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是一种用稻米酿造的粮食酒,也叫糯米酒。
工具/原料
大黄米:500g
酒曲:4g
清水:适量。
方法/步骤:
1、将大黄米淘洗干净,用凉水浸泡10个小时左右。
2、将浸泡好了的大黄米放在锅上蒸,要蒸到九成熟为止,然后出锅,出锅后要把大米打散。
3、时间到后把大黄米盛入碗中。
4、撒上酒曲和适量的温水。
5、用勺子搅拌均匀。
6、把大黄米压实,用勺子在中间挖个洞。
7、洞里撒上酒曲和水,盖上盖,静置一天。
8、时间到后打开盖子,倒入适量的水。
9、在室温下继续醇化2小时。
10、盛入碗中,完成了。
扩展资料: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
黄酒以大米、黍米、粟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黄酒是中国的汉族特产,属于酿造酒。在世界四大酿造酒(白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酒
黄酒是一种用稻米酿造的粮食酒,也叫糯米酒。在多数人看来,黄酒只是在做菜时做调料酒用。其实,大多数人对直接喝黄酒的说法可能比较陌生,但我们平时在古装影视剧和古典文学作品中,经常可见里面提到“女儿红”、“状元红”、“花雕”等酒名,那都是黄酒。鲁迅笔下的著名人物孔乙己,排出四个铜板叫掌柜的温一碗酒喝的酒,也是黄酒。
制作方法:
第一步:蒸饭干
将糯米用水浸泡半天,然后把糯米滤干水分,用一个木制的外形如桶的专门器具或者一个透气的布袋,隔水把糯米熏熟。这样蒸出来的饭干,外观上看去还是像生糯米,但实际上已是熟米饭了。
第二步:上酒曲
客家人通常把酒曲叫“酒饼”,上面生存有大量的霉菌,是用来使饭干发酵用的东西。酒饼中所含的酶制剂能将谷物原料——也就是糯米饭干糖化,酵母再把糖分发酵成酒。
酒饼可在市场上买到,但许多客家人都有自己的“秘方”,自己制造酒饼。客家人是这样自己制造酒饼的:到野外采来十多二十种野草,在太阳底下晒干后放到锅中煮烂,把谷子磨碎后,用煮出的汤水搅拌搓成团,盛到竹匾中压实抚平,再放到干燥阴暗处发酵。一个晚上后,米团上会长出菌毛,第二天拿到太阳底下晒干,晚上再放回阴暗处让它继续发酵长菌毛,然后再晒干。如此反复三四次后,用刀把已非常干燥的米团切成小块保存好,这就是“酒饼”。酒饼是糯米发酵的关键,所以酒饼对酿出的酒的好坏有很大关系,谁家的酒饼做得好,还能声名远扬,许多人寻求购买。
上酒曲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自然放凉饭干后将其盛入一个大缸中,把酒曲调成水溶液,均匀地洒到饭干上。另一种用冷水淋浇饭干使之冷却,再将酒曲研磨成粉末,均匀地洒在饭干面上。
第三步:出酒
上好酒曲,把缸密封盖好,等着饭干发酵出酒就行了。在缸中把饭干压实的同时,通常还在中间压一个凹下去的窝坑,称为“酒井”,再在酒井中撒一些酒曲。饭干发酵出酒后,都会流到“酒井”中。
黄酒是我国特有的传统
饮料酒
,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低度酒,因酒色泽
黄亮
而得名,属于低度的发酵
原酒
。黄酒是用糯米、大米或
黍米
为主要原料,通过酒药、
麦曲
的糖化发酵,最后经压榨制成。根据酿造选用的主要原料
曲药
和酿造的方法不同,黄酒大致可分为
绍兴酒
、
红曲
黄酒、黍米黄酒、吉林清酒等四种类型。黄酒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份。除可饮用外,在烹饪方面可作调味料,有去腥提味的效果。在医药方面,中药常以黄酒配制药酒或作药物炮制用。唐朝大诗人李白作诗赞美黄酒曰“
兰陵美酒
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每次都用糯米4
~6
天。先将糯米放入大水缸中浸透,淘净,然后捞起滤干,倒入
大饭甑里蒸熟成饭。复将饭甑移到大陶钵上,淋半桶清凉水,促饭降温,然后将甑中之饭盛入酒缸,俟温度降至20
度左右时,则均匀地拌入酒饼(一种发酵的酵母,系用
米糠
、中药细辛等制成),旋即反复搅拌,接着把饭扒平,
从饭的中央挖一小井,盖好缸盖,移放到放有稻草的竹篓里,,以利于保温发酵。夏天气温高,24小时后,启开缸
盖,小井中即涌出香气四溢的酒液,谓之
酒娘
。继用杓子翻动酒娘糟,再盖上缸盖,但不宜盖得过紧,须留一气孔
出气,否则酒易变酸。4
~5
天后,注入醴泉水约300
斤,浸泡酒娘槽;又4
~5
天后,把
酒糟
倒入酒篓里,压榨
出酒液来。然后,把酒液装入酒坛,密封坛口,送入温室用蒸汽局沸。这便是当时市肆中出售的黄酒了
简单一些:米蒸成饭,加曲混合,一个月左右,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