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思路:首先简介学长对初中阶段的总结,其次结合自己的经验给我们传授学习的方法,最好通过采访,我们获得了什么。
初一阶段是适应期、调整期,主要比的是学习方法。初一学生小升初后步入新的阶段,面对新环境多数表现为激动兴奋,求知欲强,愿意听从老师教导、听父母的话,然而自制力较弱,一旦新鲜感消失则会出现部分学生适应不了新环境,产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初二是关键期、分化期,主要比的是学习能力。初二阶段学习特点是"一点多课、一课多点",在课时不变的前提下,新增了一门物理学科,学习量增大,难度提高。据统计,初二知识点在中考比重高达50%,各科的学习重点均是重中之重,学习要求及难度较之初一提高了许多。
初三是选择期,主要比的大码态是学习心理。初三新增了一门化学学科,学习量与难度增大。初三阶段的学习重点除了新知识点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初中三年知识的系统复习和归纳总结。
初三阶段的学生心态相对成熟、学习成绩相对稳定,感知觉、记忆、注意力系统已经基本发展完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仍在进行经验化理论化的转变。
蔡学长还对如何在初中阶段脱颖而出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如初中阶段的竞赛比较多,这就提醒我们应积极准备参加竞赛,多看竞赛真题,充分了解竞赛本质,认真对待每一次的竞赛机会。
再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自制力,学会控制管住自己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任何成功的人的必备武器一定就是自制力,不要浮躁,稳住自己的内心,认真完成自己该做好的事情。
有精力有时间的同学还可以看课外书更加丰富自己,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以便对以后的人生事模嫌业有更好的规划。其中学长还提到了一定要学会做自己,不要盲目跟风,学会自己做选择,并且选择合适自己的最为重要。
经过这次采访,我们有了很大的收获,对于未来初中的选择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考滚源虑,也对于自己生活态度人生观念有了新的启迪。
广东实验中学120周年校庆校友采访——何建罡
广东实验中学120周年校庆校友采访——何建罡
何建罡:63届校友,毕业于华工建筑系。
1954年3月出生,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广州市民用建筑科研设计院副院长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砌体结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建材学术委员会轻骨料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钢协混凝土啊结构协会理事
长安大学客座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兼职硕士导师
对母校情深意重,参与多项省实初中校区建筑物的设计及施工
第一次与何建罡老师联系的时候,我们发了一封很长的短信去介绍省实校庆的种种情况。就在我们还在为这次采访活动能否成功进行而踌躇不定时,何老师很快回了短信“好,什么时候?”坦诚与高效率,是何老师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采访定在了省实校内的敬师亭内进行,星期天的校园学生不多,亭子里可以看到省实的教学楼和实验楼,仿佛空气中都可以嗅出琅琅书声。何老师一身简洁的白色,虽然已是比我们年长几十届的老学长,但一举一动都流露出年轻的气息。亲切的微笑和出乎皮唤意料的善谈,一下子把我们的距离拉近了起来。
那时候的省实
何老师是六三届的省实学生,他的父亲和儿子都是省实的学生。因此,他对母校有着一番特别深厚的感情,对省实的传统,也有着比一般人更深入的了解。按何老师的话来说,能在省实读书,其实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在何老师读书的那个年代,要想考上中学,必须参加全市的统考。想要进入像省实这样的名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省实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有着比其他学校更为优越的师资条件。一般的学校没有开设英语这一门课,而何老师当时的英语老师,竟是国内有名的英文电影翻译家。这使何老师和他的同学比同龄人有优势。在那个时候,很多学校连续几年没有一个学生考上大学,而省实,却能有一半的学生顺利升学,差距就在这里拉开。何老师半开玩笑的说,放学以后,其他中学的学生都会选择聚集在越秀山看足球,而省实的学生还是一如既往的努力读书,这就是省实吸引他的地方。
当我们好奇地追问那时候的省实和现在到底有什么区别时候,何老师的答案是:现在省实的很多传统,在那个时候已经存在了。比如说课外的科研小组,像无线电研究小组,生物研究小组等等。那时候的生物课,也并不是单纯的读书,有时还要到学校的植物园去种东西,可以说是乐趣无穷。也有很多省实的学生去参加各类的竞赛,不过那时候的学生只尘仔是单纯的因为兴趣而去参赛,而不像现在,或多或少有着一些“一定要获奖的”的心态。总而言之,全面地发展这种理念在那时候的省实已经开始扎根。可以说现在省实的优秀,也得益于前辈们的开明和努力。
看学习:勤奋+全面知识+实践
在何老师读书的时候,流传着一句笑话: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然而这也是当时很多学生的真实写照。在何老师看来,死读书这三个字,有时候是必要的。
何老师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研究生。在参与工作十几年后再重返校园读书,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此,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死读书”在这时候,可以辩证地译作勤奋。“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每天晚上不到1点是不会睡觉的。”何老师笑着回忆当时那段艰辛的读研时光。由于文革的影响,基础知识的薄弱使他每做一件事都要翻阅大量的资料,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工作。何老师认为,当遇到不清楚地问题时,参考别人的资料与经验,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通过与别人交流时,自身的经验与知识也可以得到积累,长期的积累,对自己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尽管何老师读书很勤奋,但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巧读书”似乎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在中学时代,读书对于他来说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那时候在省实读书,压力并不大,作业也不多。何老师每天在学校就将作业完成了,一放学就去书店看课外书。他尤其喜欢科技类的书,但其他内容的书籍,也或多或少地接触一些。不局限自身的知识,在何老师看来尤派握汪为重要。
“很多工科的学生总以为经济学属于文科,与自己无关,其实这种想法是很片面的。”何老师从学生时代,到后来参与工作,都尽量地接触各种各样的书。何老师毕业于华工建筑系,然而在工作时,会参与各种各样的设计,像水泥厂化肥厂的筹建等等,都必须具备多种的知识。退休后的何老师成为法人代表,他便特意地了解很多法律上的专业知识。“法人代表是要承担责任的,所以必须要增强法律的意识。”这种全面学习的习惯,从学生时代开始,贯穿了何老师工作与生活。
在何老师那一辈人之间,曾流行着读书无用的说法。对这一点,何老师的立场十分坚决:读书有用!
何老师说自己是尝过了读书的苦,也尝到了读书的甜。这种甜是在参与工作之后逐渐体味到的。尽管一开始毕业时分配到的工作并不理想,但凭着自身的知识,使他的前途比很多人更美好。拥有知识,即使现在是技术工人,也很快可以踏上更高的台阶。在实践中,理论的融合十分关键。何老师参与工作后再去读研,那些理论性的知识因为有了实践的基础而变得更加明了,这让他在同学中更有优势。也因为他接受高等的教育,他在同行中,考虑问题的深度也变得更为突出。读书有用,与实践结合更有用。这就是何老师读书的心得。
看人生:科学而理性
何老师从事建筑设计的工作,我们对他提出了一个对这一行十分尖锐的问题:建筑的风水问题。何老师的回答出乎我们的意料,他相信科学的风水。
何老师认为,科学的风水其实是一种建筑的科学性问题。一间房子设计的好不好,不仅仅是房子的外观好不好,还要考虑到实用性以及对人的心理影响问题。房子为什么要设计成坐北朝南,是因为关系到屋子的通风采光的因素,而不是迷信风水中所说的阴阳八卦问题。建筑是一门科学,人住在屋子里舒不舒服,其实是工程师要考虑到的人的心理因素,这是有科学根据的。但是迷信的风水太看重人的心理问题,这种唯心的看法是不可取的。
人们讲究的房子要四四方方,建筑设计者也会考虑这样的问题,因为四方的屋子比较容易摆放家具,从实用性的观点来看,增加使用面积当然是一件好事。“人们常说屋子看不到横梁最好,那是因为讲究美观。而迷信风水却说什么会‘压心’之类的。房子又不会倒,怎么会压心呢?”何老师的一番话逗得我们笑起来,但同时也从心底里佩服这位老建筑师的睿智。何老师一再强调我们要用科学的辩证的角度考虑问题,过分地重视人的心理作用会使自己过于片面地看待问题。
何老师设计过许许多多的优秀作品,但何老师对自己的设计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骄傲感。每设计完一个作品,就会发现以往的不足。这种不足促使这何老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的总结和提高,研究新问题的时候才会有味道。”何老师的工作并不是为了那一份收入,更多的是为兴趣。“有时解决了问题以后会发现自己走了很多弯路,但发现了更好的途径之后,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何老师有一个特别的习惯,他从不用笔记本。工作上的经历,他都是靠自己的记忆记录下来的。有用则记,无用则不需要记。因为每一件事情何老师都经过一番分析与思考得来的,因此可以记忆深刻。反而记在笔记本上的东西,常常会被自己丢在一边,关键时刻也起不了效用。
不仅仅是工作,在生活上何老师也处处地用科学理性的观点去看待问题。何老师曾设计过澳门的一栋酒店。对于澳门的赌博,何老师客观而冷静。在他看来,赌博与数学的概率论紧密联系。对概率论熟悉的他,深知赌博输赢比例的悬殊。而且,无论输赢,他都不认为赌博是一件可以带来幸福的事情。“输了的人很不甘心,赢了的人还想要得到更多,这都是很没有意思的事情。”读书二十年,何老师的理性使他对生活百态更加客观。
退休以后,工作过的单位也曾挽留,但何老师还是选择只担任设计顾问。 “辛苦了一辈子,是时候把机会留给年轻人了。”何老师对年轻的接班人十分关爱,对他们的提问毫无保留的进行指导。他推崇教学相长,同时也注意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年轻人,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去磨炼。他的思想比很多同行的老前辈更加开明。
看我们这一代:乐观+主动
有人说我们这一代是最艰难的一代,何老师并不认同。
在何老师他们那个年代,毕业之后只能做国家分配好的工作,而且很多都是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何老师曾当过工人,但他并不认为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相反地,这是人生的一中宝贵的经历与磨炼。当过工人以后,将来在管理层的位置上,才能更了解工人的想法。因此凡事都会有两重性。在竞争社会中被淘汰,并不意味着被消灭,而是一种激励。失败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
何老师对我们这一代充满着期待,他认为年轻人还有很长的资本。也许一开始没有机会,但经过磨炼,就一定会有机会。有人轻易地放弃自己,那是他们的个人问题,不是社会的全部。社会有阴暗面很正常,但不要太极端。可能老一辈的人认为我们娇生惯养,这是一种代沟,我们并不是垮掉的一代,不能用绝对的思想去看待自己。
那么怎么才能让社会去接纳我们呢?
何老师的看法十分独特,要主动地融入社会而不是让社会去适应自己。一方面,人要合理地定位。正确地分析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自己有什么特长,本领,自己的身体素质,动手能力等等,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刘翔,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己。所以把自己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十分关键。另一方面,我们要合适地走位。人不一定要从一而终,要学会改变。何老师看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与社会和谐。强调个性与社会对抗并不是好的出路,与社会合拍地寻找机遇才可以走的更远。
尾声
与何老师的采访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与其说是采访,更像是一次与老前辈的闲聊。何老师简练而深刻的语言,睿智而开明的观点,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我们从心底里佩服着这一位前辈,也开始对自己人生有着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