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经期:月经期间供应处于开放状态,子宫内膜脱落,此时抵抗力和免疫力是最差的时候,不能拔牙。月经期间牙槽会出现代偿性的出血,要是出现了埋伏牙或者阻生牙,需要月经过后再拔出。经过调查发现月经周期第10天左右拔牙是最佳时间段,而且伤口能够快速的愈合,减少了细菌感染的几率。
2、肝肾功能出现疾病:肝功能受到损害以及急性肝炎患者是不能拔牙的,因为身体里面的维生素k比较少,无法支撑凝血因子,从而导致拔牙后出血不止。拔牙前两个星期要补充维生素k,这样能促进凝血酶原的合成。当肾脏功能受到损害时是不能拔牙的,会加快向肾功能衰竭的进程。轻度的肾脏疾病患者拔牙前要注射抗生素,防止疾病的发作。
3、出血性的疾病:当患上出血性的疾病时比如血小板减少或者血友病等,此类人群凝血机制出现了障碍,所以会有出血倾向,拔牙之后有可能会出现出血不止,甚至会危及到生命健康。另外白血病患者也不能盲目的拔牙,因为拔牙之后如果没有做好护理工作的话,创口可能会成为感染灶,从而引发全身感染。
4、急性传染病患者、器质性的疾病:出现恶性贫血、严重的营养不良,肺结核以及身体过度疲劳等都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及免疫力,会延迟伤口的愈合时间,甚至会发生感染。对于患有精神疾病以及癫痫患者,手术过程中可能会诱发疾病,若是拔牙的话需要彻底治疗之后,在手术前也应该注射针剂。
5、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和免疫力已经降低,拔完牙之后容易发生感染。在病情严重期间尽量不要拔牙,如果必须拔牙的话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拔牙前一个月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药物,让血糖处于稳定状态,同时要选择药物防止发生感染。
心血管疾病患者、急性传染病患者、妊娠期女性不能拔牙。
1、心血管疾病患者
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患者,如高压和低压在180毫米、100毫米汞柱以上的患者应谨慎拔牙,而一般的心脏病患者,都可以拔牙。
2、急性传染病患者
恶性贫血、肺结核、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的人,机体抵抗力低,伤口愈合延迟,这样的人应暂缓拔牙。
3、妊娠期女性
对普通人而言,在妊娠前几个月以及妊娠初期拔牙都会有一定危险,在妊娠3至7个月拔牙比较安全。
必须要拔牙的情况
1、智齿龋坏
智齿容易与旁边的牙齿和牙龈组织可形成盲袋,食物残渣进去后很难清洁,刷牙也无法刷掉,盲袋长期塞东西,可引起智齿或邻牙龋坏。甚至很可能引发智齿冠周炎和蜂窝组织炎,这种炎症会引起败血症、脓毒血症等严重的后果,往往需要打消炎针,甚至要住院治疗。这种智齿一律建议拔除,杜绝后患。
2、造成牙齿排列拥挤
智齿会对邻牙产生挤压,不但会影响牙根吸收,还会造成前牙拥挤,影响美观。而拔除智齿是免除后顾之忧的最好方法。
3、没有对咬牙
不是每个人的4颗智齿都会顺利生长出来,若一颗智齿的对面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另一颗智齿,可能会影响咬合。
4、阻生齿
这种类型的智齿最常见,通常埋在齿槽骨内。如果感觉到疼痛或诊断会有病灶发生时,就需要拔除。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最不能拔牙的这三种人 四种牙不得不拔
哪些人不能拔牙?
拔牙是口腔科最常施行的小手术,但有时却会酿成事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和痛苦,重者还会危机生命。所以,要求病员在拔牙前应该知道以下事项: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都禁忌拔牙:
(1)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在180/100毫米汞柱以上的。一般的心脏病患者,只要没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轻微活动或平卧时心慌气短),都可以拔牙。但拔牙时应做到:麻醉剂中不要加肾上腺素,以免出现心动过速,诱发心衰;麻醉完全、动作轻巧,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出血或损伤;拔牙前后应给予抗感染预防处理,因为心脏病患者的抵抗力降低,较正常人容易合并感染。
(2)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体内凝血过程有障碍,故有出血倾向。拔牙后出血难止,会引起大出血而发生生命危险。而白血病患者,由于极易发生感染,拔牙后的创口也可成为一个感染灶,从而导致严重的全身性感染,且难以控制。因此,这些病员患牙病时,应作保守治疗,禁忌拔牙。
(3)月经、妊娠、哺乳期:妇女在月经期原则上应当避免拔牙,因为月经期间牙槽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但在月经期拔掉已经松动的牙,对病人没有多大影响。一些“根深蒂固”的牙齿,如阻生牙或埋伏牙,则应等月经过后拔除。有人认为妊娠期间一律不可拔牙,因为可能导致流产。但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在妊娠3~7个月拔牙比较安全,对妊娠没有什么不良影响。在这个期间拔牙,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拔牙前一天和拔牙当天,肌内注射黄体酮10毫克。②拔牙麻醉剂中不可加肾上腺素。③麻醉必须完全,止痛效果要好。对有习惯性流产或习惯性早产史的病人,在妊娠期间禁止拔牙。哺乳期完全可以拔牙,有人说这个时期拔牙,会使乳汁分泌中断或减少。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临床实践表明,对乳汁分泌没有影响。
(4)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极其肝病活动期。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由于肝功能不好,使参与凝血过程的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减少,有出血倾向,拔牙后的创口会出血不止。因此,给这类病人拔牙前应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促进凝血酶原合成,以补充纤维蛋白原的不足,才能避免发生意外。
(5)恶性肿瘤以及精神病的发作期应避免拔牙。
(6)糖尿病症状未被控制以前。
(7)剧烈的运动、劳动后,饮酒之后不宜拔牙。
(8)有普鲁卡因麻醉药过敏史者(有的可改为指压、针麻)。
拔牙病人注意事项有:
(1)在拔牙前,先吃一点东西,不宜空腹,然后把牙漱刷干净。
(2)挂号后应该在护士处测试血压,做普鲁卡因皮肤试验。
(3)最好在两个小时内不要吃东西,当天要吃软食,以温冷为宜,可用另一侧咀嚼。
(4)当天不要勤漱口,不要多吐口水,防止出血或感染。
(5)拔牙后24小时内,口水中有血丝属正常现象,如遇有出血不止,即去医院检查。
(6)拔牙当天尽量少运动,少讲话。忌烟酒和辛辣食物。
(7)如拔牙时口腔有缝线,一般在4~5天后才可拆线。
1.妊娠期女性
对有习惯性流产或习惯性早产史的病人,在妊娠期间禁止拔牙。
而其他人妊娠前几个月或后几个月拔牙都会有威胁,而在妊娠3~7个月拔牙比较安全,对妊娠没有什么不良影响。在这个期间拔牙,还应注意,拔牙麻醉剂中不可加肾上腺素。而且麻醉必须完全,止痛效果要好。
2.哺乳期
哺乳期完全可以拔牙,有人说这个时期拔牙,会使乳汁分泌中断或减少。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临床实践表明,对乳汁分泌没有影响。但不要服用抗菌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以通过乳汁可能对婴儿产生影响。服避孕药期间,避孕药可使体内的纤维蛋白分解增加,使伤口不能形成良好的血凝块,病菌容易乘虚而入造成感染,影响伤口愈合。
3.月经期女性
妇女在月经期原则上应当避免拔牙,因为月经期间牙槽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但在月经期拔掉已经松动的牙,对病人没有多大影响。一些“根深蒂固”的牙齿,如阻生牙或埋伏牙,则应等月经过后拔除。有资料显示,女性在月经周期的第10天左右拔牙最为适宜,此时伤口愈合比较快,不易发生细菌感染。
4.心血管疾病患者
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在180/100毫米汞柱以上的。一般的心脏病患者,只要没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轻微活动或平卧时心慌气短),都可以拔牙。但拔牙时应做到:麻醉剂中不要加肾上腺素,以免出现心动过速,诱发心衰;麻醉完全、动作轻巧,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出血或损伤;拔牙前后应给予抗感染预防处理,因为心脏病患者的抵抗力降低,较正常人容易合并感染。
5.肝、肾功能疾病患者
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由于肝功能不好,使参与凝血过程的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减少,有出血倾向,拔牙后的创口会出血不止。因此,给这类病人拔牙前应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促进凝血酶原合成,以补充纤维蛋白原的不足,才能避免发生意外。
6.甲亢
此类病人可因感染,手术,焦虑一起甲状腺危象,重者可引起衰竭甚至死亡,故不宜冒然拔牙。如必须拔牙时应做详细检查,使其基础新陈代谢在+20%以下,脉搏每分钟100次以下,麻药中不加肾上腺素类血管收缩剂,手术前后应服用抗生素。
7.高血压患者
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体内凝血过程有障碍,故有出血倾向。拔牙后出血难止,会引起大出血而发生生命危险。而白血病患者,由于极易发生感染,拔牙后的创口也可成为一个感染灶,从而导致严重的全身性感染,且难以控制。因此,这些病员患牙病时,应作保守治疗,禁忌拔牙。
8.急性传染病
恶性贫血,严重的肺结核,营养不良,过度疲劳都可以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延迟伤口愈合,合并感染,因此应暂缓拔牙。
9.放射治疗区内的牙齿
在放射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一年内不宜拔牙,以免一起放射性骨髓炎。放疗一年后若必须拔牙时应使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
10.有器质性及功能性神经疾患的患者
可能因手术而诱发疾病发作,如必须拔牙,应在神经内科医生会诊于治疗后才能进行手术,术前还应给予镇静剂。
11.位于恶性肿瘤区域内的牙齿
禁忌单独拔牙,而应在切除肿瘤的同时,连同患牙整块切除。所以如在患牙区有经久不愈的溃疡,肿物时应先取活检,排除恶性肿瘤后再拔牙。
咨询
拔牙是一种有创伤的手术,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应,因此患有某些疾病的患者不能拔牙。
1.
心血管病人如有心慌、呼吸困难、严重头痛、眩晕、口唇发紫的情况,应去医院检查,以了解心脏情况。近期内曾发生过心肌梗塞、心绞痛、或正患心衰、心率不齐
或血压高于
180/100
毫米汞柱的患者,不能拔牙
。应及时治疗,在病情稳定后,最好在心电监护下拔牙。
2.
急性白血病患者,因拔牙会引起出血不止和严重感染,不应拔牙,血友病、出血性紫癜患者,应在凝血功能接近正常时才能拔牙。
3.
糖尿病、甲亢、肾炎、肝炎患者必须在病情得到控制后才能拔牙。
4.
口腔急性炎症或恶性肿瘤患者,如拔牙会造成炎症和肿瘤扩散时,应禁止拔牙。
5.
妊娠期间最好不拔牙,如必须拔牙,应在怀孕
4~6
个月时进行。月经期会引起代偿性出血,最好应避开经期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