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时期坚持的最后才灭亡的鲁国为何没有位列战国七雄?

2024-12-05 13:08:5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根据史记记载,越国大概传了二十多代之后(应该更多才合常理)传到了允常,就是越王勾践的父亲,这个时候越国开始正式称王。勾践时期的事情大家都了解,先是被吴王夫差击败,后来通过卧薪尝胆再次成功逆袭灭亡吴国,和齐晋会盟向周天子进贡,被周天子封为霸主,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霸。

越王勾践之后史书对越国记载的就很少了,不是因为他不存在,还是因为当时的南方偏离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受到的关注太少,而且到了后期越国也和其他诸侯国一样,为了争夺国君之位开始内斗,国力开始衰落,但是依然是当时的强国,所以到了越王无疆的时候,依然可以北击强齐,西击楚国,能同时和两大强国开战可见实力不俗。

公元前306年,齐国已经是早已田氏齐国的天下了,当时齐国的国君就是那个喜欢听竽的齐宣王,当时的越王无疆打算和楚国一起攻打齐国,这个时期的齐国刚被燕国打的差点亡国,所以实力不怎么样,被打的受不了所以求和,咱别打了,你看你和楚国原来打算一起进攻我们齐国的,但是楚国背叛了你,不如我们合伙一起打楚国,越王觉得主意不错,所以开始攻打楚国,这个时期的楚国国王是楚怀王,就是那个被张仪欺骗最后又客死他乡的楚怀王,虽然他打秦国不行,但是打楚国还是不成问题的,结果越国一战而败,楚国趁胜追击,把越国在江苏和浙江的领土基本全部占领。

此战之后的越国从此算是退出历史舞台了,留下的越国人也开始分裂,分裂之后的小国成为了楚国的附庸,勾践的后人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像他一样可以再次逆袭,一直到秦始皇大人统一的时候,越国才正式的终结。

但是到了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时候,越王的后代又看到了称王的希望,再次开始举兵起义,并且后来还找了个好靠山刘邦,所以刘邦继位之后自然不会亏待他们,又重新立了越王的后代为闽越王,一直又延续到汉武帝时期,才最终消失。

越国从夏朝时期开始建立,一直持续到了秦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存活时间最长的王国了。

回答2: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值得注意的是,在战国时期,还存在不少其他诸侯国。比如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

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鲁国,就是一个不可小觑的诸侯国。鲁桓公、鲁庄公、鲁僖公时期是鲁国最为强盛的时期,一度与齐国争夺周朝东方的霸主,鲁僖公更曾领导诸侯抗衡过楚成王与晋文公。直至战国初期,仍有数个诸侯国向鲁国进贡。那么,问题来了,战国时期,鲁国坚持到后期才灭亡,为何没有成为战国七雄呢?

首先,在战国七雄之外的大国中,鲁国并不是最强盛的一个,比如宋国和中山国,显然要不弱于鲁国。不过,宋国和中山国的灭亡时间相对较早。公元前296年,中山国被赵国消灭。公元前286年,齐国、楚国、魏国三国联合吞并了宋国。从时间上来看,中山国和宋国都是在战国中期就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这成为中山国、宋国没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重要原因。与此相对应的是,就本文所要说的鲁国。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四位君主,历时790年。

鲁国起初疆域较小,“封土不过百里”,后来陆续吞并了周边的极、项、须句、根牟等小国,并夺占了曹、邾、莒、宋等国部分土地,成为“方百里者五”的大国。当然,即便如此,鲁国的整体疆域,还是相对较少的。特别是在战国时期,鲁国的疆域已经被齐国、楚国等大国包围或者蚕食了,根本没有足够的扩张的空间。一定程度上,和齐国同处在今山东省一带,促使鲁国难以成为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国。

虽然在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力还是比较强盛的,比如晋国和楚国在争霸中原的时候,就需要拉拢鲁国,而在长勺之战中,鲁国更是击败了齐国的进攻,促使齐国始终无法吞并鲁国。不过,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这让鲁国难以适应战国时期的兼并节奏,更缺乏变法图强的基础条件。

春秋伊始的鲁国人因为继承了更为完备的周礼体制,所以受到诸侯国们在礼制上的推崇,举凡有任何盟会之事,鲁国人是必在邀请之列的。但是,到了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直接削弱了周王室的权威,而徐州相王和五国相王,则意味着周天子地位的彻底丧失。因此,对于和周天子非常亲近的鲁国,自然也在战国时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而没有什么地位了。

同时,对于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几乎都没有鲁国的身影。比如五国相王,就是魏国、韩国、赵国、宋国、中山国这五个诸侯国互相称王。对于中山国和宋国,之所以僭越称王,并获得战国七雄的认可,无疑是自身实力的体现。至于鲁国、卫国等诸侯国,显然不具备称王的资格。也即鲁国的君主,自始至终都没有称王,这在爵位上都无法和战国七雄平起平坐,更不要说跻身战国七雄了。

最后,至于五国伐齐、山东六国合纵攻秦等历史事件,同样没有鲁国的身影。其中,就五国伐齐来说,就发生在鲁国身边,也即在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联合攻打齐国的行动中,鲁国采取了两不相帮的态度。虽然这是一个明哲保身的选择,但是,频频没有参与战国七雄的联合行动,促使鲁国在战国时期逐渐被人们忽略。乃至于鲁国的灭亡,都是悄无声息的。鲁顷公二十四年(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迁鲁顷公于下邑,封鲁君于莒。后七年(前249年)鲁顷公死于柯(今山东东阿),鲁国绝祀。

相对于鲁国这一姬姓诸侯国,韩国虽然也不是多么强大,但是,不管是五国伐齐,还是长平之战,或者是五国相王,都有韩国参加的身影。也即韩国对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走向,不仅是深度参与的,也是起到重要影响的,这成为韩国位列战国七雄之一的重要原因。而就鲁国来说,因为没有参与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自然很难被后人拿来和战国七雄相提并论。如果将鲁国和秦国、楚国、韩国、魏国、赵国、燕国、齐国放在一起,无疑是一件非常突兀的事情了。此外,虽然没有位列战国七雄之一,但是,鲁国的文化可谓影响深远,比如今山东省的简称就是“鲁” 。

回答3:

因为当时的鲁国实力非常弱小,再加上自己又是夹缝中求生存。所以没有位列战国七雄之一。

回答4:

没称王。鲁国自始至终都比较弱小和国土面积小,在战国这几百年当中鲁国的历任君主也没有称王。

回答5:

虽然鲁国人才众多,却缺乏一流的武将的纵横家。
在战国时期,纵横家和顶级的武将是各国君主都非常重视的人才,甚至能够影响到各个诸侯国的整体实力 ,鲁国虽然有孟子这样的圣人,不过,其不是非常适合战国时期的竞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