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松鼠名叫怪蜀黍) 辩题一:文艺性说明文与一般性说明文有何区别 杨迎春(浙江杭州绿城育华小学):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前面的一篇课文是《鲸》。首先,我想处理好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关系。这节课,我两次把《松鼠》和《鲸》进行了比较。一次是比较结构,一次是比较语言。第二,我想体现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都在“阅读提示”里。这个“阅读提示”就是告诉学生,这篇课文要学什么,该怎样学。 王春燕(浙江金华师范附属小学):我们分析了这篇文章的特点,发现这篇文章和《鲸》比较,首先在语言上很有特色。从它的语言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布封对松鼠是很喜欢的。根据他的身份和当时他的工作,我们可以说,他是多么想为各种小动物说话。他要向人类介绍这个动物的世界,让我们都进入动物的世界,进入大自然中去,好好地感受一下它们和我们人一样。我们要向对待人一样对待他们啊,它们是我们的朋友。 第二个不一样的地方,我发现它的结构和《鲸》是不一样的。《鲸》非常清晰,一个段落就是一个内容。但是这篇文章不一样,松鼠的生活习性,包括它的活动、吃食、觅食,它的喜怒哀乐,都是打乱了写的。你没有办法在某一个自然段中很清晰地说:这是写它的外形,这是写它的某一种生活习性。你很难去给它硬生生地区分开来。怎么办呢?像这样的文章我能不能还像《鲸》那样去设计呢?我试了一次,发现问题很多。后来,我进行了调整,把 王尚文教授写作意图的理论引进了这堂课。我觉得这篇文章从这个角度去讲,可以把它最精华的东西解读出来。朱文君:刚才在两位老师讲的过程当中,我感觉似乎这一类的说明文,重点很难把握,是否是因为这一类说明文带着点文艺的性质?接下来,我们聊一聊,像这一类的带有文艺性的说明文,怎样去做教材解读,怎样去确定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杨迎春:我们发现文艺性说明文和《鲸》这篇说明文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的描写没有常规说明文的那些方法:一个自然段一个特点,很清晰。它很随意,但它的语言表达非常优美,很生动,带着作者很深、很浓的一种情感。 王春燕:在目标的设计上,我是把它分为两个层次的。第一个就是让大家了解松鼠的常识;第二个,就是要大家了解文艺性说明文和《鲸》这样的一般性说明文的不同,文艺性说明文中是带了作者浓浓的感情在里面的。就像这篇文章,你们可以感受到布封对松鼠的那种温情在字里行间流露着。 王春燕:这个单元是关于科学常识方面的说明性文章,《鲸》的风格和《松鼠》完全不一样。它是要让小朋友知道,你要说明一样东西,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可以用很朴实、很客观、很准确、很严谨的语言去说明它,你也可以充满感情地去描述它,可以在介绍的过程中把你的情绪带进去感染大家。 孙桂霞(浙江杭州绿城育华小学):我觉得教材编者在这个单元选编了《松鼠》这篇课文,除了因为这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有助于让孩子体会说明文在表达方式上的多样性,还隐藏着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告诉我们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不同的选择。比如,我想精确地知道某种动物的习性,我就去看科普性的说明文,如《百科全书》,会去阅读《鲸》这种说明风格的文章;如果我想轻松地了解一类动物的特性,我就去选择《昆虫记》《西顿动物记》等,这种文艺性的说明文读过之后,可能不会让人对动物的特性留下很有条理性的印象,但读起来很有趣味,也更容易加深对动物的情感。阅读目的不一样,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书籍来读,这也是学完这一单元之后,对孩子在课外阅读方面起到的指导作用吧。 郑雪琴(浙江杭州西湖教育集团):我觉得像《鲸》这样的表述,就像有一个导游员在给我们介绍,那是一种旁观。“我”始终是在外的,“我”并不是它,我是彼,而它是此。那么《松鼠》这篇文章带给我的感觉就是此非此,彼非彼,甚至作者让我们感觉到,他就是那只松鼠,他想那样自如地跳跃,他想过那样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曾水清(浙江杭州绿城育华小学):文艺性说明文也好,一般性的说明文也好,它的落点都是说明文。说明文必须是准确、生动地去描述,它的语言有它的准确性、规范性。你说明一样事物,如果说明得不像这个事物,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那不行。所以我觉得说明一样东西,基本的说明方法还是需要的。比如说在《鲸》中的一些说明方法。它为什么把《鲸》安排为精读课文,而《松鼠》就是略读课文?目的就是让你了解了一种基本说明文的写法之后,再把视野打开些,掌握的说明文的文体再多一些。 倪宗红(浙江杭州西湖教研室):像《鲸》这样的说明文有称之为一般性说明文的,也有称之为典型性说明文的,还有称它为知识性说明文的。而文艺性说明文,有时候也称为科普小品文,在我们教学参考书上也有人称为文学性说明文。今天我们辩课,我们把它称作文艺性说明文。 我觉得文艺性说明文要有三个“性”。第一个就是所有说明文都要有的“知识性”,它一定是要介绍科学知识、自然知识、生活知识等知识的;第二个我想它要有“文学性”,比一般说明文,它可能更有文采;第三个“性”,我觉得是“情感性”,《鲸》是很冷静、很客观、纯粹地介绍知识,而文艺性说明文一定是融入作者的情感在介绍,所以说这是文艺性说明文和一般性说明文的最大的区别。 郑雪琴:杨老师的课,我觉得非常值得学习的是,老师在教文章结构的时候,把目标进行了叠加和整合,通过小游戏的形式,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赖爱娥(浙江杭州求是竞舟小学):王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典范,她把特别繁的,特别乱的地方避开了。只从整体上把握一下,让学生通过预习,知道课文介绍了松鼠哪几个方面的常识。 姚文珠(浙江桐乡乌镇植林小学):我倒认为王老师这不是在回避关于松鼠的一些常识。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学生已经多次接触说明文,如《蝙蝠和雷达》《鲸》等,对说明文有了一定的认识,再说,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从王老师课上展示的学生的预习答案就可以看出,已经有24位同学找到了写了松鼠的哪些方面,因此,课上就没必要花费更多时间去学已经会了的。这样,也能有时间来学习文艺性说明文文学方面的特点。 王淑芬(浙江杭州绿城育华小学):我很欣赏杨老师的课,她的课优秀在哪里呢?一,《松鼠》在本单元的角色是“略读课文”,所承担的任务是学法迁移、运用,教师的教学应该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杨老师在课的开头就带领孩子们回顾复习《鲸》这篇课文,很好的体现了这种迁移。二,她的课条理清晰,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章可循”,这符合说明文的特点, 也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倪宗红:两位老师还都用到了比较的方法。一个是用《鲸》比较,一个是用《中国大百科全书》比较。我更认同用这篇课文跟前面的精读课文《鲸》去进行比较,这样既学习了布封的文章,又体现了精读课文对略读课文的示范作用。朱文君:看来,不管是哪一种说明性文体,我们都要把握住说明文这个根本。刘老师对台湾的小语教学情况比较熟悉,台湾小学的说明文教学是怎样的,我想请刘老师给大家讲讲。 刘荣华(浙江杭州市教研室):我觉得文艺性说明文要教两样东西。第一个是要教知识,既然是说明文,就要让孩子获得科学知识,如果说我们把它丢掉,就不是说明文了。第二个要教的,是科学知识背后的东西,那背后的东西要教些什么?我觉得一是要教一些基本的知识,如字词句等。二是要教表达的方式,如今天看到的教的“拟人”。三要教出一种情感方式。当然不同老师,对要教的情感理解不一样,杨老师定位在教“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而王老师教的是“体会文章中作者本身的情感和思想。” 台湾如果教这些说明文,可能更关注阅读能力。他们的教学可能会分成三个大步骤。第一个步骤,首先让孩子展示已知的松鼠的知识和这些知识的来源。第二个步骤,可能会说: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又会给你带来哪些知识?你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这个很重要,要从文本中解读出来,这里涉及到阅读的策略,如抓住关键词语获取,从主要段落概括中获取等等。第三个,学了课文之后,你还想了解松鼠的哪些知识,你会从哪些途径学习?台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知识,更要让孩子知道知识是怎么来的?即,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了一些语言点,如第一自然段中,为什么要把它的尾巴比作帽缨?而不是像我们平常把松鼠的尾巴比作降落伞,或者鸡毛掸子。要知道,帽缨是我们不常见的,他要用这个比喻,显然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因为帽缨是戴在人身上的,就像松鼠的尾巴也是在它身上,和我们人一样。包括松鼠吃东西的姿势,也是用比喻,也是跟人接近。让你感觉到,作者处处是把松鼠当作人来写的。 刘荣华:说到预习,我认为王老师的预习很有价值。一是预习的题目有难度。目前的现状是高年级有预习但预习都不理想,如,同学们预习了没有,读过一遍的举手,读过两遍的举手,读过三遍的举手……这样的预习我们司空见惯,这样的预习对学生来说一点意思都没有。而王老师的预习是要逼着学生去认真读全文才能完成任务的。二是王老师试图在课的整个过程中都结合预习,我觉得这非常好,尽管这种尝试还可以再完善一些。 陈金铭:确实,王老师对预习的重视和运用,是今天我们很多老师都做不到的,尤其是一开始对学生做的预习的反馈。但课中和课终的预习,我觉得跟促进学生的学习用处不大,主要是老师想借用学生预习中的话,来推动教学进程。 至于王老师刚才提到的布封把松鼠的尾巴比作帽缨,不比作别的,我觉得更大的原因,可能在布封那个年代,法国人的帽子有帽缨这种现象比较常见,而那时降落伞、鸡毛掸子可能不常见。比喻是为了化生僻为熟悉,当然要找读者最熟悉的东西来作比。还有,两位老师都重点抓了把松鼠比作人这一点进行了训练,其实,这篇课文除了这一特色外,还有不少特点,如短句子的密集呈现符合小松鼠那种灵巧、敏捷的特点。 王华娟(浙江杭州绿城育华小学):是的,这篇课文的语言简洁轻快,很有节奏感。比如“他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连续的四字短语,简洁流畅中又有一种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不少。 倪宗红:我同意陈老师和王老师的分析。有一点,是王春燕老师课上最有特色的,就是她这堂课抓的这三个先否定再肯定的句子的训练。这不是聚焦到一个段一个段,而是聚焦到某一个具有特色的语言点来进行品读。我想这样的一种教学策略,就可以让学生既整体把握,又细细品读了。 曾水清:结合大家的意见,我建议,教学时可以采用将两篇课文一比到底的策略。可以这样分步进行:①布置预习作业,初步了解说明了松鼠的哪些方面;②课始反馈预习情况;③将松鼠的这些方面,以“哪些是可以归为一类的”提问,提示学生将“生活习性”概括出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梳理了文章结构;④将《松鼠》和《鲸》进行比较,发现其共同点:都是描写了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胎生等;不同点是:《鲸》为并列式结构,《松鼠》为总分结构;⑤抓住总起句:“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展开教学,深入体会哪些语句表现了其“讨人喜欢”;⑥比较《鲸》与《松鼠》的外形、胎生等语言表达上的差异:《鲸》是客观描述,其优点是准确科学,而《松鼠》是主观描写,优点是优美感人;⑦如果介绍鲨鱼,用什么表达方式介绍比较好;如果介绍小猫,用什么表达方式比较好。从而明白两种表达方式应用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