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它主要根据方块汉字笔画繁复、偏旁相对独立,结构组合多变的特点,运用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多种方式创造设制的。字谜,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字谜,指所有的文字词语谜,如字类谜、词类谜、句类谜等。狭义的字谜,指单个汉字的谜语。后者注重文字形体的组合及偏旁部首搭配,要从形态、功用和意义上对谜底汉字各个组成部分作多角度描绘,词句简短,行文措词和谜面修辞技巧也比较高。本书主要讨论的是狭义字谜,即字类谜。
字谜,在我国有悠长历史,流传面广,种类繁多,变化无穷。它在文人雅士中流行,也曾被政治斗争和图谶术数所利用。到了现代,字谜更多地是作为一种层次较高的娱乐活动在民间流行,受到广大群众喜爱。人们通过字谜这种形式,对楷体汉字进行了种种不依文字学原则的拆分离合,在这种变幻莫测的形体离析过程中,不仅突现了汉字本身所蕴含的形体结特点,也充分表现了人们对汉字形体结构的直观认识。研究字谜,可以显示字谜内部蕴含着的编创设计规律,有利于整理民族传统文化,揭示游离于正统文字理论之外的楷体汉字民俗阐释特点。
精品字谜鉴赏十例
1、楞。(打一字) --噪
谜面用偏旁连系组合法。将"楞"字,拆分为"四"、"方"、"木"三体。意谓四个方形,加上一个"木"形,就可得到谜底字"噪"。在谜底字"噪"的四个方形("口")中,"口"旁,形体偏大;而 "品"字头的"口"形较小,不甚般配,但字谜不以此为障,还是一并说之。这个字谜有两大特点:一是巧妙地将谜底偏旁的解说镶嵌到一个汉字的不同形体当中,以一字豆修辞谜面。破解时,需要先拆开谜面用字,才能得到字谜启示。二是字谜将四个不同大小的方形"口"旁,用数目字统一概括。不熟悉了解汉字形体,不知字谜仅讲形体相似,不讲字形大小的诡谲性特点,要顺利地猜出这个谜底汉字,还存在一定难度。
2、默许。(打一字) --午
谜面用偏旁损益隐形法。意谓"许"字去掉"言"旁,就是谜底汉字"午"。谜面隐藏了所当弃去的"言"旁,只用指示词"默"来暗示不出声。不出声,就是无言。意指"许"字无"言"旁。这个字谜利用现成词语"默许"做谜面,既隐去了减损的偏旁,同时也用默默无言的隐语,暗示偏旁的弃取。阅读时,最好有谜面字句颠倒过来,理解成为:"许"字缄"默"其"言"。
3、搬家。(打一字) --冢
谜面用部位变动错移法,但不明确说明两字之中哪个字的哪一部位要移动,也不说明此一部位要移动到哪一个位置上,这些全部都留给猜谜者揣测。字谜中,"搬"是指示词;"家"是本体词。"家"字要移动部件,有一定困难。只能先把"家"上的一点,讹读为一撇("丿"),再将其放在"豕"旁左下,由此形成"冢"字。
4、竖杆。(打一字) --亲
谜面用同义替代换说法。"亲"字可以分拆为"立"、"木"二体。"立",即"竖";"木",即"杆"。两两同义,故可相通,由此制成谜面。循其义而得其旁,得其字而求其合,即可破解此谜。
5、先乘除。(打一字) --垢
谜面用偏旁连系组合法。"先乘除,后加减",是数学中的基本规则,人所尽知。这里只说半句"先乘除",是为了引出下半句"后加减"。谜底字"垢",可以拆分为"十"(加号)、"一"(减号)和"后"。三体连读,正好是"后加(十)减(一)"。谜面在用偏旁连系组合法时,同时采用了歇后和数学符号改读的修辞方法;在离析自然偏旁时,还做了笔画拆分。隐含着的主体谜面中,"后"字是肢体词,但受其对举的引导谜面"先乘除"影响,极易使人误认为其是衬垫语,而将谜底字猜测为"土"。
6、旱天雷。(打一字) --田
谜面用面底包容指示法,要求从本体词"雷"字上去掉"雨"旁,得到谜底字"田"。字谜的巧妙之处,是利用"旱天雷"这一现成词语,说明天旱时,有只打雷不下雨的情况。由此隐曲地表现出"雷"中无"雨"的谜意。
7、大重九。(打一字) --床
"大重九",是旧时名牌香烟的牌子,人人皆知。以此作谜,极有情趣。谜面构成极为复杂。它在采用偏旁连系组合与笔画拆零拼合两种方法的同时,又用了同义换说和数字运算的手段。谜底汉字"床",可以分拆为"广"、"木"两部分。"广",与"大"同义。"木",再分拆为"十"、"八"两体。"十八",就是九九相重。"大"与"重九"相加,就是"床"字了。可见谜面制作,并非难事。只要理解谜面制作原理,平素留心琢磨常见常用的品牌商标,亦可以从中发现与字谜相关的内容,从而创制出极为机巧又能广为流传的字谜佳品。
8、跨栏比赛。(打一字) --竹
谜面用图象直观描绘法制作。"竹"字下面的两竖,象征着比赛用的跨栏。上面两个人正在迈开双腿,比肩齐驱,奋力跨栏。结合谜底看谜面,场面热烈紧张,形象生动活泼,具有几何抽象画派的特点。
9、木偶皇后。(打一字) --琳
谜面同时采用了半体弃取构合和面底包容指示法。意谓"木"之偶与"皇"之后,组合起来,才能得到谜底汉字。"木"之偶,为"林"。"皇"之后,为"王"。"林"、"王"相合,就是"琳"字。在这个谜面中,"木偶",用的是偏旁连系组合法;"皇后",用的是面底包容指示法。这两种不同方法的结合使用,增加了字谜猜测的难度。在一个字谜当中,为了增加谜语的难度,往往不能单用一种方法,而要诸法结合,这样才能够测试猜谜者是否真正掌握了字谜技巧,是否真具有猜谜测谜的本事。
10、驱除雀斑。(打一字) --乌
谜面用的是半体再现离弃法。意谓"鸟"字去掉里面的一点,就是谜底汉字"乌"。这个谜面组织完整,要减损的本体词和被减损的笔画构件,以及说明减损方式的指示词,都在谜面中一一呈现。本体词用同义词"雀"字替代。为配合本体词的变化,被减损的笔画"丶",用"斑"字替代。字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谜面修辞上。"雀斑"二字连用,侧重点似乎是在"斑"字上,而不是在"雀"字上,从而淡化了本体词和肢体词之间的界线,有一定的迷惑性。另外,指示词"驱除",也用序换的方式前置到本体词和肢体词前,更加强了"雀斑"二字连用的意义。从字面上看,它只是一则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普通医疗美容广告词;但仔细分析,其中又隐含着许多制谜技巧。所以此谜有着无穷的迷人魅力。
“字谜”识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结题报告
海盐县实验小学 周雪莲
一、 课题的背景及提出
(一)识字教学的现状:
新课标在识字目标上有这样一个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人教版教科书在编排上还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生理心理特点,体现多认少写的原则,把认字和学习汉语拼音,学习儿歌韵文以及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其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但是,实施两年来看到的现象:
1.识字目标与现实现象的矛盾
有不少老师反映,学生识字量大,这些汉字的出现又没有由易到难、由独体字到合体字的规律可循,所以识记难度大,学生读得较累。
也有部分家长反映学生怕认汉字,渐渐地不喜欢上语文课了。尤其每天回家还要去读、去认生字,造成一入小学就害怕学习的状况,学生读得被动。
2.识字量与课时的矛盾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识字量相当大,字形也很复杂。课程标准指出: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座难以登攀的大山,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并非易事。因为中国汉字的数量太多,而且字形复杂,难记难写;字音字义又变化多端,实在是比较难掌握。而小学低年级课时又比较紧,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以人教版《语文》1—2年级教材为例,四册教材中应认识的字量为1800个,应掌握的字量(会识会写的字)为1000个。而一般情况下根据课程设置规定小学1—2年级语文教学的总课时数每周仅为9节,平均每周需识字25个,学生每天的识字量约为5个。
3.识字方法和学生年龄特点的矛盾
因为识字量大,课时紧,所以有些老师课堂上舍不得花时间,花工夫识字。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没有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他们只是机械记忆,缺少情节,缺乏情趣,同时完成识字任务长时高耗,需极大的耐心,不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因此学生不感兴趣,参与教学的兴趣不高。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要让儿童记住的东西,首先必须是有趣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创设一些有趣的东西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二)实践案例的启示:
记得在一上教生字“美”时,我班陈浩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有办法记住它!我这样记——王大妈头上插了两朵花。”刚一听到,我楞了,后一想,非常有创意,非常形象,非常有意思。我笑了,同学们笑了,我想,在笑声中孩子们已经把这个字牢牢地记在脑海里了。从后来对“美”字的认读、书写检测来看,效果非常好,全班同学都会认、会写。后来学生自编的一些记忆方法,如鸥----一定区域里飞的鸟;显----太阳底下做作业;此----此地无银二百两等等,都给孩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这些字的错误率也明显少于其他生字。
这些案例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其实我们从小就有猜谜的爱好。从孩子牙牙学语时,有的父母就经常出题: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短尾巴,宝宝知道是什么吗?孩子思考后回答“兔子”,父母举起大拇指表扬,孩子欣喜万分。最近几年在学生中还流行了“脑筋急转弯”的游戏活动,学生乐此不疲,高兴之余也学到了许多。甚至有报道:每天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手里拿着削尖的铅笔和擦字橡皮,翻开报纸的某一页,沉浸在眼前的纵横字谜里,写了又擦,擦了又写,时而兴高采烈,时而垂头丧气,原来他们在解字谜。看来猜字谜的确是许多人的爱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低年级识字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再加上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根据这一特点,如果把生字变成谜语,可以帮助学生在猜谜中识字。如“待”字 可以编成谜语:两人站在寺庙旁。字谜既体现了字的意义,又提示出了左右两部分的部件。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即认识了汉字、锻炼了思维,又理解了字义。因而提出“字谜在低段识字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是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采用学生较喜欢的一种活动把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识字,感受到识字的乐趣,还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训练学生的思维。
二、课题的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对“字谜”的解释“用字做谜底的谜语。”本课题的“字谜识字”指学生用自己独创的记忆方法去理解字音、字形或字义,或利用字的结构组成、形态特征以联想、分析、推理等思维方式进行谜语创作的一种自主探究的识字过程。
三、研究目标
1.通过字谜识字,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字词的规律、识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效果,减少错别字,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2.通过字谜识字,发展学生的观察、理解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研究策略
(一)钻研教材,选择适合字谜识字的内容
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有些是按照“汉字原理”来造字的,我们可以让学生领悟汉字的构造规律,选择适合字谜识字的内容。如
1.选择会意字,尝试编字谜之趣。
在教学会意字时,我们可以利用会意字的“语义”与“符号”之间的巧妙联系,指导学生分析“部件”,编字谜,以理解字义,记忆字形。第一册《日月明》,老师可以在执教这一课中,采用“读韵文——谈发现——编字谜”的教学思路,学生渐渐明白了“二木为林,三木是森”等会意字的字理关系,从根本上记住汉字的音、形、义。再让学生自编自创识字歌,如“不正歪,日光晃,小大尖”,把识字与字谜相结合,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识记、巩固汉字。
2.选择形声字,感悟编字谜之理。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形声字的形和义,让学生编字谜,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第二册《识字五》猜字谜“青”时,教材中出现了“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可以出示“请、清、情、晴”等字,让学生理解形声字一般形旁表义,声旁表音。识字中渗透了编字谜、猜字谜的规律,减轻了学生记忆的强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3.选择难认的字,感受编字谜之好
一些比较难认的字,学生很难记住,如“滚”、“裹”,此时可以选择字谜来帮助学生记忆。如“滚---下雨了,一个老公公躲进雨衣里。”“裹—衣服把果子包起来了。”形象的字谜为孩子记字形降低了难度。
(二)立足课堂,教给字谜识字的方法
1.抛砖引玉,示之以“鱼”。
教师在每节课前依据学生的欣赏趣味及能力水平精心制作“下水谜”。学生对展示的谜语感到惊奇,心中涌起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与此同时,教师不断努力暗示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待发之势。
2.激励尝试,授之以“渔”。
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创作字谜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探求尝试。
A.根据字音。有些字比较特殊,如“窜”与“串”,虽然是形声字,但字音学生容易混淆。可以编“窜---窜弟弟太调皮,乱蹦乱跑弄坏椅。”学生一下子记住“H”这把椅子没有了,就读平舌音了。
B.根据字形结构编字谜。①根据字形结构特点直观、形象地编字谜。如学习 “碧”时,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编字谜:“王老妈,白老妈,两人同坐石头上”,这样学生在愉悦气氛中学会了新字 “碧”,又巩固了旧字 “王”和“白”“石”,做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真可谓两全其美。②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特点展开联想编字谜,。如学习“告”和“并” ,可以根据字形结构展开联想编字谜:“一口咬去牛尾巴”;“开字头上长两角”。还有学习“此”,有学生就自编了“此地无银二百两”的字谜。
C.根据字义编字谜。如学习“卡”,学生编的字谜是:“不上不下”。从编制字谜来看,符合字形结构的特点,也紧紧地围绕字义,“不上不下—卡(qiǎ)在那儿了。”还如“鸥----一定区域里飞的鸟”。
无论学生的“处女作”多么幼稚、笨拙甚至语不成句,都要热情真诚地表扬鼓励,以不断地培养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
3.自主探究,激活创新。
教会学生独立自主地预习,在预习中完成对生字的剖析及个性化创作,让全体学生充分体验创新的快乐,确信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并以更大的智慧力量及创新热情投入识字“游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创编字谜时,同一个字,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创编方法。如“撞”,有的学生编“手把儿童撞倒了”,有的编“拉土造田”,有的编“儿童撞到别人的手上了”……我觉得只要能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
(三)课外拓展,设立字谜创编“名人堂”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告诫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根据成功教育的经验,我们在学生进行识字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每个学生快乐地创编字谜,在班里设立“字谜创编名人堂”。
1.“名字命名”激励----孩子们最爱戴的帽子
对班中孩子一些好的字谜,可以用创编者的名字来命名,如“王大妈,头上插了两朵花-----陈浩编”、“此地无银二百两----王璐瑶编”,还把以名字命名的字谜编入我们的“名人字谜手册”书上,还公布在黑板报上。成功的创编者会激发再编的斗志,而另外的创编者会因羡慕而发奋图强,继续努力。
2.“特权激励”----孩子们最奢侈的权利
在字谜创编名人堂里拥有一席之地的孩子,也拥有一个特权,可以对其他孩子的字谜打分,拥有像评委一样的资格。
3.“礼物激励”----孩子们最珍贵的馈赠品
对创编字谜优秀的同学、创编字谜进步的同学,可以得到老师奖励的一份小礼物:一张奖状、一本字谜书、一张小书签……
五、研究成果
根据前面的策略,实验一段时间下来,我们发现字谜在影响着学生。
1.激发了学生学汉字的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汉字是最古老又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关于汉字的趣文、故事举不胜举,学生听了这些趣闻、故事,对汉字,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好奇心。同时经常开展一些字谜游戏,学生的兴趣则会更浓。如学习“美”字时,教师编个顺口溜,“王大妈头上戴了两朵花——美美美”。后来,在学习“金”时,一位学生竟编出“有个人,他姓王,口袋里面放着两块糖。” 而有时,一则字谜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生字,而且能帮助同学增长知识。如王艺卓编的“震----龙王降雨”很有深意。他说:“古代把‘辰’叫做‘龙’,龙王降雨,雷声轰鸣,震耳欲聋。”还有韦清扬同学编的“乙----老二”,也拓阔了思维,因为“甲乙丙丁”,“乙”排的顺序在第二位,所以是老二。字谜给老师、给学生拓宽了编的范围及方法。这些字谜展示出来让大家来猜,当学生看到同学猜出或者猜不出自己的字谜都会开心地大笑,因为他感受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他会因创编而兴奋,会继续钻研下去。
而猜字谜的学生,也会因为猜出了字谜的谜底而高兴。学生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学生在逐渐适应这样方法后,会自己主动开动脑筋,观察生字,展开联想,和同学合作猜字谜。当同学创作了“窗户下面放根孔雀的羽毛——扇”、“吓得木头人的嘴巴都张大了——呆”、“大太阳下面开展比赛——昆”、“正月里少一天——肯”等字谜被他轻而易举地公布答案时,同学羡慕的目光,老师赞赏的眼光,会激励着他继续去猜、去想,继续去认识更多的生字。
2.增强了学生解字析词的能力
总感觉,实验班的孩子对“字谜”情有独钟,可能缘于我们对它的喜欢,对他们的熏陶。我们总觉得让学生说说自己编的字谜非常好,可以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可以发现一些创新的苗子。听听他们的“办法”,会是那么令人惊讶,那么令人兴奋。记得在教生字“美”时,陈浩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有办法记住它!我这样记——王大妈头上插了两朵花。”的确精彩!
随着识字的增加,小朋友发现了许多字的规律,他们也会运用了老师讲到的一些记忆方法,他们在自己的发现中、自己的解字析词过程中体会着快乐。
如根据字形编的:“秋----田里的禾苗成熟了,像火一样。”
“夏----夏天很热,所以上面一横很长,要遮住火热的太阳。”
“此”,——“此地无银二百两”。
如根据字音编的:“窜”与“串”,虽然是形声字,但字音学生容易混淆。可以编“窜---窜弟弟太调皮,乱蹦乱跑弄坏椅。”学生一下子记住“H”这把椅子没有了,就读平舌音了。
如根据音形义编的:“鸥----一定区域里飞的鸟”。
“游----小孩子去游泳,游泳池有水,又是方的。”
虽然有时有的办法并不正确,还显得幼稚,但看着发现的喜悦洋溢在一张张小脸上,那份快乐也感染着作为老师的我。在感动的一霎那,我对“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有了更深的理解。
3.培养了学生想象的能力
字谜创编学生很感兴趣,他们总是吵着笑着进行字谜比赛。在字谜比赛中,我发现学生编的字谜贴近孩子自己的生活。许多孩子对编字谜很感兴趣,还会把字形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如“呵”这个字,全班有大半同学都编了,有编“可口可乐”的,有编“口喝可乐”的,有编“用嘴可以喝饮料”的……总之,编的字谜都和“口”有关,看来他们会分析字形了,还与他们爱喝“可口可乐”的特性紧密结合了。
我还发现学生编的字谜体现了各自的个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个字,学生理解不同,角度不同,水平不同,编出来的字谜也不同。如“昌”字,大多数同学编“双日”;俞菁怡同学叫委婉,编“多了个太阳”,是呀,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多了个太阳就是“双日”了;朱翔宇同学更含蓄,他利用了神话传说,编了“后羿只射了八个太阳”的字谜,传说天上有十个太阳,后羿去射日,只射了八个太阳,那就剩下两个太阳了,多么善于思考,多么有内涵,多么引人深思!
“字谜”识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结题报告
海盐县实验小学 周雪莲
一、 课题的背景及提出
(一)识字教学的现状:
新课标在识字目标上有这样一个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人教版教科书在编排上还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生理心理特点,体现多认少写的原则,把认字和学习汉语拼音,学习儿歌韵文以及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其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但是,实施两年来看到的现象:
1.识字目标与现实现象的矛盾
有不少老师反映,学生识字量大,这些汉字的出现又没有由易到难、由独体字到合体字的规律可循,所以识记难度大,学生读得较累。
也有部分家长反映学生怕认汉字,渐渐地不喜欢上语文课了。尤其每天回家还要去读、去认生字,造成一入小学就害怕学习的状况,学生读得被动。
2.识字量与课时的矛盾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识字量相当大,字形也很复杂。课程标准指出: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座难以登攀的大山,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并非易事。因为中国汉字的数量太多,而且字形复杂,难记难写;字音字义又变化多端,实在是比较难掌握。而小学低年级课时又比较紧,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以人教版《语文》1—2年级教材为例,四册教材中应认识的字量为1800个,应掌握的字量(会识会写的字)为1000个。而一般情况下根据课程设置规定小学1—2年级语文教学的总课时数每周仅为9节,平均每周需识字25个,学生每天的识字量约为5个。
3.识字方法和学生年龄特点的矛盾
因为识字量大,课时紧,所以有些老师课堂上舍不得花时间,花工夫识字。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没有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他们只是机械记忆,缺少情节,缺乏情趣,同时完成识字任务长时高耗,需极大的耐心,不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因此学生不感兴趣,参与教学的兴趣不高。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要让儿童记住的东西,首先必须是有趣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创设一些有趣的东西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二)实践案例的启示:
记得在一上教生字“美”时,我班陈浩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有办法记住它!我这样记——王大妈头上插了两朵花。”刚一听到,我楞了,后一想,非常有创意,非常形象,非常有意思。我笑了,同学们笑了,我想,在笑声中孩子们已经把这个字牢牢地记在脑海里了。从后来对“美”字的认读、书写检测来看,效果非常好,全班同学都会认、会写。后来学生自编的一些记忆方法,如鸥----一定区域里飞的鸟;显----太阳底下做作业;此----此地无银二百两等等,都给孩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这些字的错误率也明显少于其他生字。
这些案例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其实我们从小就有猜谜的爱好。从孩子牙牙学语时,有的父母就经常出题: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短尾巴,宝宝知道是什么吗?孩子思考后回答“兔子”,父母举起大拇指表扬,孩子欣喜万分。最近几年在学生中还流行了“脑筋急转弯”的游戏活动,学生乐此不疲,高兴之余也学到了许多。甚至有报道:每天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手里拿着削尖的铅笔和擦字橡皮,翻开报纸的某一页,沉浸在眼前的纵横字谜里,写了又擦,擦了又写,时而兴高采烈,时而垂头丧气,原来他们在解字谜。看来猜字谜的确是许多人的爱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低年级识字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再加上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根据这一特点,如果把生字变成谜语,可以帮助学生在猜谜中识字。如“待”字 可以编成谜语:两人站在寺庙旁。字谜既体现了字的意义,又提示出了左右两部分的部件。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即认识了汉字、锻炼了思维,又理解了字义。因而提出“字谜在低段识字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是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采用学生较喜欢的一种活动把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识字,感受到识字的乐趣,还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训练学生的思维。
二、课题的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对“字谜”的解释“用字做谜底的谜语。”本课题的“字谜识字”指学生用自己独创的记忆方法去理解字音、字形或字义,或利用字的结构组成、形态特征以联想、分析、推理等思维方式进行谜语创作的一种自主探究的识字过程。
三、研究目标
1.通过字谜识字,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字词的规律、识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效果,减少错别字,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2.通过字谜识字,发展学生的观察、理解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研究策略
(一)钻研教材,选择适合字谜识字的内容
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有些是按照“汉字原理”来造字的,我们可以让学生领悟汉字的构造规律,选择适合字谜识字的内容。如
1.选择会意字,尝试编字谜之趣。
在教学会意字时,我们可以利用会意字的“语义”与“符号”之间的巧妙联系,指导学生分析“部件”,编字谜,以理解字义,记忆字形。第一册《日月明》,老师可以在执教这一课中,采用“读韵文——谈发现——编字谜”的教学思路,学生渐渐明白了“二木为林,三木是森”等会意字的字理关系,从根本上记住汉字的音、形、义。再让学生自编自创识字歌,如“不正歪,日光晃,小大尖”,把识字与字谜相结合,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识记、巩固汉字。
2.选择形声字,感悟编字谜之理。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形声字的形和义,让学生编字谜,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第二册《识字五》猜字谜“青”时,教材中出现了“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可以出示“请、清、情、晴”等字,让学生理解形声字一般形旁表义,声旁表音。识字中渗透了编字谜、猜字谜的规律,减轻了学生记忆的强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3.选择难认的字,感受编字谜之好
一些比较难认的字,学生很难记住,如“滚”、“裹”,此时可以选择字谜来帮助学生记忆。如“滚---下雨了,一个老公公躲进雨衣里。”“裹—衣服把果子包起来了。”形象的字谜为孩子记字形降低了难度。
(二)立足课堂,教给字谜识字的方法
1.抛砖引玉,示之以“鱼”。
教师在每节课前依据学生的欣赏趣味及能力水平精心制作“下水谜”。学生对展示的谜语感到惊奇,心中涌起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与此同时,教师不断努力暗示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待发之势。
2.激励尝试,授之以“渔”。
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创作字谜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探求尝试。
A.根据字音。有些字比较特殊,如“窜”与“串”,虽然是形声字,但字音学生容易混淆。可以编“窜---窜弟弟太调皮,乱蹦乱跑弄坏椅。”学生一下子记住“H”这把椅子没有了,就读平舌音了。
“字谜”识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结题报告
海盐县实验小学 周雪莲
一、 课题的背景及提出
(一)识字教学的现状:
新课标在识字目标上有这样一个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人教版教科书在编排上还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生理心理特点,体现多认少写的原则,把认字和学习汉语拼音,学习儿歌韵文以及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其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但是,实施两年来看到的现象:
1.识字目标与现实现象的矛盾
有不少老师反映,学生识字量大,这些汉字的出现又没有由易到难、由独体字到合体字的规律可循,所以识记难度大,学生读得较累。
也有部分家长反映学生怕认汉字,渐渐地不喜欢上语文课了。尤其每天回家还要去读、去认生字,造成一入小学就害怕学习的状况,学生读得被动。
2.识字量与课时的矛盾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识字量相当大,字形也很复杂。课程标准指出: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座难以登攀的大山,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并非易事。因为中国汉字的数量太多,而且字形复杂,难记难写;字音字义又变化多端,实在是比较难掌握。而小学低年级课时又比较紧,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以人教版《语文》1—2年级教材为例,四册教材中应认识的字量为1800个,应掌握的字量(会识会写的字)为1000个。而一般情况下根据课程设置规定小学1—2年级语文教学的总课时数每周仅为9节,平均每周需识字25个,学生每天的识字量约为5个。
3.识字方法和学生年龄特点的矛盾
因为识字量大,课时紧,所以有些老师课堂上舍不得花时间,花工夫识字。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没有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他们只是机械记忆,缺少情节,缺乏情趣,同时完成识字任务长时高耗,需极大的耐心,不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因此学生不感兴趣,参与教学的兴趣不高。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要让儿童记住的东西,首先必须是有趣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创设一些有趣的东西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二)实践案例的启示:
记得在一上教生字“美”时,我班陈浩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有办法记住它!我这样记——王大妈头上插了两朵花。”刚一听到,我楞了,后一想,非常有创意,非常形象,非常有意思。我笑了,同学们笑了,我想,在笑声中孩子们已经把这个字牢牢地记在脑海里了。从后来对“美”字的认读、书写检测来看,效果非常好,全班同学都会认、会写。后来学生自编的一些记忆方法,如鸥----一定区域里飞的鸟;显----太阳底下做作业;此----此地无银二百两等等,都给孩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这些字的错误率也明显少于其他生字。
这些案例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其实我们从小就有猜谜的爱好。从孩子牙牙学语时,有的父母就经常出题: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短尾巴,宝宝知道是什么吗?孩子思考后回答“兔子”,父母举起大拇指表扬,孩子欣喜万分。最近几年在学生中还流行了“脑筋急转弯”的游戏活动,学生乐此不疲,高兴之余也学到了许多。甚至有报道:每天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手里拿着削尖的铅笔和擦字橡皮,翻开报纸的某一页,沉浸在眼前的纵横字谜里,写了又擦,擦了又写,时而兴高采烈,时而垂头丧气,原来他们在解字谜。看来猜字谜的确是许多人的爱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低年级识字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再加上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根据这一特点,如果把生字变成谜语,可以帮助学生在猜谜中识字。如“待”字 可以编成谜语:两人站在寺庙旁。字谜既体现了字的意义,又提示出了左右两部分的部件。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即认识了汉字、锻炼了思维,又理解了字义。因而提出“字谜在低段识字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是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采用学生较喜欢的一种活动把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识字,感受到识字的乐趣,还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训练学生的思维。
二、课题的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对“字谜”的解释“用字做谜底的谜语。”本课题的“字谜识字”指学生用自己独创的记忆方法去理解字音、字形或字义,或利用字的结构组成、形态特征以联想、分析、推理等思维方式进行谜语创作的一种自主探究的识字过程。
三、研究目标
1.通过字谜识字,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字词的规律、识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效果,减少错别字,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2.通过字谜识字,发展学生的观察、理解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研究策略
(一)钻研教材,选择适合字谜识字的内容
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有些是按照“汉字原理”来造字的,我们可以让学生领悟汉字的构造规律,选择适合字谜识字的内容。如
1.选择会意字,尝试编字谜之趣。
在教学会意字时,我们可以利用会意字的“语义”与“符号”之间的巧妙联系,指导学生分析“部件”,编字谜,以理解字义,记忆字形。第一册《日月明》,老师可以在执教这一课中,采用“读韵文——谈发现——编字谜”的教学思路,学生渐渐明白了“二木为林,三木是森”等会意字的字理关系,从根本上记住汉字的音、形、义。再让学生自编自创识字歌,如“不正歪,日光晃,小大尖”,把识字与字谜相结合,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识记、巩固汉字。
2.选择形声字,感悟编字谜之理。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形声字的形和义,让学生编字谜,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第二册《识字五》猜字谜“青”时,教材中出现了“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可以出示“请、清、情、晴”等字,让学生理解形声字一般形旁表义,声旁表音。识字中渗透了编字谜、猜字谜的规律,减轻了学生记忆的强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3.选择难认的字,感受编字谜之好
一些比较难认的字,学生很难记住,如“滚”、“裹”,此时可以选择字谜来帮助学生记忆。如“滚---下雨了,一个老公公躲进雨衣里。”“裹—衣服把果子包起来了。”形象的字谜为孩子记字形降低了难度。
(二)立足课堂,教给字谜识字的方法
1.抛砖引玉,示之以“鱼”。
教师在每节课前依据学生的欣赏趣味及能力水平精心制作“下水谜”。学生对展示的谜语感到惊奇,心中涌起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与此同时,教师不断努力暗示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待发之势。
2.激励尝试,授之以“渔”。
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创作字谜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探求尝试。
A.根据字音。有些字比较特殊,如“窜”与“串”,虽然是形声字,但字音学生容易混淆。可以编“窜---窜弟弟太调皮,乱蹦乱跑弄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236613361坏椅。”学生一下子记住“H”这把椅子没有了,就读平舌音了。
字谜的由来研究报告主要分四步,第一步是问题的提出,要不是研究方法,第三步是资料整理,第四部是资料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