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义:
除夕晚上,中国人会全家团员一起吃年夜饭,又称围炉,起源于古人皆围着炉子吃饭。围炉时不分长幼皆一起吃,在家的成员一定要等到全家到齐了才可动手,也要为未能回家吃团圆饭的家人摆碗筷,以表示全家团员,在人际关系流离的现代社会中,象征团员的年夜饭尤为重要。
习俗:
1、年夜饭吃鱼
鱼是祖国各地年夜饭餐桌上最常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食材,因为它的寓意吉祥,寓意“年年有余”,表示新的一年有余钱、余粮,一切都很宽裕。
2、年夜饭吃汤圆
元宵又名汤圆,在南方比较普遍。其是用糯米搓成圆形(可往里加入不同口味的馅),再放入锅里煮食,寓意团团圆圆。
3、年夜饭吃甜食
甜食往往作为年夜饭的最后一道菜出现,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一年一次的年夜饭,是全家都要动员的大餐,家家户户都会摆上平日里舍不得吃的,或是寓意吉祥的菜品,这也是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许。年夜饭,吃的是喜悦,品的是亲情,缕缕饭香中闻到的是家的味道。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倍感幸福。
年尾除夕,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有时实在不能回家时,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置,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家庭宴会。
广东人十分注重除夕的“团年饭”,除阖家团圆、聚天伦之乐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在外工作的人都赶回来过新年。在河南人的新年里,“饺子”绝对是重头戏,没有饺子的春节是难以想象的。
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365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少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神先的祖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
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每次都如此便不再出来了。因此年夜饭的习俗被逐渐发展,一脉相传流传至今。年夜饭通常是旧时关东农家中一年内最丰盛的一顿饭,必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
意义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在菜肴上尽最大努力而使其丰富,宁可将其剩下,为的是取“顿顿有余”、“年年有余”的口彩,此外,这顿饭是全年吃的时间最长的一顿饭,其目的在于减少守岁的枯燥等候,故而有意延长时间。吃完饭暂时不离开,长辈要给晚辈发放压岁钱,这也是对小孩子们来说最值得期待的事情。
年夜饭主要是辞旧迎新的团圆饭,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辞旧迎新,团团圆圆,开开心心,热热闹闹。一年到头走得再远,千金难换家乡味道,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吃出家的味道,吃出幸福的味道。其次,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使家人间的关系紧密。老人眼看儿孙满堂,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而年轻的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表养育之恩。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农历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最后一餐。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一年一次的团圆饭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也能表达对父母的感激。最重要的是我国人民的现状----经常外出打工,这导致了许多父母与孩子长时间分居两地产生了隔阂,年夜饭可以很好的消除这种隔阂。
"年夜饭的寓意: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