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H表示)。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2、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
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赤道除外)。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
3、四季更替:
(1)从天文四季:
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以24节气中的立春(2月4日或5日)、立夏(5月5日或6日)、立秋(8月7日或8日)、立冬(11月7日或8日)为起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
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变化是: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2)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3)西方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正午太阳高度
在正午时太阳在天空的位置为最高,这时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为最大,等于90°。一日之内,自日出至正午期间,太阳高度逐渐增高,正午之后,太阳高度逐渐降低,日落时为0°。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之中,南、北回归线上只有一次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即北回归线上的北半球夏至日、南回归线上的北半球冬至日。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各地一年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为90°,如在北半球的春分日与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设正午太阳高度为H,当地的地理纬度为ψ,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为δ,则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为:
H=90°-│ψ-δ│
运用公式│ψ-δ│计算ψ与δ之间的纬度差时:若ψ与δ同在南半球或北半球上,则它们的纬度差值为数值大的减去数值小的。若ψ与δ分别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则它的纬度差值为两者数值之和。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地理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自该纬度向南、向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由于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因此各纬度地带的正午太阳高度有周年变化。如在半北球的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以赤道上为最大(90°)、自赤道向南、向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在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向北逐渐降低。在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向北逐渐降低。
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季节变化
与地球的自转轨道与公转轨道存在交角,即黄赤交角有关.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照射的北半球的纬线长,所以白昼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则相反.
正午太阳高度
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轨道有关.冬季地球绕转到近日点,高度低,夏季地球绕转到远日点,高度高.
正午太阳高度角是由黄赤交角决定的.
昼夜长短季节变化是地球公转和自转决定
地面一面不停地绕地轴旋转,一面环绕太阳公转,从而在地球上产生了昼夜交替、季节变化和自然地带性诧异等现象。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性往返移动,所以地球上的白昼长度和太阳高度都会产生周期变化和纬度差异,因而形成天文上的四季和五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