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视唱,此旋律具有明显的民族调式特征。为#F徵调转B徵调。
前十小节为#F徵调式,起结全在徵音(#F);后六小节为B徵调,起于角音(#G),止于徵音(B)。
前十小节起结全敬局在#F,主音就是#F。旋律中出现各音排序为#F #G B #C #D E,这里有六亮告让个音,主音为#F,这里需要判断偏音到底是哪个音——若按调号作为E宫系统(以E为宫音),则应是#F商调式,偏音为#D,是变宫。但这样明显不合理,因为#D曾多次出现在强拍位置,宫音E却只出现过一次,而且在弱拍拍尾,并直接上行进到主音#F。所以显然地,E应当作为偏音。这样#F就应该作为徵音,E为变徵,B为宫音。所以是#F徵调。
第十一小节转入新调,延续至曲终,共六个小节。结束在B音,则B是新调的主音。这六个小节内出现友巧的各音排序为B #C E #F #G,两个小三度音程分别出现在#C与E、#G与B之间,符合徵调音阶的特征,所以是B徵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