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头发代表着精血,生养自己的郑核父母。所以不难理解很多古装电视剧中,人们通常用剪掉鞭子来表决心。随着头发的逐渐增长,人们一层层的编辫子来记录岁月的流逝。而且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千年,清朝灭亡后一个崭新的时候到来,很多人不愿意剪掉辫子自然也能够理解了。毕竟这是过去深根蒂固的传统,不是一时间就可以改变的。
为什么不愿意剪掉鞭子?这和老百姓遗忘了“薙发令”这段历史,有很大关系。清人对“发”字的使用非常小心翼翼。因为它会令人产生一种联想,以千钧之重来形容一发,似乎是对薙发政策的不满。千钧一发也是由此得来宏辩。
清朝政府花了八十余年修纂《明史》,但这部史书自始至终没有使用过一发千钧或者千钧一发这样的词语。同样,《清实录》里同样找不出“千钧一发”这个词。这说明,在清朝,发字是个极其敏感喊绝掘的字眼,剪头发更是代表着对朝廷的大不敬。
对于剪辫子这一行为反抗最激烈的应该是辜鸿铭了,这可算一个典型。
“辫子”承载着一段黑暗的奴役史,但他仍把辫子推为“国粹”。更如那句古话所说:“孔子曰: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我今亦曰:微曾文正,我其剪发短衣矣!”
其实就这么简单,跪的久了,起不来了,骨头全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