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的“鹊桥仙”究竟为谁写的?

2024-11-16 14:32:1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秦观的“鹊桥仙”不是为某个人而写的,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原文:
鹊桥仙·纤云弄巧
【作者】秦观 【朝代】宋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 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 朝朝暮暮。
《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这是一曲纯情的爱情颂歌,上片写牛郎织女聚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全词哀乐交织,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情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此词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尤其是末二句,使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词中警句。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江苏高邮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北宋文学家、词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祐党人,绍圣(宋哲宗年号,公元1094—1098年)后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相近。有《淮海集》40卷、《淮海居士长短句》(又名《淮海词》)。

回答2:

      宋秦观写了一首“鹊桥仙”词,今古传诵,为成千上万的少男少女彻骨的爱情赋予了幻境朦胧的理想色彩。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过往诗话评论注释之人,大多以为是秦观为了牛郎织女忠贞的爱情所作,并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看作秦观爱情观的旷达——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多理智、清醒的爱情观啊。
    然而,真的爱情并非理智的产物。没有房子,咱等他三十年,“只待将来有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当两情相悦,干柴烈火之时,许以遥远的空中楼阁是不管用的。正因为如此,我对于秦观在这首《鹊桥仙》中表达的那种冷静到残酷的“理智型爱情观”,产生了一丝怀疑。
    不信?你去问问那些热恋中的少男少女们,看看谁愿意结婚以后一年只相聚一晚上?还“金风玉露”“胜却人间无数”呢,叫他们到蓬莱岛都没有人会愿意。在过去禁欲的年代里,很多夫妻分居两地,一年只有12天探亲假,12天啊,比牛郎织女长了24倍,但绝没有任何一对夫妻不愿意马上调到一起,结束牛郎织女生涯的。那种理性的禁欲主义,对于人性是一种残酷的摧残。
    不要忘记,织女正是渴望人间“朝朝暮暮”的爱情,才冒死下凡嫁给牛郎的,织女的革命觉悟并不高。现在你秦观猛然把牛郎织女拔高到不在乎“朝朝暮暮”的程度,好像他们天生就愿意为了“高尚的爱情”而不愿意厮守一般。这不是骗傻子的把戏么?    不错,秦观就是在玩骗子的把戏。骗的不是别人,就是他的侍女朝华。
    唐宋文人性观念极为开放,不但是狎妓如杜牧之“十年一觉扬州梦”,身边除了正妻之外,还要买上几个非妻非妾的女孩子,有点类似于通房大丫头之类,以陪伴他们游戏人生。这个姓边的叫做朝华的19岁女孩子,就是秦观游宦京师的时候“纳之”的。
  织女明星来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间。
    秦观自己手书的故事,证明此诗是赠给朝华的(见《墨庄漫录》)。你看,在这首诗里,将朝华比喻成织女星,半夜里悄悄地来和他同床共枕,他自己快乐得飘飘然如在天上银河,连乌鹊都很知趣地不叫唤了。这就证明,《鹊桥仙》中的织女,实际上就是朝华,而牛郎呢,就是秦观自己了。如果仔细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这首诗和《鹊桥仙》词,无论在意境还是人物上是多么“灵犀一点”!    那么,为什么说《鹊桥仙》是用来哄骗朝华的呢?原来秦观这老小子人间艳福享受够了,受了道士的蛊惑,想成仙学道了。要学神仙之道,怎么能带小老婆呢?于是秦观就把朝华退回娘家去,并且给了银子陪嫁,叫她父亲给找一个好人家嫁出去。谁知,朝华是“已经沧海难为水”,在家整天哭泣,死也要回到秦观身边。看她可怜,老秦又把她接回来了。
    但是,过了不久,秦观经过淮上,与道友论议,觉得人生苦短,又想学道成仙了。这次决心特别大,无论如何不能再留朝华黏糊了。面对朝华的泪眼,他得找出十分切当的理由安慰并说服她。他不是曾经把朝华比喻为织女临床么?于是乎就拿牛郎织女的故事做了说辞:就和牛郎织女似的,只要我们真心相爱,何必在“朝朝暮暮”呢?所以他又有临别赠朝华的七绝:    月雾茫茫晓坼悲,玉人挥手断肠时。
  不须重向灯前泣,百岁终当一别离!    人间再好,“百岁终当一别离”,整天在一起也就几十年光阴,哪里如牛郎织女虽然一年一次,却能永远至于无穷?这就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隐藏的秘密,还是神仙好啊。
    由此,黄丝判定,所谓《鹊桥仙》,乃秦观面对悲痛哭泣的朝华,给她的一颗宽心丸,哄孩子的把戏,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