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晋国,周代春秋时期诸侯国名,出自周成王弟姬虞。
2、卫国,周公旦伐定三监之乱,以弟弟康叔封为卫国诸侯,分殷商之民,护卫周王室。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赐同母弟封康邑,史称康叔封。
3、燕国,周天子大封诸侯,把有功于周室的大臣召公奭封在蓟地,召公巡视自己的封地时,被雄伟秀丽的燕山所吸引,就把自己的国家取名为“燕”。
4、鲁国,中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侯爵,首任国君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之子伯禽。
5、宋国,周公平定管、蔡之乱后,大封诸侯,封微子启于宋地,建立宋国,以代殷后,并作《微子之命》来告诫他。
6、吴国,据史书记载周太王生有三子,长子太伯(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
7、齐国,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昌乐县营邱镇驻地)。
扩展资料
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
他们在各自封国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是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
卿大夫在各自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其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周分封制
1.晋国,周代春秋时期诸侯国名,出自周成王弟姬虞。
2.卫国,周公旦伐定三监之乱,以弟弟康叔封为卫国诸侯,分殷商之民,护卫周王室。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赐同母弟封康邑,史称康叔封。
3.燕国,周天子大封诸侯,把有功于周室的大臣召公奭封在蓟地,召公巡视自己的封地时,被雄伟秀丽的燕山所吸引,就把自己的国家取名为“燕”。
4.鲁国,中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侯爵,首任国君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之子伯禽。
5.宋国,周公平定管、蔡之乱后,大封诸侯,封微子启于宋地,建立宋国,以代殷后,并作《微子之命》来告诫他。
6.吴国,据史书记载周太王生有三子,长子太伯(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聪明早慧,深受周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姬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周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借口为父采药的机会一起逃到了荒凉的江南,定居于梅里(今江苏无锡的梅村),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太伯死,无子,其弟仲雍继位;就是吴仲雍。仲雍死,其子季简继位。季简死,其子叔达继位。叔达死,其子周章继位。那时正值武王战胜殷纣,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代,找到了周章。此时的周章已经是吴君,就此仍封于吴。
7.齐国,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昌乐县营邱镇驻地)。
齐国:姜子牙封地,开国功臣.
鲁国:周公姬旦封地,同姓王室.
燕国:召公姬奭封地,同姓王室.
卫国:康叔姬封封地,同姓王室.
宋国:微子子启封地,前朝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