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自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手足口病发病前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多数患儿突然起病,发热在38℃左右,有些患儿可伴有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膝盖、臀部和肛周等处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出现在手掌和足底,也可以出现在臀部。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数病例可发生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和肺炎等重症。极少数儿童患手足口病后会伴有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可引起死亡。少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重症病例临床症状:个别病例可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脏衰竭、肺水肿、肺出血等。患儿大多持续高热,出现精神差、烦躁、肢体无力及抽搐等神经系统表现,病情发展迅速,重症病例多在发病后3-7天内出现中枢神经、呼吸、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
(一)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2.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二)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1.病毒分离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
2.血清学检验
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3.核酸检验
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手足口病是咋回事?#星知计划#
手足口病是5-8月流行于5岁以下的宝宝的流行病,得病之后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注意宝宝卫生健康和环境卫生
这是不久前给一个幼儿园学校打的一个材料。
为了确保幼儿在传染病高发季节能安全、健康的度过,杜绝手足口病发生,我园在健康教育及防治工作上做出如下措施:
一是及时成立了防治领导小组,制定了传染病应急预案;二是加强晨检,严密监测,一旦发现疑似病例,能有效控制处理并及时上报。加强幼儿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以增强幼儿体质,提高抵抗力。三是加强宣传,明确任务。召开了预防传染病会议,认真传达市教体局《关于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工作的通知》精神,学习相关的防治知识及正确的处理方法。通过宣传栏、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全体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和防治知识宣传。同时加强对幼儿卫生知识和卫生习惯的教育,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四是加强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工作。确保饮食卫生、安全,内外环境整洁。相信有了这些措施,我园的孩子们会顺利度过传染期,平安、健康的在幼儿园生活、学习。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该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为主。90%的患者症状轻微,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同时会有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特别是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形成口腔溃疡,还有一些孩子会出现咽喉疼、头痛或者流涕等感冒的症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舌、颊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处。青少年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