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远东三大暴行之一的巴丹死亡行军,因何得名?

2024-10-30 21:23:0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巴丹死亡行军是因为日军的残暴,使得一些战俘饱受摧残而得名的。因为日军特意让一些战俘不吃饭不喝水,顶着烈日急行军120公里。这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残忍的手段。因为当时菲律宾的天气非常的炎热,如果不喝水的话,很容易产生脱水。严重的话会危及人的生命。但是日军明知道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还依然不让这些战俘喝水,一旦发现有喝水的情况,就会立即枪毙。可以说日本军队的残忍令人发指。

日本军队曾经在亚洲地区进行了多次的残忍屠杀。可以说给亚洲的老百姓带来了非常多的伤害,然而在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政府并没有一个认真明确的道歉,这也使得亚洲国家都感觉到非常的不满意。因为日本军队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的多次残忍屠杀,也给了受害国的老百姓带来了非常多的心理阴影。

就算日本军队当时不让喝水,但是依然有很多人选择宁愿死也不要再继续活受罪下去。当然就算有人完成了这样的120公里依然有很多人死亡。这是因为当时菲律宾的天气非常的炎热,而且也非常容易产生细菌疾病,一旦出现疾病问题的话就非常容易传染。再加上当时得不到一个好的医疗救助,所以就会造成大面积的死亡现象。

所以说日本军队的残忍令人发指。当然我们也希望日本政府能够维护地区的和平以及稳定,千万不要再做出这种伤害其他国家老百姓的事情。

回答2:

主要是因为日军的残暴导致的死亡率极高,在热带气温下,没有足够的饮水,食物,长途不停歇的行军,对于掉队人员直接枪杀,而对象又是有着对战俘有不同思维方式的英美军队,造成的影响巨大,因而得名。

回答3:

行进时间久,行进路程长。路上又不让俘虏吃东西,喝水。行军死了俘虏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近一半。

回答4:

美菲联军投降后,投降人数约有78000人,这78000人成为日军的战俘后,开始遭日军强索财物,并开始押解到62英里(约100公里)外的战俘营,路程以徒步行军为主,但整个行军过程除了初期给予少许的食物外(根据幸存者表示,仅给一次高尔夫球大小的米饭),一路上不许战俘再有任何饮食,凡是企图找寻饮水与食物者,即被日军以刺刀或开枪处决,同时也驱赶、阻止当地的菲律宾人给予战俘食物与水,即便有若干侥幸者躲过日军眼线而偷喝到几口河水,也因河水已严重遭受污染(河中漂浮着尸体以及绿色泡沫、且气温达华氏100度),最后引发严重的腹泻、呕吐而死。

如此,经过强行不吃不喝的赶路行军,最后虽抵达目标营地,但沿路上因饥渴而死(最初即是因饥饿无济才选择投降)及遭日军刺死、枪杀者达15000人之多。

附带一提的是,并非抵达战俘营后就摆脱了死亡,由于日军也在营地内虐待战俘,包括拷打折磨、逼迫苦力劳务、刻意让其挨饿等,如此在抵达营地的两个月内又死去了约26000人。

回答5:

巴丹死亡行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制造的震惊世界的战争罪行与虐待俘虏事件,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日本陆军也开始侵略菲律宾,并与美国及菲律宾的联合守军交战,在菲律宾巴丹半岛上的美菲守军与日军激战达4个月,最后因缺乏支援与接济,于1942年4月9日向日军投降,投降人数约有78,000人,这近8万人被强行押解到120公里外战俘营,一路无食无水,沿路又遭日寇刺死、枪杀,在这场暴行中约15000人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