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区高氟地下水产生的人体负效应现状

2024-11-03 05:35:2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豫东平原区人口密集,高氟地下水分布面积占全区面积的1/3。据河南省卫生防疫站2003~2006年的调查,区内约2300个未改水自然村的地下水氟含量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覆盖人口达169万人,其中地下水氟含量不低于2.0mg/L的自然村1380个,覆盖人口92.5万人;已改水的历史病区轻病区村141个,覆盖人口14.4万人,中病区240个,覆盖人口20.8万人,重病区83个,覆盖人口6.3万人,见表9-6。

表9-6 研究区氟病区数及覆盖人口统计表

注:轻病区患病率为30%~50%,中病区患病率为50%~80%,重病区患病率大于80%。

由表9-6得出以下结论:

(1)研究区氟病区不仅分布范围广,且发病程度较严重。据筛查结果显示,研究区中重病区数占病区总数的17.89%,中病区数占病区总数的51.7%,而轻病区数占病区总数的30.41%,因此周口—开封一线氟病区类型以中病区和轻病区为主,但扶沟县和西华县的氟病区类型以重病区和中病区为主,发病程度严重。

(2)地氟病区主要分布于扶沟、通许及鄢陵县。该三县的轻病区、中病区及重病区数分别占周口—开封一线氟病区总数的84.4%、78.3%及90.36%,因此扶沟、通许及鄢陵三县在研究区内属于主要的地氟病发病地段,尤其以重病区数占研究区中重病区总数的比重最大,表明上述三县不仅是地氟病的主要分布区,而且病情严重。

上述为研究区内按轻病区、中病区及重病区类型划分的各个县市病村数及其覆盖人口统计数据,除此以外,区内还分布有饮用水氟含量并不与氟病区类型一致的村庄,如饮用水氟含量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的氟含量标准的村庄却是地氟病的重病区或中病区,而远高于国家标准的饮用水氟含量超过2.0mg/L的村庄却是轻病区等,见表9-7。

表9-7 研究区饮用水氟含量与病情分布表

续表

由表9-7可以看出,在周口扶沟县大李庄乡大李庄村和许昌鄢陵县南坞乡白堤村内的饮用水氟含量均超过2.0mg/L,但两个村庄属于轻病区,患病率低于50%,而在此次调查的其他地区,如周口扶沟县包屯镇洼刘村饮用水氟含量仅0.65mg/L和扶沟县固城镇古南村饮用水氟含量仅0.41mg/L,但前禅没者属于重病区,患病率高达80%,后者则是中病区,患病率也高达50%~贺冲纳80%。虽然影响地氟病患病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判搭除了营养状况差异、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外来人口等外在因素外,但更主要的可能是受到地下水中氟含量及其形态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因此出现上述水中氟含量高(低)的地区患病率却较低(高)的现象。由于地下水中简单氟阴离子具有生物负效应,可对人体形成危害,所以对高氟地下水的人体负效应进行分析时主要从目前地下水中氟含量的测取方法及其局限性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