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风流名士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这一时期男子都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衫和袍在样式上有明显的区别,照汉习俗,称为袍的袖端当收敛,并有祛口,袖口宽敞。
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有所改进,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杂裾服 :这种服装与汉代相比,已有较大的差异。在衣服的下摆部位,加一些饰物,通常以丝织物制成。其特点是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相叠。另外,由于从围裳中伸出来的飘带比较长,走起路来,如燕飞舞。到南北朝时,这种服饰又有了变化,去掉了曳地的飘带,而将尖角的“燕尾”加长,使两者合为一体。
隋唐:
隋唐服装都表现其开放的思想、开拓的精神,反映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民族性,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唐初,妇女的短襦小袖,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以丝带系扎。披帛,又称“画帛”,通常轻薄的纱罗制成,印画图纹,二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唐代妇女,以体态丰腴为美。裙子的宽度比隋末唐初时要肥大的多。
圆领式样很早便出现,到隋唐才盛行为官式常服。延续了唐,五代,宋,明,并对日本,高丽等国产生很大的影响。唐代男子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唐代后,人们在幞头里面增加了一个固定的饰物,名为“巾子”。其形状各个时期不同。除巾子,幞头的两脚有许多变化,晚唐五代,已由软脚改变成左右各一的硬脚即便是在其最盛行的唐朝,也多局限于以长安为中心的地区,以及官员,皇室成员之中,而在如吴越地区以及普通百姓之间,则以大襟右衽交领这种汉服为主。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隋朝旧制。圆领汉服和交领汉服一样,是汉民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中晚唐时期一般妇女袖宽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穿着这种礼服,发上簪有金翠花钿,又称“钿钗礼衣”。大袖衫裙样式为大袖、对襟,佩以长裙、披帛。以纱罗作女服的衣料,是唐代服饰中的一个特点,这和当时的思想开放有密切关系。
宋朝
宋代服饰总体来说可分官服与民服两大类。官服又分朝服和公服。朝服用于朝会及祭祀等重要场合,皆朱衣朱裳,佩带和衬以不同颜色和质地的衣饰,还有相应的冠冕。公服是官员的常服,式样是圆领大袖,腰间束以革带,头戴幞头,脚穿革履或丝麻织造的鞋子。庶民百姓只许穿白色衣服,后又允许流外官、举人、庶人可穿黑色衣服。但实际生活中,民间服色五彩斑斓,根本不受约束 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
宋代一般妇女所穿服饰有袄、襦、衫、背子、半臂、裙子、裤等。妇女以裙装穿着为主,但也有长裤。妇女的穿着与汉代相似,都是瘦长、窄袖、交领,下穿各式的长裙,颜色淡雅。襦和袄形式比较短小,下身配裙子。颜色常以红、紫为主,黄次之。宋代的襦裙样式和唐代的襦裙大体相同。身上的装饰并不复杂,除披帛,只在腰间正中部位佩的飘带上增加一个玉制圆环饰物,主要是为了压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活动时不至会随风飘舞而影响美观,史书所称的“玉环绶”,就是这种装饰。
宋朝流行褙子,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即衣服前后襟不缝合,而在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的样式。腋下的双带本来可以把前后两片衣襟系住,宋代是垂挂着作装饰用。穿褙子时,在腰间用勒帛系住。领型有直领对襟式、斜领交襟式、盘领交襟式三种,以直领式为多。斜领和盘领二式只在男子穿在公服里面,妇女都穿直领对襟式。宋代女子所穿褙子,初期短小,后加长,发展为袖大于衫、长与裙齐。
元代:
以长袍为主。官员和士庶的日常服装多为窄袖长袍。大宴活动中,天子百官穿统一颜色的服装,称「质孙服」。
元代妇女服装分贵族和平民两种衣。贵族多为蒙古人,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材料多为貂鼠皮和羊皮。多为宽大的袍式,衣袖形似灯笼,袖口窄小,袖身宽肥。这种袍式肩部装饰十分华美。面料质地十分考究,采用云锦、茸类及毛毡织物,颜色多为红色。
明朝:
中国各朝代服装特点明代服饰仪态端庄,气度宏美,是华夏近古服饰艺术的典范,当今中国戏曲服装的款式纹彩,多采自明服饰。明代的章服衣冠更豪奢,织绣技艺迈向顶峰,文化内涵更丰富。棉花为服装的主要原料。明代女装上衣拉长,露裙缩短,以圆领为主。裙边有绣边,装饰作用。女子冠服制度更完备。有一种特殊式样的帔子,其形美如彩霞,名“霞帔”。与“凤冠”一起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贵妇礼服,一般的平民女子,在出嫁时穿戴凤冠霞帔。
明代上襦下裙的服装在年轻妇女中间,加一条短小的腰裙便活动。上襦为交领、长袖短衣。裙子的颜色,初尚浅淡。裙幅初为六幅,后八幅,腰间有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明末,腰间的褶裥变密,每褶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 腰带上挂一根以丝带编成的“宫绦”,中间打几个环结,然后下垂至地以压裙幅,作用与宋代的玉环绶相似。
官员戴乌纱帽、幞头,身穿盘领窄袖大袍。“盘领”即一种加有圆形沿口的高领。这种袍服是明代男子的主要服式,不仅官宦可用,士庶也可穿着,只是颜色有所区别。明朝建国二十五年以后,凡文武官员,不论级别,都必须在袍服的胸前和后背缀一方补子,以示区别。这是明代官服中最有特色的装束
明代穿公服其制为盘领右衽,袖宽三尺。袍服所用的纹样及颜色,因级别而异。以上服饰,与展脚幞头搭配,多用于重大朝会。
清:
清朝入关后,衣袖短窄,素朴肃穆的满族旗装在服饰中取得了统治地位。特点为用料节省、制作简便、穿着便利。,清朝旗袍多为圆领,衣扣均在右侧,一般为五粒。衣袖、衣身平直,在襟边、领边和袖边都饰有宽边花纹,整体看来较为保守。不同时期的旗袍个性特征的。
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有一种为“马甲”或称“坎肩”,男女皆着。一般穿在里面, 样式较窄小。一种多钮扣的马甲,四周镶边,正胸钉一横排钮扣,共十三粒,俗称“一字襟”马甲,或称“十三太保”。
清代礼服一般无领,穿时需在袍服上另加一硬领。春秋用浅湖色缎,冬用绒或皮,称“领衣”,形似牛舌,俗称“牛舌头”。质料用布或绸缎,前为对襟,用钮扣系之,束在腰间。还有一种形似菱角,上面绣以纹样,多用于官员朝服。
汉族妇女服饰,初期仍如明末。不断的演变后形成一代特色。凡后妃命妇, 用凤冠、霞帔。普通妇女除婚嫁及入殓时“借穿”一下这种服饰外,其它场合以披风、袄裙作为礼服。袍衫(旗袍)也深受汉族妇女的喜爱,不过满族的女装没有汉族的宽大。满族女装一般为窄而瘦长,多在外面加坎肩。
唐朝服饰
唐代服饰图案,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影响而决定的。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形制更加开放,服饰愈益华丽。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在妇女中间,出现了袒胸露臂的形象。在永泰公主墓东壁壁画上,有一个梳高髻、露胸、肩披红帛,上着黄色窄袖短衫、下著绿色曳地长裙、腰垂红色腰带的唐代妇女形象,从而对“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有了更形象的理解。
慢束罗裙半露胸
慢束罗裙半露胸,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开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悦于统治阶级,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许半裸胸的。当时,唐朝半露胸的裙装有点类似于现代西方的夜礼服,只是不准露出肩膀和后背。
襦裙半臂穿戴
襦裙半臂穿戴
襦裙半臂穿戴--半臂这种服饰早在初唐即已出现;不仅在中原地区流行,西北地区的妇女也同样喜欢襦裙半臂穿戴,半臂是从短襦延边出来的一种服饰,一般都用对襟,穿在胸前结带。也有少数用“套衫”式的,穿时从上套下,领口宽大,呈坦胸状。半臂的下摆可以显现在外,也可以像短襦那样束在裙腰的里面。从传世的壁画,陶佣来看,穿著这种服装,里面一定要衬内衣(如短襦),而不能单独使用。
宋朝服饰
宋代服装分三种:一为自皇后、贵妃至各级命妇所用的"公服",一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称"礼服";一为日常所用的常服。
宋代女子服装
宋代官服大部分是沿袭初唐。在北宋初年因服饰没有定制,又受外来影响,所以曾出现过着"毡笠"、"钩墪"(袜袴)的契丹服,人们称它为奇装异服。
宋代官家服饰普遍十分奢侈,民家着装也很讲究。宋太祖三年(乾德年间)规定宫内妇女的服色要随大夫变化,还规定庶民百姓不得采用绫缣五色华衣。到仁宗、英宗、神宗直至政和七年时期,官府提倡改良服饰,而且更趋奢华。
宋仁宗皇后像
对于这些规定民间庶民置若罔闻,绫缣锦绣任意服用。一些京城的贵族闺阁们,还别出心裁地设计出许多种装扮方法,追求出新与别致。不但衣料选择考究,而且梳妆也很特别,有的梳大方额,有的扎发垂肩,有的云光巧额鬓撑金凤,贫者还有用剪纸装饰头发,身上抹香,足履绣花等。
元朝服饰
元代是由蒙古人统治,蒙古人和汉族衣冠是一个体系,仅仅是发型不同 [3] 。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
元代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长长,看起来很奇怪的帽子,这种帽子叫做“罟罟冠”。她们穿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拉着袍角,一般的平民妇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明朝服饰
明代的男装,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头巾。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六瓣、八瓣布片缝合的小帽,看起来很像剖成半边的西瓜。本来是仆役所戴的,但是因为戴起来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来。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
明代的贵妇多是穿红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妇女只能穿桃红、紫绿及一些浅淡的颜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长裙,腰上系着绸带,裙子宽大,样式很多,像百褶裙、凤尾裙、月华裙等。
清朝服饰
清王朝时段推行剃发易服,清王朝时段推行剃发易服,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明朝的冠冕、礼服以及汉族的一切服饰,但满族服饰同时吸收了明朝服饰的纹理图案。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
朝服
龙袍、凤袍
龙袍
凤袍
凤袍
氅衣
甲胄
皇室甲胄
清代女装
黄马褂
清代蟒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