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受青睐是在汉武帝之后。
春秋战国时期是各种思想交流碰撞的时期,各家都有闪光点。秦可以说是依靠法家的理论统一六国,汉朝前期黄老学说占主导地位。
而儒家的崛起是伴随着董仲舒的。
董仲舒(前179—前104)汉代思想家,政治家。广川人(今河北景县),汉族。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其后,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从此,经学研究在汉代盛行。
[编辑本段]故里考证
关于董仲舒的故里,最早记载于司马迁的《史记》一书,称:“董仲舒,广川人也。”董仲舒存世之际,既有广川国,又有广川县。司马迁所说的广川是指广川国,还是广川县呢?东汉史学家斑彪在论《史记》时称,司马迁说指应为广川县,并非广川王国。即董仲舒为广川县人。明代嘉靖《枣强县志》载:汉世,枣强广川,离合废置,本为一也。据考,其疆域大致包括今枣强县及今景县西南角与今故城县西北角。古汉之广川为今之枣强。董仲舒故里为今枣强县旧县村处,依据如下:
1、近年来在旧县村发现“董氏宗祠”石刻门楣及其清代拓片,标记“祥符 丑重修”字样。即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重修即表示此前这里就存有:“董氏宗祠”。宗祠即家庙,乃族人祭祀先祖之所。
2、明《冀州志》载:旧县村西有一座“四名寺”,当地俗称“西大寺”。前身为董子当年讲学之所,河间国献王刘德所建。该寺毁于清代末,遗址尚存,凸出地面。遍地瓦砾。村民在此挖出陶制灯台,上写秉烛课徒,诲人不倦。为董仲舒当年讲学所用之物。
3、董仲舒举家徒长安。故里董氏日渐徒亡。其故居董氏宗祠毁,后人于原址建董子祠。明代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重修,并雕董仲舒坐姿石像(高约2米)一尊奉于内,后祠宇毁,石像仍存。1982年被定为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重修董子祠于原址,以保护石像。关于董仲舒石像置于后旧县村还有一段传说,称当年在西山雕刻石像完毕后,要运往董故庄村安放,但运至旧县村“忽重不可举,遂置之而去。”对此,有人提出异议,董仲舒出生于董故庄村,怎能将其石像弃之他村。董故庄村距旧县二三里。
4、《世说新语》记载:董仲舒有一个儿子名符起,被误为不孝而赶出家门,投奔于距旧县村四五里路的董仲舒好友王善有。董符起将王善有老人送终后,继续生活在此村。明《枣强县志》载,有王善有此人,但无生平文字。因“善有”音同“寿”,后此村改名王寿。后来演变为前王寿,后王寿二村。现两村95%为董姓。古时,前后王寿及周边的苏谷,朴庄等同宗董氏,聚于旧县村的“董氏宗祠”前祭祖,近代依然。王寿村至今藏有清代重修族谱,序称董仲舒为太始祖。
对于说“董故庄小学所占的三亩地就是董仲舒老家”之说,早有异议。这一带唐宋时期的村落,尽淤埋于地下。西汉时代董故庄也难以存于地面。西汉旧县村曾为县治所,曾历500年未变。至今地面凸出,瓦砾遍地。 怀疑旧县村与董故庄村本为一村,从旧县村分离而出。但在何年代?至今尚未发现证据。
5、今陕西兴平汉武帝茂陵以北约500米处,又一村叫“策村”,村民多为董姓,村民说自己是董仲舒的后裔。策村东南约250米处,有一座古冢,村民称为“策冢”。这就是董仲舒的墓冢。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董仲舒曾进呈“天人三策”有功于汉,为铭记先人功绩,遂一直为名。
旧县村现隶属于河北省枣强县。是一个拥有上千人口的行政大村,村中姓氏繁多,据考百家姓其村皆有。从衡水驱车往南过肖家镇(就是电影平原枪声的发生地)到枣强县城,从县城一直往东经吉利乡便来到王常乡境内。旧县村就是王常乡的一个自然村。王常乡现在是全国闻名的地方,林秀贞的事迹就发生在这里。从吉利乡到旧县村有两条路。一,吉利乡直接往东经仓房口到旧县村。二,从吉利乡往北经王常乡再往南经张站村到旧县村。旧县村人民朴实,分为前旧县和后旧县两个行政村。流淌千年的清凉江就经过这个历经沧桑的村庄。有水就有灵性,这里农工发达,风调雨顺,就是遇上天灾,也会平安而过。村民皆说受董子之福也。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并不受青睐,非但不受青睐孔子在各国君主前宣扬学说时还处处碰壁,儒家是到西汉武帝时期才开始受推崇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当时汉武帝那个时期是一种对政治,对统治极为有利的做法。
当时在那个年代是百家争鸣的时期,人人都各有一套理论,人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这种主张自家反对别的家的观念在封建时期的是引起对立与矛盾根源。对统治者在政治上极为不利!所以当时只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是对国内最有利的唯一做法!
儒家并不最受青睐,当时主要出名的有四家儒、道、法、墨。其中又以儒、墨两家影响最大,有“非儒即墨”之说。直到汉武帝采董仲舒之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影响便日渐壮大起来,愈加受到青睐,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为儒家的学说的精髓是“仁”而仁者无敌所以。。。
再说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是特别受青睐 还有百家争鸣呢
它到1汉朝时期才成为正统(汉武帝时期)
是在汉武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