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名字的由来

2024-11-18 12:14:0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南阳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南召杏花山猿人遗址及多处原始社会遗址出土的化石、器物表明,远在几十万年前,人类祖先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约七八千年前,先民们以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明。周代天子非常重视这片富庶的土地,曾分封了申、吕、谢、郦、蓼、曾、鄀、许等封国。春秋时楚设宛邑,到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 272年)“初置南阳郡”时,才开始使用“南阳”这个名字。至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虽然朝代屡经更迭,区划不断变改,但南阳这一地名,一直被保留着沿用着。在历史的长河里,愈来愈丰富了她的涵义,在时代的演进中,充分显示着她坚强的生命力。在这块土地上,养育着广大劳动人民,并出现了不少伟大人物,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社会创造了一定财富。因而,使南阳成为国内外较有盛誉的名地。

“南阳”意思是说它位于伏牛山之南,居汉水之北而得名。南阳得名由来,文献记载较为明确,《资治通鉴·周纪五·赧王四十三年》载:“秦置南阳郡,以在南山之南,汉水之北也”,《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二》载:“秦昭襄王取朝地,置南阳郡,以在中国之南而有阳地,故日南阳,《释名·释州国》载:“南阳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以为名也”。 以上三处记载,虽文字不尽相同,然表达含义基本一致。“中国之南”中的中国应理解为“国野伏中”或“中原”,“南山之南”中的南山即今伏牛山,“中国之南”和“南山之南”的“南”, 都表示这一区域所处的地理方位。而“有阳地”、“居阳地”和“汉水之北”, 则又表示其所处方位具有“阳”性地望特征。我国古代有一条约定俗成的地名命名原则,即“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山南为阳,山北为阴”。 南阳位于汉水之北,又居伏牛山之南,具有方位 “阳”性的双重特征。《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载:“周为申伯国,春秋属楚,战国属韩,秦取韩地赴汉水之北,洛阳颍川之南,置南阳郡治宛,以其在中国之南,居方城汉水之间故日南阳”。 这充分说明秦置南阳郡时,因其位于伏牛山之南,居汉水之北而得“南阳”这个名字的。

“宛”是南阳最早的地名之一,宛,即反映了“盆地”的地貌特征,又反映了它的生 态环境。《说文解字》: 宛,屈草自履也,从宀、夗声。其义:①“四方高中则脊戚央下”, 符合南阳西、北、东三面环山,当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征;②“屈草自覆”为芳草盖地,植被葱绿貌。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国日益强大起来,先后向北吞并了汉水流域诸国,吕、申两国也被楚文王所灭。楚国占据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后,便在这里建置宛邑,作为问鼎中原的基地。宛之名,即自此而始。其后,宛由地域名,演变成为“宛城”、“宛县”、“宛州”、“上宛县”等,时至今天,“南阳市”和“宛城区”均以“宛孙陵”为其约定俗成的简称。

回答2:

夏代仲康时,封其子于邓国。商代为“南乡”之土,有谢、楚、邓诸国。西周时,境内有申、吕、楚、邓、蓼等国。周宣王时(前827~前782),南阳市中心城区为申伯国地,西周将领召伯虎在谢地筑城,即宛城。春秋时申、吕等国为楚所灭,楚在申地设申邑。春秋中晚期,楚改申邑为宛县,宛县(城)即为南阳的代名词。战国分属楚、韩。公元前292年,秦将白起伐韩拔宛。公元前272年秦置南阳郡,领14县,治所宛。汉承秦制,仍置南阳郡,领36县,治所宛,兼有弘农郡地。新朝王莽改南阳郡为前队,治所宛。东汉复置南阳郡,领37县,治所宛。三国属魏,魏在境内设南乡郡、南阳郡(辖27县,治所宛)。西晋属义阳郡、顺阳郡、南阳国(领14县,治所宛)。东晋十六喊蔽国属顺阳郡、南乡郡、义阳郡、南阳国,侨置河南郡。南北朝南朝属宋、齐南阳郡(治所宛)。南则卖北朝北朝属北魏顺阳郡、新野郡、汉广郡、襄城郡、北清郡、修阳郡、析阳郡、南阳郡(治所宛)。隋属阳郡、淅阳郡、淮安郡、舂陵郡、南阳郡(领8县,治所穰城)。唐、五代、北宋属邓州、唐州。金属邓州、唐州、裕州、申州(治所宛)。元属南阳府,辖5州,市境居3州(邓州、唐州、裕州)13县,治所宛。明属南阳府,辖2州(邓州、裕州)11县,治所宛。清属南阳府,辖2州(邓州、裕州)10县(叶县、舞阳县、泌阳县、桐柏县、南召县、唐县、新野县、镇平县、内乡县、南阳县),治所宛。另设有淅川直隶厅。1932年10月属第六行政督察区,辖13县,区署驻南阳县。1949年3月14日,人民政府成立南阳行政督察区,机关驻南阳市,辖南阳市、南阳县、南召县、唐河县、泌阳县、桐柏县、邓县、内乡县、新野县、淅川县、镇平县、方城县。1949年3月28日,更名为南阳行政区,专员公署驻南阳市,辖13县。1965年5月划孙渗逗出泌阳县,同年11月建立社旗县。1994年7月撤销南阳地区,设地级南阳市,市政府驻卧龙区。

回答3:

山之南,水之北称为阳。南阳是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