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出现了燕、蓟两个小国。燕都在今房山境内,蓟都蓟城位于今市区广安门一带。燕灭蓟后,迁都蓟城,使蓟城变为该地区的中心城市,即北京城的最早前身。它的城址邻近古代永定河渡口,地处数条大路交会处,是当时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与中原、蒙古高原、东北平原、辽河下游平原相通。交通优势成为影响蓟城诞生和发展的地理基础。随着燕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北方强国,北京地区变为燕的核心地区,蓟城成为北方的一个重要都会。
自秦至唐末,蓟城始终是北方的战略要地和经济、政治中心。秦代蓟城为广阳郡治,是秦联络东北地区的门户和边地重镇。西汉袭秦郡县,封王治蓟,并于蓟设置幽州刺史,蓟逐渐发展为中国北方的大城市。东汉初,废广阳郡入上谷郡,后复郡。三国魏改广阳郡置燕国,在近郊兴建戾陵遏与车箱渠,开北京地区水利事业之先声。隋炀帝时又开凿永济渠,沟通中原与涿郡(治蓟),以利运输。唐代,蓟城改称幽州,商业、手工业兴盛。
五代以后,蓟城开始向全国政治中心过渡。辽设置析津府,又于938年定幽州为陪都,名南京。金灭辽、北宋后,在1153年迁都于此,改名中都,并置大兴府。北京上升为半个中国的统治中心。金中都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中心,在北京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至元代,忽必烈在旧中都城东北郊修建新城,称作大都,并于北京地区设置大都路,从此北京成了全国性的都城。14世纪中叶,朱元璋灭元建明,建都南京,大都改称北平。1403年,朱棣为加强北方防御,迁都北平,改名北京。明代基本奠定了现今北京城的轮廓和郊区村落的分布。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
辛亥革命后,北京一度为北洋军阀统治中心。1928年归国民党中央政府统治,改北京为北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北平改称北京,定为首都。
元、明、清、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