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通常是内对焦,定焦通常是外对焦,不绝对……当然,对焦的模式都差不多,没有必要深究
应该选择变焦镜头还是定焦镜头?这个话题在许多杂志许多报纸,即使这个论坛也是谈论过很多很多次了的玩意,本来没多少说头,光学规律、成本控制、售出价格等等因素制约,实际上依然遵循“一分钱一分货”的经济规则,罕有例外,厂家是不可能制造出价廉质优人人都能买得起的产品的,否则它就无法生存,其实也无法做到。知道的就知道了,不知道的也就不知道了,但是其中不乏一些喜欢打转的言论。
变焦镜头的出现,改变了许多人的摄影习惯,也使摄影更为便利和快捷,变焦镜头的主要优点有:
1、多个焦段集于一身的轻便:比如一个佳能EF16-35/2.8L的重量有600克,而EF20/2.8、24/2.8、28/2.8三个镜头的重量就分别为405克、270克和185克,总计905克;
2、构图方便:这个用细说吗?
好象罗列不出来了。
佳能EF20mmF2.8佳能EF24mmF2.8
佳能EF16-35mmF2.8LUSM
如果罗列出定焦的优点和缺点,那么定焦的优点就是变焦的缺点,定焦的缺点就是变焦的优点。
其实,变焦镜头vs定焦镜头的争论中,最为根本的是光学素质的争执,争执的依据就是MTF曲线,不少变焦镜头的MTF曲线都挺高的,于是乎可以得出结论:某些变焦镜头的光学素质可以媲美定焦镜头。凡事都有例外,少数个别变焦镜头在槐段MTF曲线上表现出来是很优异,但是MTF不代表光学素质的全部。
咱们来回顾一下光学系统的五大像差:
1、球面像差:这个通常表现在广角/超广角镜头中,可以通过采用非球面镜片来大部分消除;
2、彗形像差:这个收缩光圈可以部分弥补;
3、像散:通常出现在长焦镜头中,这个可以通过使用萤石、ED、APO、异常色散、LD等镜片来部分弥补;
4、像场弯曲:只能收缩光圈来弥补;
5、畸变:呵呵!这个就没办法喽!除非原来的镜头就做得很大很大,只使用中间的一小块参与成像。
评价镜头光学素质的直观指标有:
A、解像力:表现细节的能力;
B、色彩还原:再现真实的能力;
C、眩光控制:对杂光的处理能力。
在变焦/定焦镜头中,在设计上对像差的解决方案是相同的,在像差1、2、3中,变焦和定焦都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如果在同样的光圈下拍摄,变焦镜头的死穴就出现了:像场弯曲和畸变都不是定焦镜头的对手!
当然,在多数情况下,肉眼看不出差别。比如,不在拍摄微距的时候,像场弯曲的表现不是很强烈,但是现在许多变焦镜头NB啊!最近对焦距离可以达到0.38m,比如腾龙28-300XR,这镜头在300mm端,同样也可以在0.49m对焦,可以拍摄微距。这个时候,像场弯曲就表现出来了。畸变控制依然如此。定焦镜头要控制得更好些,就是畸变不那么明显。
在评价镜头的直观指标中,一些变焦镜头的解像力可以与定焦镜头有一比,色彩还原呢?与改神镜头的镀膜有比较大的关系,所以要做到媲美定焦镜头也容易。
但是眩光控制呢?由于变焦镜头的镜片数多,很难与镜片数少的定焦镜头相抗衡了。
如此看来,变焦镜头的弱点在于:像场弯曲、畸变和眩光控制。所以要想容易地说出:变焦可以媲美定焦。恐怕还需时日,不容易啊!
其实,变焦镜头的最大死穴在于:最大光圈。现在变焦镜头最大光圈只有f/2.8,能扩展到的最长焦距只到300,比如适马120-300/2.8。但是对于定焦而言,大于f/2.8的比比皆是。
有一种打转理论在支持着变焦镜头优铅歼誉于定焦镜头的观点:理论测试的结果在实际拍摄中很难达到,所以定焦镜头的优势未必能够充分发挥,其最后等同于变焦镜头。这种理论忒没道理,假如定焦的是98分,变焦是95分,如果在实际拍摄中,定焦只发挥了50%的优势,那么对于同一个使用者而言,他用变焦同样也只能发挥50%,定焦依然优于变焦。不是吗?
总之,我的看法是:目前的变焦镜头的整体光学素质最多只能接近定焦镜头,如果想要追求画质还是得上定焦镜头;如果你是为了方便性和携带方便,那么变焦就是你的不二选择。不过一个定焦镜头还是必须要有的,毕竟定焦镜头的大光圈是变焦镜头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