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类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辩论(高分悬赏)

2024-11-28 03:49:5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认识论,英语为epistemology,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 ,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又称知识论。在我国传统的哲学解释里,一般认为,唯心主义认识论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坚持从意识到物质的认识路线。不可知论否认客观世界可以被认识。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实在,强调认识是人对客观实在的反映,申明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我个人以为,是否能认识世界应该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为什么呢?我举个例子,过去我们认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太阳围绕着地球转,但随着认识方式和认识仪器的改进,人们认识到了世界上,地球不是中心,“日心说”也是不对的,宇宙中到底中心在那里,现在谁也说不上。因此我还是觉得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但由于人的各种局限性,很多事物还是暂时认识不到的。至于认识是从意识到物质还是物质到意识,我觉得也不能全面地肯定一方而否定一方,而要具体地对待。比如,古希腊哲学家提到的原子构成世界的说法,那时只能是从意识来认识世界的吧,后来的科学也证明了这个从意识到物质的认识方式也是正确的,而从物质到意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我们接触得多,我也就不就不加多说了。唯物主义认识论其实告诉我们,我们认识世界应该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我对此也是深信不疑的。我们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人,不应该有先见\前见来固定自己,那样只会使自己看不到真相。了解一个人总是先是从他的感性开始的,言语\行动等等外在的东西,根据这些外在的东西,依据自己的成长经验和哲学家的洞见,来上升到理性的分析,然后再得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是要做评判的,要不然就没什么意思了。希腊后期哲学家皮罗有句名言,“不做任何决定,悬搁判断”,可要是不做任何决定,那对实践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在做任何理性认识后,应该做出一个决定,不管是对实践的还是精神的,这样理性的认识才有意义。当前很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最大的误区就在于理论只是某个人讲话的阐释,只是做事后的分析,做事后诸葛亮。你说做这样的研究有什么意思呢?做研究就是要从实际出来,是为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天天做实际现象的阐释对实际没有任何功用。马加爵事件淋漓尽致地暴露了学界的这种作风。出事是因为教育没到位,是思想政治工作放松了,是什么什么的原因,可哪个人想过,这仅仅是一个因素引起的吗?马加爵的心理是简简单单的大学几年教育引起的吗?马加爵心理异常难道没人发现?发现了为什么心理咨询的人员不采取有利的措施改变他的想法?(这里的用词我还有待改变,为什么呢?因为人们的想法,即观念的东西靠外界的强制因素来改变是很难的,“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即是佐证。精神层面的东西,观念的东西要得到改变的话,作为一个咨询人员或是一个帮助人的人,那就要设置相应的问题障碍,让其观念与现实发生冲突,这样他们就会自己改变自己,要不然任何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的作用全是一时的,只要一些客观和主观的条件一旦又激发了其暂时压抑的,他们的心理问题又会加重的。所以这里应该是创造一定的两难问题,让其自己去做判断,来改变自己的观念,以在实践中不出差错。)任何一个在社会中的人,所受到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影响是多层次\立体的,并不是简简单单人们认为的一个理论能解释一种现象,或一个措施就能使一个人发生改变的。要使一个人有所改变的话,还是从观念上发生改变。观念的变化不是外物能实现的,十年文革不能使人具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也是证明。
   从这些也可以说明,有时认识并不是从物质到认识,而是从意识到物质的。因此唯心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争论有时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其实不管哪种理论,它既然提出来了,它就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它也就能解释这个世界,至少是从一方面来解释这个世界的,它们都有自己的局限的。因此理论的争论,还是不要有党性的好,不要戴帽子的好。我们解决这个世界的问题,还是以能解决问题为前提,“问题和主义”,我赞同还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好,主义一争那就是就意识形态的问题了,容易出人命的。针对我国前一段时间出现的《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后,胡哥在党校的讲话,立马就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学习。一旦理论上的争论上升到了意识形态,那就是麻烦了,至少是一段时间思想的禁锢和压抑。认识论上的事情是多样的,因此理论的争论也是在所难免的,毛泽东同志说过,写文章还是要留有余地的好。理论争论中也应是如此的。

回答2:

按理性角度说,理性不是全能,所以人类不能彻底认识世界。
如果理性真冒如此风险,就会当之无愧地陷入"存在主义者"哲学家无力自拔的神经错乱中,或陷入沉溺的幻境之中.也许会重复希腊哲学已陷入的难以自拔境地的幽秘演绎和纯粹思悟.

按科学的角度说:科学方针是:实验。所以实验无法研究抽象事物。
科学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对任何事物加以实验,得出正确可靠的结论,才会承认它.当然,这种严谨的方针是无可非议的.但这里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难以想象这样浩瀚的宇宙,象地球---宇宙中的一颗微粒---以物质的形式存在.人们用研究地球物质单一的方针去研究宇宙间的森罗万象和更伟大的存在,真有点自不量力之嫌。科学遵循的实验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发现了宇宙世界间的部分规律,而对于"反规律"的现象是科学无法解释的.很明显,科学研究的范围是很有限的,且以实验的方针来研究探索人生的意义是不适合的.

人类具有一些特征,以便有能力管理大地,以及建设,开发等.就此,人身上散播着理性,利己主义,权力因素,谋略成份及各种欲望等特征,然后,这种感情,愿望,冲动等私欲的集合体在人身汇集,形成喜怒哀乐.只不过这些特征有两面性,如果其中一面被善利用,就会给世界带来伟大的治理,带来充足的福利.如果另一面被动用,或两面同用,就会带来严重的罪恶和巨大的动荡,人类只能继承无休止的不幸.这些特征所蕴含的最危险的结果有:世人中的很多团体通过这些特征的动因在血腥的斗争中篡权夺位,烧杀抢掠而竞相备战,残杀.结果,人类忘记了自己的本质,使傲慢地跨向神性的境地,甚至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主宰.延续的历史足以明确的指明了这一切.
人类的文明历史,弥漫着百家争鸣的各种学说和理论,且互相攻击,真假难辨.那么,仅凭人类本身的智慧对人生观,价值观有真理性认识吗?仅凭人类本身的能力能走上正确的道路吗?

回答3:

哥们实在不知道你身处何方啊……我大概分析一下正反方的理论基础吧。
正方:应该着重强调的世界是:地球,而且坚决不能超出这个范畴,而且,尽可能地将范围限制在科技对地球的未知探索上,最好不要在情感世界与文化方面上发表看法,而宇宙绝对是正方的禁区,踏进去就是万劫不复;
反方:方面就很多了,只管把“世界”的范围无限扩大,把时间线无限的拉长,对宇宙与人类文化,情感世界的探索可以说都是无限的,特别是宇宙,这是正方的黑洞,进去就完了。

总体来说,正方的优势是在材料准备上比较简单,缺点是范围与思想的局限;而反方则刚好相反,需要准备大量的资料,但发挥的空间是巨大的。然后就是辩手的表现了。个人认为,反方稍占优势,但正方如果能在限定的辩论时间内压制住对手,也不无胜算,而且利用人心总是偏向弱者的优势,可以在评委那得到额外的收获。

回答4:

人类能否彻底认识世界
正方:以人类的聪明才智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比将能够彻底认识世界
反方:世界范围无限博大,对于某些领域来说人类不过是婴儿学步
正方:世界范围虽然无限博大,但人类的足迹已经遍布地球以及茫茫天际
反方:足迹遍布并不能说明“彻底”认识。况且事物变换纷繁复杂,大中有大,
细中有细。例如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钻头也只能进入地表约9000米。距离真
正核心部分还差的太远,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苹果,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
钻头只是钻穿了苹果的表皮!
正方:虽然事物复杂且大中有大细中有细,但人类的目力所及已达近亿光年!在
微观世界中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前景是令人鼓舞的,相信不远的将
来,人类有能力彻底认识世界
反方:工业革命后期就有一为科学界享有盛名的人物说:科学的发展可以到此止
步了!但是在以后的岁月里,人们相继发明了各种各样令人不敢相信的东
西和奇迹!只要有人类存在发现也必存在,在认知领域的进一步探索也必
存在。谁敢说时间能停止不前呢?

回答5:

显然不能,宏观世界就当前所知即便不是绝对无限的,对于我们的认知能力来说也可说是无穷大了,微观世界无论你是否承认无限可分,似乎也很难穷尽,即使说作为认识对象的世界具有无限性
反观我们,即使以人类为单位,我们的力量也十分有限,就算是人类发展到现在,连我们身边的地震,海啸等自然运作的规律尚难以察知,遑论宇宙之究极?
当然,今天所不知道明天后天或许可以知道,但是与宇宙恒定的无限性相比,人类发展的稳定性就显得很不确定了,比如,发生了超出人类当前抵御能力的重大灾害,小行星撞击地球,人类灭亡也不是不可能啊,甚至冷战期间,核战毁灭的威胁也是十分现实的。因而以如此脆弱,不稳定的有限的人类发展(相对晃晃大千世界),妄图将整个宇宙的奥秘予以掌握,只能说是痴人说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