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晋祠的小故事或传说

2024-11-01 03:20:3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关于晋祠的故事:

晋祠创建于西周时期,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晋祠已有相当规模。后经北齐、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国诸时期,历经2000多年的擘划营造和修葺扩充,遂成当今规模。

其中于7世纪至12世纪间最为兴盛,是中国唐、宋古建园林、雕刻艺术之典范。现存的有盛唐时期碑刻,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古代建筑100余座,特别是主体建筑圣母殿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唯一具有典型性的北宋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实例。

扩展资料:

晋祠现存最早的主体建筑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殿四周围廊,为中国现存古建筑中的最早实例,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对研究中国宋代建筑和建筑发展史有着重要意义。

宋代建筑鱼沼飞梁,造型奇特,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木结构十字型桥梁建筑,在世界古代桥梁建筑史上也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研究价值。

金代建筑献殿,结构稳固,梁架轻巧,既为大殿,又巧似凉亭。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被国家文化部鉴定为国宝建筑。

圣母殿内的43尊宋代彩色泥塑,是反映中国宋代宫廷人物的现实主义作品。塑像写实传神,清秀典雅,是中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祠

回答2:

晋祠铁人的传说
在晋祠庙内会仙桥西,有一座金人台,台上有四尊全身金甲铁铸武士像,这就是饶有趣味的晋祠铁人。这四尊铁人像,分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角相对而立。其中有三尊均系宋代铸造,惟东北角一尊是民国2年(1913年)铸造。四尊铁像中,西南角的尤其威武雄壮,油光滑亮,左脚向前,脚面上有明显的三道斧痕。而东北角的却是精神不振,铁锈斑斑,是后来补铸的。那么,原来的那尊哪儿去了呢?这里边有一段铁人从军的故事哩。
传说,晋祠铁人自从铸成以后,经年累月,整日守卫着祠庙,久而久之也就有了人性。
其中东北、西南两个铁像,因面对而立,经常相互谈心,十分投机,关系颇为密切,便结为兄弟。东北角的是宋元�五年(1090年)生(铸),称为兄,西南角的是宋绍圣四年(1097年)生,称为弟。西北、东南角的两个铁人也是对面而立,但善于阿谀奉承,讨好庙内主人。东北和西南的兄弟二人对其十分反感。于是,四个铁人也就分成了两派。
有一天夜里,结拜兄弟二人悄悄地找到一个背静处促膝谈心,各诉衷肠。交谈之间,忽见哥哥长叹一声,泪珠滚动。弟弟以为自己有所不恭,惹其伤心,于是一再解劝。后来哥哥才把他向往已久的雄心壮志陈述出来。他说:“咱兄弟二人都是堂堂一表男子汉大丈夫,为啥不能马踏征途,浴血沙场,为国效力,反而终日在这台上,为庙里的和尚站岗放哨呢?我早有去西北边防从军的念头,但又舍不得留下你,故而感叹。”弟弟听了哥哥的话,愿与兄同舟共济,共谋大计。于是二人当即议妥于当夜就走。为避免被人察觉,约定哥哥先走,弟弟随后赶去。不料,他们的计议被跟踪而来的另两个铁人窃听,并报告给了住持老和尚。和尚一听大动肝火,一边大骂,一边提了把斧子赶来。待他跑到金人台时,东北角上的铁人早已不见了,而西南角的铁人则刚刚迈出左腿,老和尚一见此情,顺手举起斧子在铁人的左足面上一连砍了三斧头。从此,这个铁人因脚上受伤不能行动,只好带着伤长期守卫在金人台上。后人同情其遭遇,经常抚摸,故油光滑亮,令人喜爱。另一个跑出去的铁人,久等不见弟弟到来,料到是出事了,他也不敢久留,于是便抄小路向西北方向奔走。一天,铁人来到了黄河渡口,见河水滔滔,一望无际,正愁无法过河时,忽见对面有一老翁驾一叶小舟顺水而来。他忙叫老人家摇过船来渡他过河。当老翁把小船靠岸请他上船时,他见船小怕承受不了自己笨重的身躯,于是向老人说:“你的船能载得动我吗?”老人见问得有趣,便哈哈大笑着说:“我自幼在这河上,常年渡人,从没见过一个人还能压沉我的船。你又不是晋祠庙里的铁人。”就此一句虚言,却道出了真相。铁人大惊失色,立即现了原形,立于岸边不动了。

水母娘娘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悬瓮山一带没有水,百姓们吃水很困难,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担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缺水不但生活不方便,庄稼收成也不好,大家生活都很贫苦。 有一家媳妇,心灵手巧贤惠能干,而且为人十分善良。 可是,好心的她总是受到狠毒婆婆的嫉妒,屡屡遭到折磨;这天,婆婆要洗头,命令她必须天黑前必须担十担水回来。 媳妇挑担子出门,一直快到天黑了才挑到第九担;筋疲力尽的她正坐在路边歇息,忽然一位老者骑驴过来,对她说:“我都一天没喝水了,好心人给我点水喝吧。” 善良媳妇赶忙招呼老者坐下,拿瓢舀水给他喝;老者很渴,几下子就把一桶水喝完了,然后满足的对媳妇说:“我那毛驴也很渴了,你能把那桶水给它喝了么?” 媳妇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很快,另一桶水也被喝光了。 老者满意的上路了,剩下可怜的媳妇挑着两个空桶,继续回去担水。 眼看天黑了,十担水无论如何是挑不完的,而且山里的狼也要出来了。可怜的媳妇坐在路边,伤心的哭泣起来。

这时候一道香风掠过,老者又回来了。他笑嘻嘻的对媳妇说:“你真的是一个好心人,我送你一件礼物吧。这是我的鞭子,你回家把它放在水缸里面,鞭子有多高里面的水就有多高,永远不会减少的。不过你千万不能把鞭子从水缸里拿出来,那样会酿成大祸的。” 说完了,老者化成一朵祥云就不见了。

媳妇高高兴兴拿着鞭子回家,放在水缸里一试,果然里面的水怎么也舀不完。 好心的媳妇立刻也招呼邻居们一起来舀水,全村的人都来打水,但是水缸怎么都不会干枯,村子里从此就再也不缺水了。 大家伙更喜欢和拥戴好心媳妇,而婆婆则变得更加嫉妒和痛恨她。

这天,媳妇去隔壁家串门;婆婆趁机来到后院,想把鞭子丢掉。 她刚一拿出鞭子,缸里的水就汹涌的漫出来,歹毒的婆婆立刻就被冲走了; 可是大水还在蔓延,全村的人和庄稼都非常危险。 听到消息的时候,媳妇正在梳头,来不及收拾整齐,拿起一个坐垫就跑回来;她把坐垫扔在水缸上,顺势就坐了上去。 缸里的水流霎时变小,变成了涓涓溪流,就成了今天的晋祠泉水。 而这位好心媳妇从此就一直坐在水缸上,后人为了感念她的功德,尊称她为“水母娘娘”,还塑了一尊像来纪念她,几百年来她一直坐在泉水上梳头。虽然没有铜镜,可是清澈的泉水应该可以照出她美丽的面容吧;而汩汩的水声,似乎也是她在轻声哼唱着小曲呢。

回答3:

西周时,年幼的成王姬诵即位,一日与其弟姬虞在院中玩耍,随手拾起一片落地的桐叶,剪成玉圭形,说:"把这个圭给你,封你为唐国诸侯。"天子无戏言,于是其弟长大后便来到当时的唐国,即现在的山西作了诸侯。《史记》称此为"剪桐封弟"。姬虞后来兴修水利,唐国人民安居乐业。后其子继位,因境内有晋水,便改唐国为晋国。人们缅怀姬虞的功绩,便在这悬瓮山下修一所祠堂来祀奉他,后人称为晋祠。

晋祠南部,名奉圣寺,相传这里曾是唐朝大将尉迟敬德的别墅。奉圣寺此,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级八角形。在奉圣寺附近,有巨槐一株,干老枝嫩,苍郁古朴,独具一格。

据传,原来这株槐树历史久远,早已干枯,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农历三月廿一日,奉圣寺内集会,人来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个老道士在枯槐下叫卖,出售膏药。口里喊着“膏药灵应、能治百病,有福来买,无福不信。”叫卖半晌,没人买他的药。这位老道继续叫卖:“如此仙药,来购无人,凡人无福,枯槐宜生。”说罢,他将膏药贴于枯槐身上,拂袖扬长而去。说来真巧,不到一个月,这株枯槐,死而复生。生枝展牙,甚为茂盛。人们见状,都惊呼这株枯槐叫复生槐。实际上,俗话说得好:“千年柏、万年松,老槐一睡几百春。”这株枯槐复生,大约是因为多年长睡而碰巧苏醒的缘故。

回答4:

晋祠的传说故事很多 你可以自己在网上搜索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