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的耕种除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亦有高度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但最终离不开以下步骤:
1、整地: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过去使用兽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来整地犁田,但多用机器整地了。
2、插秧:将秧苗仔细的插进稻田中,间格有序。传统的插秧法会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记号。手工插秧时,会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帮助农人将秧苗分出,并插进土里。插秧的气候相当重要,如大雨则会将秧苗打坏。
现代多有插秧机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状不是方型的稻田中,还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会呈南北走向。还有更为便利的抛秧。
3、施肥:秧苗在抽高,长出第一节稻茎的时候称为分蘗期,这段期间往往需要施肥,让稻苗成长的健壮,并促进日后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
4、灌排水:水稻比较倚赖这个程序,旱稻的话是旱田,灌排水的过程较不一样,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后,幼穗形成时,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份灌溉。
5、收成: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就可以开始收成,过去是农民一束一束,用镰刀割下,再扎起,利用打谷机使稻穗分离,现代则有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后,直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出来,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为稻谷。
6、干燥、删选:收成的稻谷需要干燥,晒谷需时时翻动,让稻谷干燥。删选则是将瘪谷等杂质删掉,用电动分谷机、风车或手工抖动分谷,利用风力将饱满有重量的稻谷自动筛选出来。
管理水分和病害说明
浇水要根据叶片来判断,比如叶片是否有卷曲,或者苗床有发白的现象,来决定浇水的多少,要是把握不好,很有可能出现不好的情况。
幼苗管理的时候,做到在水中长苗,但是发根的话最好能在比较暗的情况,这样长出的根很好。插秧之前的两到三天也不要浇水。
水稻生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得稻瘟病,可能发生在不同的时期,或者不同的部位。发生疾病的地方一般是灰黑色,叶子也会发生卷曲。导致这样的现象很有可能是因为肥料不足。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好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水稻
水稻种植过程的顺序是: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虫、施肥、灌排水、收成、干燥、筛选、施肥要点。稻米的种植技术,包括稻田和插秧,是在中国发明的。传说中是神农氏教导人们如何种稻。稻的耕种除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亦有高度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但仍不失上列步骤。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水稻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授粉受严重影响。
扩展资料:
水稻的类型:
水稻的生育类型是指水稻分蘖终止期(拔节期)与稻穗开始分化时期之间不同起讫关系水稻开始穗分化与拔节的关系分为三种
重叠型:穗分化先于拔节,即分蘖尚未终止穗开始分化,分蘖期与长穗有部分重叠。作为三熟制栽培的双季稻或早熟的中稻属次类型。
衔接型:穗分化与拔节基本同时进行,也就是分蘖终止期便开始穗分化,即分蘖期与长穗期相衔接。地上部有5个伸长节的中熟品种,生产止促控结合。多是迟熟的中稻和早熟晚稻。
分离型:拔节先于穗分化,分蘖终止后10~15天开始穗分化,即分蘖期和长穗期相分离。地上部有6个或6个以上的伸长节属于该类型。由于它营养生偏长,所以在栽培上当控制前期生长,确保安全成熟。大多迟熟的晚稻属次类型。
水稻整个种植过程可分为以下几步骤:
播种——育秧——移栽(插秧)——本田管理(灌水、除草、防病、治虫)——收获。
在采用直播的地主,就没有了育秧这一步,而是将种子直接播在本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