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里什么也没装,因为盒中无食就是“请君自裁”的暗示。
左传中有一个故事,郑灵公得到了一只大甲鱼,在宴会上以甲鱼羹招待群臣。公子宋十分想,但郑灵公偏偏不给他吃。公子宋大怒,将食指伸入鼎中蘸食甲鱼羹。郑灵公暴跳如雷,声称非杀掉公子宋不可。公子宋回家后也怒气难消,又听说郑灵公要杀他,便先下手为强杀了郑灵公,这是成语“染指于鼎”的由来,比喻沾取非分利益。
曹操对荀彧赠器不赠食,和“染指于鼎”有异曲同工之妙。荀彧忠心的是汉室,他希望曹操做“周公”,周公辅佐成王,最后是要还政,因此当曹操称魏公,初步显露问鼎的野心时,就已经违背了荀彧最初的理想,指望荀彧放弃自己的忠心向曹操表忠心是不可能的,事情到了最后,只有一死成全曹孟德和荀文若。
国君不给食物却强行索取,如公子宋,从政治意义上讲已经上升至一种谋反,以下犯上,荀彧应该也猜到了其中的深意,公子宋可以先下手为强,但荀彧不会,无论是从私人感情还是大义角度。荀彧的矛盾在于,他既想要忠于汉室,又想要忠于丞相,最后留给他的路,只有自杀。
有诗评价荀彧:“后人休把留侯比,临没无颜见汉君,”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留侯张亮和汉高祖刘邦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是荀彧的内心却以汉臣自居,他和曹操根本上是背道而驰的。《后汉书》讲: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于是饮药而卒。古人言食君之禄,无食无禄,丞相最终把选择权留给了文若自己。
荀彧的死有两种说法,一是忧郁而死,一是自杀。曹操要称魏公,要建魏国,想灭掉汉。而荀彧是反对的,在这件事上荀彧不肯帮忙了。但又不可能再投奔别人了,只有闭嘴了。
曹操送荀彧的盒子里面什么都没有,是空的,但却表达出了一种请君自裁的意思。
其实那个盒子里是没有东西的,是空的就有更多的想象。荀彧可能是忧郁死去,也可能是看了盒子之后自裁。
其实里面根本没有什么。只是是曹操送的,明显表达了曹操要他自杀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