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扬州濒临长江,古运河贯纵全城,水网发达,交通便利,商贾云集,盐商富贾一方.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来扬州,为满足皇帝游览,扬州盐商竟相出资,沿水筑园,沿湖造景,累
计有二十四景之多."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是当时园林盛况的写照.
瘦西湖是当时园林最为集中的一处,它原名叫保障河,是一条护城河,也叫长春河,是蜀
岗山水流向运河的排洪渠道.为了迎接康熙和乾隆两朝皇帝的南巡,扬州盐商以及官僚在两
堤争地购园,逐渐形成了"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胜境.
有人说"天下西湖三十六,唯有扬州堪称瘦"扬州这西湖的瘦是从何而来的呢?乾隆年间
的诗人汪亢曾经拿杭州西湖和扬州西湖做了比较.他把杭州西湖比成唐朝美女杨贵妃.雍容
华贵,而扬州西湖则是汉朝美女赵飞燕,轻盈苗条.两座城市,同样的历史悠久,同样的风景名
胜,同样的消费水平.唯一不同的是两座西湖的比较,一胖一瘦,所以汪亢写下了"垂杨不断接
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做瘦西湖"
杭州素有销金锅子之称,而扬州的消费也可以用"腰缠十完贯,骑鹤下扬州"来形容.西湖
胖瘦之比,按现代的审美观来说,自然是环肥不如燕瘦.一代文豪朱自清先生称赞汪亢起名之
妙,他说"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这样俗"清末李鸿章的孙子李孔昕先生在游览了瘦西湖之后也
说"西子范蠡今若在,不到杭州到扬州"这呢,便是瘦西湖名称的来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