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孩子放学的时候去一趟学校,我们就可以了解到现在多少家庭是属于丧偶式育儿。
对于现在大部分的家庭来说,妈妈是带娃的主力军,爸爸每天工作忙,也没有时间去照顾自己的孩子。
加上回到家里可能辅导作业之时,爸爸还在加班工作,所以很多父亲和自家孩子相处的时间是越来越短。
现在要是提起父亲,孩子所能想到的基本上都是较为冷漠、严肃的状态。正所谓"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道理很多父亲在对待自己孩子之时也会表现出来。这样的状态也是较为复杂,甚至趋向于严格严肃冷漠。可是这样真的正确吗?
你个小兔崽子,你听到没有?我说让你干啥你就干啥,今天要是不这样做,看我不收拾你,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你看你有出息没。
这点小事情你能不能不要来烦我了,你妈在旁边没有事,你不能去找她吗?之前都是让你妈给你辅导作业,今天怎么想要让我给你来说呢?再说了,爸爸每天这么辛苦还要为这个家操心,你怎么就不知道体谅体谅呢?
以后啥事情别再来找我,我现在每天这么忙也不要说让我陪你去玩什么的,给钱就够了。你想要啥爸爸都给你买,只要别来烦扰我工作,反正我休息就可以。上周刚去了游乐场,这周又要去,爸爸哪有那么多的时间?等到时候把钱给你,你和妈妈一起去好吗?
就像上面所说的一些简单的话语,可能是很多父亲在教育孩子之时会说的。本以为这样的话语会表明自己的态度,殊不知却给孩子造成了比较明显的影响。
我们也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和自己的父亲相处较为平淡的孩子,他们在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更大的问题,甚至不太容易走上比较优秀的状态,显得比较平凡。
邻居家玲玲的丈夫是一个国企人员,但是因为本身一直是学习计算机,所以基本上每天也要熬夜加班。
自从生生下孩子之后,这些行为也没有进行改正。有些时候玲玲还会向我们吐槽说:"自己的丈夫已经加班有好几个月了"。
每天回来看到他的样子都是较为疲惫的,等到孩子已经睡着时,他回来也不会和孩子去交流。而等到第二天自己上班之时,孩子又已经走了,所以有些时候和孩子一两周都不会说话。
确实相比于其他比较正常的家庭来说,他家的孩子显得比较自卑。有些时候和我们谈话也是眼神闪躲,不懂得如何交谈。
之前有一次我家孩子还说:别的小朋友在班上都会去欺负玲玲家的孩子,因为他的爸爸从来没有去接过他,有些人还会对他说:"你是一个没爸爸的人"。玲玲孩子也不知道如何去解释,后来就变得不太愿意和别人一起玩。
从上面的事例之中我们就可以分析到,如果长时间处于和孩子分离或者面对孩子之时选择较为冷漠的态度,一定会影响到他们本身的成长。
父母不应该忽视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之中的作用,特别是父亲本身就是顶梁柱般的存在,和孩子缺少联系缺少交谈,对于他们的影响是较为明显的。
1)孩子缺乏安全感
爸爸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家庭最为重要的,很多人会说"天下塌下来了,爸爸会帮我顶着",这其实就暗示孩子对于父亲的依靠。
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在小的时候他们都是极其脆弱的,和别人相处之时也会进行一定的比拼。
如果爸爸长时间并未参与孩子童年的成长,很有可能让他们缺乏安全感,这种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在未来做任何事情之时,必然显得不太自信,影响未来的发展。
2)孩子变得极其柔弱
有人说孩子和谁相处,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当孩子的所有教育问题,吃穿用度、生活各个方面都和自己的母亲相关之时,岂不是就会变得更加的温柔柔弱?
如果家里是一个女孩子,这种柔弱的性格或许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只是如果是一个男孩子,其实就暗示男性的特征被弱化,女性的特征更加强化,相信这也不是大家所想要看到的。
3)孩子变得极其暴躁
除了柔弱之外,有一部分孩子也会走上极端。因为妈妈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很有可能表现出来极其宠爱的状态,加之爸爸对孩子又是"置之不理只管给钱"的情形,自然而然让孩子变得极其娇惯。
除此之外,有一部分父母冷漠的态度也会影响到孩子,让他们走向另外一种极端,也就是处理问题时暴躁。
很多人说:"我明明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出去每天努力的工作,怎么就是让他们产生伤害的呢?"
其实孩子慢慢地成长,他们并不会去理解爸爸妈妈在外做的是什么事情?而是会思考父母到底有没有陪伴自己?
爸爸在孩子成长过程之中就是阳光般、依靠般的存在,和孩子减少接触,自然而然会影响他们的情绪。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的这些行为也会伤害到孩子。
①责任推卸型
"这事情不归我管,你要想解决找你妈去。"在一部分家庭当中,因为爸爸本身就是挣钱养家的存在,妈妈也会照顾自己的孩子。
所以爸爸就将自己的职责当作是挣钱,而没有考虑到当爸爸的责任。孩子的成长不能缺失爸爸和妈妈共同的教育,当父亲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当作是自己妻子之事,其实就已经暗示孩子的教育出现了问题。
②责任划分错误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爸爸反正有的是钱。只要你一天别让我陪你去干这,陪你去干那,什么都好。爸爸现在每天这么忙,还是让你的同学或者其他朋友一起去吧,不要在这烦烦叨叨的。
"我只要挣得了钱,我就能够给孩子更好的成长条件",这是很多父亲对待孩子的方式。
实际上,对于这类孩子来说,他们或许更加缺少的是和爸爸的相处。就比如《变形记》之中,关于一些城市孩子的记录。
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确实有花不完的钱财,但是却会因为和父亲聚少离多而产生一定的矛盾,这就说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③大男子主义型
很多男性其实内心深处都存在一些大男子主义,不管是对待自己的妻子还是孩子之时,他们都会展露出来自己的想法。
有些时候甚至表示:"我是你爸爸,你怎么能不听我的呢?你要是不听我的,我就要收拾你"。
虽然严父出孝子的道理被很多圣人验证,但是根据现在孩子的发展,我们并不能将此当作是最为正确的教育准则,应该尊重孩子而不是全盘决定,甚至以自己的思想去威胁孩子。
丧偶式教育会使孩子和爸爸之间的关系变得很淡薄,因为爸爸在外面打工,孩子一直都见不到爸爸,爸爸对于孩子来说就是陌生人,这样两人之间的感情肯定就很淡薄了;还有就是孩子会缺乏安全感,爸爸在家庭中的地位是靠山,但是爸爸不在孩子为了不给妈妈添麻烦就会很小心翼翼。
这样的教育方式其实对孩子的性格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孩子他们会变得比别人懦弱,性格也会很内向,长大以后容易出现患得患失的情况,因为他们缺乏了安全感导致的,做任何事情都会畏手畏脚变得很胆怯。
长期缺少父爱关注的孩子,认知能力无法得到应有的开发,会导致孩子逻辑思辨能力以及想象力受阻,会表现出自信不足,胆小、意志力薄弱
孩子会缺少父亲的关心,这对他成年后的亲密关系有影响,孩子情绪也会比双方父母一起参与教育的起伏大,孩子性格缺少坚强的一面、没有独立意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