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勇气的事例

2024-10-28 03:52:3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关于勇气的事例一:
曹沫,鲁国人氏,以力大勇敢著称。鲁公对他很欣赏,任命他为将军,同齐国交战。未料三战皆败,鲁公心怯,赶紧商议割地求和。但是并未责怪曹沫,仍用他为将。
齐桓公答应和鲁在柯地会盟。正当鲁公与桓公即将达成屈辱协议之时,曹沫手执匕首冲上前去,劫持了齐桓公。桓公左右恐伤到主公,不敢动作。桓公问:“你想怎样?”曹沫说:“齐强鲁弱,您恃强凌弱太过分了。大王您认为该怎么办呢?”桓公被迫答应尽数归还侵夺鲁国的土地。得到承诺后,曹沫扔下匕首重新站在群臣之中,面不改色,辞令如故。桓公恼羞成怒,想毁约食言,被管仲劝止。于是,不费吹灰之力,曹沫三战所失的土地又都被全数归还。
曹沫以其忠诚勇气和不烂之舌,既要回了土地,又保全了性命,可谓绩效显著。

二、
亚历山大制服烈马
马其顿著名的国王亚历山大少年时期,他父亲获得一匹烈马,许多优秀的骑士作了种种努力,但没有一人能跨上马背。亚历山大便跟父亲说:“只要您允许,我就能驯服它!”父亲答应后,亚历山大走了过去,开始,他也和别人一样,慢慢拉过缰绳,轻轻抚摸马列体。就在这时,他突然间把马转向太阳,趁马略显慌乱之际,一跃跨了上去。马竖起前蹄,飞起后腿,又就地转来转去,可亚历山大却面不改色,镇定自若,终于驯服了这匹烈马。那么,亚历山大是怎样跨上马背的呢?原来,别人驯马时,他已观察到,马害怕自己的影子。 所以,他把马转向太阳,马看到自己的时候,正是马最胆怯、最软弱的时候;亚历山大乘机出击。 因此获得成功。

三、
绑在桅杆上的画家
19 世纪时英国海洋风景画大师特纳出生于理发师家,他曾当过建筑小工,靠刻苦自学成名。特纳对大自然,尤其是对海洋的观察认真执著,至死不辍。他67 岁时,为了观察暴风雪中恶浪冲击船舷的情景,居然坚持让水手将自己绑在高高的桅杆上,冒着生命危险颠簸4 个多小时 ,完成了名画《暴风雪》。

回答2:

八十年代的“中国保尔”张海迪

80年代,一个光辉的名字--张海迪,在神州大地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张海迪的事迹到处传颂,海迪精神到处弘扬。这位三分之二躯体失去知觉而不向命运之神屈服的姑娘轮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被誉为“当代保尔”、“80年代的新雷锋”。张海迪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全国典型。
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5岁时因患脊血管瘤,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但是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没有放弃生命更没有放弃生活,他一面以坚强的毅力与决心同病魔作斗争,一面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延续生命。 她不仅自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而且还自学了大学英语专业。后来又坚持学习日语、德语、和世界语,翻译了16万字的外文著作和资料。她刻苦学习潜心钻研了《人体解剖学》、《内科学》、《针灸学》等十几种医学书籍。她用学到医学知识和针灸技术,为周围群众治病达一万多人次。她还学过无线电技术、音乐、绘画和书法等多门类知识与学科,以此做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提到80年代没有一个名字比张海迪更深入人心,她影响了中国几代人。
1981年1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1983年2月1日,《中国青年报》一版显著刊登张海迪照片和她的长篇自述《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发表社论《让理想的光芒照亮生活之路》。
1983年3月7日,团中央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号召大家向。海迪学习、学习她身残志不残,艰苦奋斗的精神。邓小平同志挥毫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陈云同志题词:“以张海迪为榜样,勤奋学习,热心助人,做八十年代的新雷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
1993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1997年入选日本NHK“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回答3:

1.
乘长风破万里浪: 南朝时,宋国有个名将叫宗悫。他从小就有胆量,少年时就练了一身武艺,既有见识又勇敢。他哥哥宗泌结婚那天,半夜里,有十几个强盗趁贺客刚散之机,突然来打劫。宗悫毫不畏惧,挺身而起,击退了强盗。 ...
2.
万户飞天: 元末,陶成道以火器神技艺助还是吴王的朱元璋开天下,朱元璋以元制授他万户官。明初,陶成道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晚年,陶成道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

回答4:

经典故事:勇气

回答5:

我们无论干什么事,都要以最大的热忱去对待,即便不成功,也无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