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就是俗话说的“X型腿”吧
膝外翻系膝关节向外翻转,股骨关节面向外倾斜。儿童足部纵弓尚不健全,足弓平坦,轻度外翻。在2~6岁期间的儿童存在发育性膝外翻,有轻至中度的外翻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膝外翻明显,儿童走路笨拙,走路时双膝摩擦(膝外翻又称碰膝症),两足分开。病儿可能使一侧下肢沿另一侧下肢摆动,以防膝部碰撞。病儿易疲劳,其足尖向内侧偏,以使身体重心落在足底中央,即第二跖骨。如果小腿三头肌和髂胫束挛缩,其足尖则偏向外侧,常常出现小腿后侧或大腿前部疼痛。严重膝外翻,股四头肌力线排列紊乱,髌骨向外侧滑脱。膝外翻儿童体育活动较少,身体往往肥胖。异常的负重关系能使膝内侧副韧带拉长,有时导致退行性关节炎。膝部外侧受力大,股骨关节面向外倾斜。
治疗 发育性膝外翻2~6岁的儿童,95%将自行纠正不需要进行治疗。特别是病儿行走时足趾向内偏者,则自行纠正可能性更大。如果存在髂胫束或小腿三头肌挛缩为产生畸形的力量时,应行手法被动功能锻炼使之伸长矫正畸形。
有时膝外翻持续存在不能自行矫正;或迟至少年时畸形发展,青春期逐渐加重。这些病儿存在过度的膝外翻和足内旋,重力中心落在足第一跖骨的内侧。为防止足疲劳,可应用足的纵弓支撑物或用足内侧楔形物垫高3~5mm,鞋底中间作成稍具弹性的矫形鞋,同时亦可以改善足趾内偏。
严重膝外翻,特别在8岁以下肥胖儿童及病理性膝外翻者,在白天可应用膝外翻矫形器,目的是保护膝关节,防止韧带不稳,使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外侧骨骺免受体重压迫。矫形器只应用1—2年,夜间不负重时不宜应用。治疗无效时,需行手术治疗,以学龄期为宜,内踝间距10cm以上时考虑手术。
手术治疗 如果病儿骨骺尚有充足的生长趋势时,可行股骨远端或胫骨近端内侧骺板阻滞术或生长抑制术。但由于骨骺生长速率测量有一定困难,个体差别大以及手术并发症等,疗效难以预测,这类手术临床很少应用。
截骨术 此种手术的优点是一次将畸形彻底矫正。多数病例采用股骨远端内翻截骨术或股骨远端“v”形截骨术。手术容易。疗效确切。畸形重者应防止腓神经损伤。
操作方法:膝外翻畸形往往合并膝关节力线在前后平面向上外侧倾斜。如果倾斜>10度、膝外翻角>12度~15度时,应行股骨远端内翻截骨术,即能同时矫正膝关节的倾斜,亦可以防止胫骨近端向外侧移位。手术可取股骨内侧纵行切口,自膝关节水平向近端延伸10~15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层。从内侧间隙解剖股内侧肌,向外拉开暴露干骺端和骨骺。术中应用X线监控,首先确定膝关节轴线。必要时,切开膝关节,由内侧向外置一根导丝,横贯关节与股骨远端关节面平行。然后,在距关节面2~2.5cm处,按测量的外翻角做楔形截骨,压合截骨面应与关节内导丝平行。在证实外翻畸形矫正后(术后可保持股骨外侧小部分皮质的连续性,也要防止股骨旋转),行Coba板和螺丝钉内固定。切口按层缝合。术后管型石膏固定。一般截骨6周愈合,拆除石膏,膝关节功能锻炼,并逐渐下肢负重行走。
股骨远端“V”形截骨术,经股骨前内侧切口,经股中间肌股内侧肌间进入,注意将髌上囊向下方推开,暴露股骨下端,于股骨骺板上方行倒“V”形截骨,后方皮质切开时要保护好,截断后“v”形截骨尖部插入截骨远端的皮质下,防止远端向后翻转移位,当截骨端嵌插后,将小腿逐渐内移,达到力线恢复正常状态,即可逐层缝合,不必行内固定,在保持良好轴线情况下先打一长腿石膏托,待石膏变硬后打管型石膏
你不应该在这问,我建议你去医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