、”跑马场“、”点将台“等几十处大型景点。三国城门高大、威猛,旌旗随风飘展,配以广场上天禄和辟邪两尊神兽,更显得门楼的庄严与肃穆。水浒城共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平民区,另一个是景城区。可惜来得不是好时候,就没能细细游览。
由于早上起雾,封了三个多小时的道,直到午后才真正开始“游”。等把整个水浒景区走完时,天已经慢慢暗了下来,只得开始晚餐。
晚饭过后,我们又来到著名的锡惠公园游玩。锡惠公园是集清幽的山林秀色众多的文物古迹和舒适的休闲游乐于一体的综合体大型园林。优美的园区内峰峦叠翠,景色斐然,堪称无锡的“天然博物馆”。
锡惠公园里的主要风景就是“天下第二泉”和“寄畅园”。明代的寄畅园已有百年历史,取园主寄情山水,豁达畅快之意而得名“寄畅”。园内借助天然景致而略加修饰,而整合出人文与自然浑然天成的园林精品。园内景致多样,假山秀石、石栏雕、小径通幽、参天老树结合得天衣无缝,编织出了一幅“锦江漪塔影摇曵“的清秀风光。出了寄畅园,顺着用石头铺成的路一直往前走又能见到更美的景色。整个锡惠公园在夜晚又显优美风彩。
第二天一早,我们又去太湖鼋头渚风景区去游赏。太湖是国内的第三大淡水湖。鼋头渚为太湖西北岸无锡境内的一个半岛,因有巨大的石头突入湖中,像鼋正翘首而得名。我们坐着船,一阵阵的风佛面而来。向远处望去,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向下面看去,几阵水波在不停地轮番交替。这时,从旁边飞驰而过一艘快艇,一下子在快艇行过的水面上又泛起几朵雪白的水花。
过了一会儿,船靠岸了,我们陆续下了船,继续欣赏两边的绮丽美景。走上风雨桥,抬头一看,每一个横槛上都画着祥云和神兽等等向右边望去,有一个老渔夫正在钓鱼的石塑,这也说明了当时渔文化的昌盛、发达。过了一个多钟头,我们又汇聚在一起,乘船回去
接着,我们又去了灵山景区。灵山景区位于无锡马山的太湖之滨,临太湖,倚灵山,挽得青龙山,牵取白虎峰,地灵形胜,为难得的佛国保地。
灵山景区最著名的景点莫过于灵山大佛。佛像立于小灵山上,建造时投资超亿元,用铜700吨,比耸立于纽约的自由女神铜像――被誉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巨神像”还高42米,用铜量是自由女神的三倍;比矗立在四川乐山的大佛――“世界第一大佛”还高17米。
灵山景区还有修筑着有名的动态雕塑“九龙灌浴”。下午2午,随着专门为之创作的《佛之诞》音乐响起,四大金刚托起的巨大莲花徐徐绽开,通体鎏金的佛祖小时佛塑像立于莲花之中。同时27只凤凰口中吐出圣水,九条大龙喷出水柱直冲佛像,使佛像愈发沌静、神圣,场面甚为绚丽壮观,这时水柱也向周边洒去很多,有不少人被淋了落汤鸡。
灵山大佛已是这回旅游的最后一个景点了,我们的旅程也将结束,坐着汽车返回宁波。
几缕金色的夕阳穿过一座又一座的小山,照到一片又一片的平原,最后停在了汽车的玻璃上。晚霞把一切都带进了红的世界。它把天边的云朵染成红色的;把房子的屋顶涂上红色的;把人们的脸颊洒成红色的。随着车轮滚滚地开在公路上,我们的旅途就将结束。再见了,美丽的无锡!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晋祠被选择了晋阳城西南的悬瓮山麓,背负悬山,面临汾水,依山就势,利用山坡之高下,分层设置,在山间高地上充分地向外借景,依地势的显露,山势的起伏,构成壮丽巍峨的景观。山坡上的建筑处于视觉注意力集中的焦点,其整体趋势与山体内在的向上的趋势相呼应,获得了优美的天际廓线。
凭水添姿:在人类的生活中恐怕再没有比水与人的关系更加密切的了。在古代,人们创造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并根据自己的喜好、想象来塑造其形象,利用人们对水的崇拜来增强其信仰,结合水的形态,运用波光倒影和水质水声、烘托意境,取得理想的效果。也许是由于水的纯洁、永恒、神圣的原始观念,无论东方或西方在宗教和纪念性建筑前,常设一方池水或一湾流水,来作为神俗之间的勾通。
晋祠是以泉渠水系构景的佳例。水母楼建于晋水源头“难老泉”之上,并附会“柳氏坐瓮”的美丽传说。泉水从其座下涌出,楼前一八角攒尖泉亭,再下用人字堰南北三七分流,水中不系事。中部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排列于主轴线上,后以欢喜岭上望川亭作为终止符。南部台骀庙、公输子祠、三圣祠、同乐亭,北部苗裔堂、朝阳洞、唐叔虞祠、关帝庙、东岳庙、文昌宫环周布置。这些建筑群或依山、或临水、自成小院,亭桥殿阁、水榭楼台穿插其间,渠水在建筑之间蜿蜒曲折,叮咚作响,与建筑交织在一起,沿渠组成一组组美丽的风景,给庄严肃穆的祠庙平添了几分灵气与动感。
因高借远:由于古人崇拜天而形成的传统观念的影响,高给人以接近天的神秘想象力,同时高也是表达雄伟形象的方法之一。在山川自然之中,祠宇因地制宜,“度高平远近之差,开自然峰峦之势。”依地形及景观的轮廊特征,巧为辅高设,将建筑对自然的适应与景观中优美的轮廊相统一,“因其高而愈高之,竖阁磊峰与峻坡之上;因其卑而愈卑之,穿塘凿井于下湿之区。”由于建筑手段在表达纪念性、象征性上,不像其它艺术手段那样可以具体描绘,所以往往用崇高、伟大等概念来表达,祠宇选择于高坡之上,以增强其崇高,便是这样的道理,从工程方面来讲,挖填的土方量也近于平衡,是最为经济的,而祠庙中又具备了深远丰富的层次,以至能近观咫尺于目下,远视千里于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