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分析一下迷茫的根本原因,有点像镜头对焦的过程,在对上焦之前,就是模模糊糊的,是吧?
为什么会这样呢?
既然叫“对焦”,那就是镜头的此端要和彼端对上号。
怎么对号呢?
此端,你要了解你自己,兴趣、能力、天赋、价值观,简单地说,就是“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的交集,具体可以落实到行业+职能。
彼端,就是职场,这个信息量就巨大了,包括所有的行业分析和职位分析,以下是我们做职业访谈的问卷,这些是要了解的最基础的内容:
第一部分:关于行业
1)行业内的典型企业有哪些(国企、外企、民营企业)?
2)这一行业内的企业共有的文化特色是什么?从个人的感受角度来谈
3)这些企业提供的主要产品和服务是什么?
4)行业的利润水平如何?
5)行业的发展态势如何?
第二部分:关于职位
1)这个行业典型的组织架构是怎么样的?
2)行业内有哪些专业岗位(行业内除了行政HR财务等常规岗位外的专业岗位)
3)行业内典型职位的分析(HR必用的标准的职位分析表包含的内容,包含职位名称、工作内容、任职要求、工作环境、发展通路等)。
对此端也就是自身的了解,有3种常用方式:
1)自省:静下心来,自己和自己对话;
2)测评:借助一些客观测评工具,从客观角度认识自己;
3)咨询:在专业咨询师(纯粹自我认识,可以找心理咨询师;以规划未来为目的的自我认识,就找职业规划咨询师)的帮助下,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对彼端的了解也有3种常用方式:
1)亲身体验,也就是所谓跳槽吧。探索的实效最好,但是成本巨大。
2)职业访谈:找想了解的行业和岗位的人做交流,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到大量真实信息。
3)文献搜索:通过以互联网为主的方式搜集该行业/岗位的信息,包括百度提问、公司网站信息、专业论坛、行业论坛……
通过这样科学、系统和专业的作业后,此端和彼端才有可能对上焦,你的职业迷茫才能标本兼治地解决问题。
建议自己的特点结合期望的生活、事业、婚姻来做思考和决策即可。
一般这样的结构:
1、自我认知;---自己已经习惯和喜欢的状态;
2、岗位认知;---本专业(或有兴趣特长)的行业、岗位信息的收集分析;
3、工作计划;
4、有效工作的检查和监督。
参考书籍《遇见未知的自己》《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
因为个体思考不容易有节奏和找寻工具,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尝试就近找下专业的咨询机构,在专业的咨询师引导下完成系统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