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逐句评论

要12~20则论语评论 论语十则除外
2024-12-04 07:20:2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20·1 尧曰(1):“咨尔舜(2)!天之历数在尔躬(3),允执其中(4);四海困穷,天禄永终(5)。”舜亦以命禹(6)。

  曰:“予小子履(7),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8):有,罪不敢赦(9)。帝臣不蔽,简在帝心(10)。朕躬有罪,无以万方(11);万方有罪,罪在朕躬(12)。”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13):“虽有周亲,不如仁人(14)。百姓有过,在予一人(15)。”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16)。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17)。所重:民、食、丧、祭(18)。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19)。敏则有功,公则说(20)。

  解:

  尧对继帝位的舜讲:“记住我今天对你讲的话做为你今后管理社会原则的参考吧舜,它是我对政治成败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社会管理的第一要务是一定要有知时之智和务时之能,不但要全力勤政,还要保证你的全力是用在中道上。如果你能知时因时理性勤政那么你的管理就一定能成功;如果你不能知时和逆时而为或者懒惰或者治不得其中道而管理社会,那么就一定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会造成社会崩溃的严重后果的。”

  后来舜在传位给大禹的时候,也对他讲了尧曾经对他讲过的同样的告诫。

  商汤在祭祀上帝的时候说:“我是您无知的子民履呀,今天我冒昧地优中选优地使用了我以为最好的祭品来供奉于您,并冒昧地向您倾诉我的心意:我一定理性治国,有功于民的我一定不吝其赏,有过于民我一定不免其罚。我一定会公平执政而不论君民,希望我的汇报您能够听到和得到您的认可。如果我做事没有理性而犯了过错,请您就惩罚我吧,千万不要因为我的过错而惩罚天下的百姓;如果天下的百姓因为无知而有过,也请您不要惩罚他们而惩罚于我,因为我才是他们的领头人呀。”

  周治离我们不远,我们还可以见到周治的一些原则,周治的原则是尚贤赏功,贱愚罚过,所以在周治之下,利益社会的人就能得福,损害社会的人就会得祸。周武王曾经讲过这样的话:“谁要想得到周国的利益,那么我要告诉他的是,得到周国利益的最近的路,就是做一个利益社会的人。做为周国的王,如果周的百姓因为无知而有过,那么这个过就是我的过而不是百姓的过,但是如果知法而犯,那么谁犯谁就要承担责任。”

  所以从上面的语言回顾来看前代圣王的智慧,我们就可以认识到:社会管理什么时候都只能在谨慎公平管理,制度公平执法,执政行为利民的条件下,成功于国家之四面八方。中央政府通过和谐管理封国与封国,和谐管理封国之内的君民关系来实现中央政府的大局稳定。政府的关爱,要达到每家第户,要能延伸这种关爱到化外之民,治外百姓,才能得天下百姓的真心拥护。所以政治成功的基础,一不能离失了民众支持,二不能缺了国财粮物储备,三不能离开对社会疾苦的关注和解决,不能忽略国家祭祀礼仪的功用。政府的仁行要宽泛才能聚众兴国,政府的执度要公平才能得到百姓信任,要能理性认识社会问题和及时处理社会矛盾才能保障国家安宁发展,只有能够做到这些的政府,才会成为让社会满意的政府。

  注:

  (1)尧曰———在中国政治史上记录比较可靠的第一位道德君主就是尧,亲不独于子而兼爱民,权不独于家而公取贤,所以他能选贤取舜以承大位,造就三代明王,功存万世治水之德。也就是说,尧,是个大公无私的人,他的儿子丹,也是个贤能大才,把君位传给他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尧有非常之智,能行非常之德,普视天下,而取民舜为帝。舜也不负其任,在治内,终于杀鲧用禹而成德披万世的治水大功。所以,中国人称王之明,一般并称唐尧虞舜,而大禹虽然有治水大德,却因传位于子,贤德之名就落到了尧舜之后了。

  (2)咨尔舜———咨,是谋,谋事,为做成一件事提供意见,谋事曰咨《说文》。。咨,谋也《尔雅》。所以咨字基本就是商议,建议等意思,在此就是个建议或者告诫,是尧对舜讲,你要记住我对你讲的这些话,这是我对前人和我自己管理天下的经验总结,现在我把它告诉你,做为你今后管理天下的成功政治的方法的参考。

  (3)天之历数在尔躬———这句是政治成功的经验总结:躬:本意为我身,自己《说文》。在此是指身体力行表率天下。“天之历数”,天是自然,之是运动,历,是现象,数是理智见象而度之如春夏秋冬的一年之四季划分。也就是理性认识万物变化现象的规律性,简单说,就是要“数天之历”,怎么数?能时之则天之历自然成数。再简单说,就是要知“天时”,要以天时之智为我躬本。所以这句话所要强调的是,人事之成,首在知天时,以天时之智为我行为之表率,知本在知时,行本在务时。务时,是已经进入了农业时代的人类社会生产的最关键的成败因素,它根本决定着农业生产的成与败。如果我们说尧治成功还主要表现在一统联盟上(尧治之初,天下十日并升,尧赐弓失与羿,落九日,天下安。这一段神话其实讲的就是一段联盟分裂再统一的一个历史进程),那么到了尧后的舜治,其主要政迹就表现为农业生产的大发展,生产力极大提高(舜本人为民之时就是一个种植高手,他种一样的地,收成就比其它人要高几倍),联盟生产资料进入了一个极大丰富的时期,所以在这种情况和条件下,联盟才能分出一个主支来专门从事治水大业,并经过几十年的鲧堵禹疏的奋斗终于获得了成功。

  (4)允执其中———这句话要联着上句话看,天之历数在尔躬,尔躬之成在允执其中。是说政治工作不但必需要尽心尽力,而且还要讲究合理方法。允:诚、信《说文》,意和于理为中诚,言能成实为中信,礼能安国为中治(成政)以天命为道为中德。所以允字,就是说,我的认识努力于诚信之中正,我的行为努力于仁义之中正,知行之本度于天时地利人和。执,是不失而把握。中,是成正的动词的意思。允字是诚信,是心物之和之平,是言实之和之平,所以允字在此句中最方便理解的意思是“公平”。意不合理为私意,言不成实为虚语,为自欺欺人,为知实知行之不公平。所以把此句和前句连起来看,就是尧告诉舜,天下正治之成,在于知时,务时,在于身心力行取智顾德为社会表率,只有知行和,人我平,你才能执中不失,最终由中而成正、成功。

  (5)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前面讲的是政治成功的经验,这两句讲政治失败的缘故。四海,这是个略语,是四海之内的意思,也就是后来所谓的“海内”,是华夏民族古居之地的统称。困,古字之象为废弃的房屋,且其中已经长出了植物。这是一幅很恐怖的画面,特别是当这样的画面展开于四海之内的时候。这个意向指的就是政治失败,社会解体倒退,人类灾难。穷,极也《说文》。是相对前面句子的“中而成正治”的中而言不中失正的极端,就是人类又离开了居所,(或者灭亡,或者返于自然)。这是社会管理失正而导致社会解体的感性的形容说法。社会解体了,社会管理还能独存吗?社会给与人类的福利也就失去了,此所谓“天禄永终”,政治失败,社会解体,人类也就失去了人之社会生存而与自然动物所能享有的不同的“禄”之福利,终,止。整个这两句话,是有前提而略了的,也就是如果社会管理不能“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的必然后果。

  (7)曰:“予小子履———履:这是商汤的名字。 从全文内容看,这段话是一段祭祀词。因为祭祀的对象是“皇皇后帝”,所以商汤自名以示为臣。小子,是谦谓自己是无知无能者。

  (8)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敢,是因为无知,所以使用了一些俗物(玄牡:优中选优的纯色的漂亮的雄性牲畜)来示敬,因为并不知道上天所好,所以祭祀用品只是自己优中选优(这个更进一步的运动过程,比如“无中生有有再生无”的认识飞跃的过程,就是“玄‘字最基本的古意,牡则是代指大型的雄性畜生)最好的东西,希望上天不要看在这些东西上,而怪罪,因为是无知之行,所以称之为敢,称是出于善意的冒昧之为。昭,明。告,言传心意。向上天表明自己的心意。

  (9)有,罪不敢赦———有;是说自己尚有,尊重智慧天道,所以为政之本,尚有。具体表现是,不论谁有罪,都一定要适度惩罚。这一句有略,就是“功不敢没”。全意应该是讲,自己政治天下的原则,是以理性中道为度,功必赏,罪必罚。

  (10)帝臣不蔽,简在帝心———自己争取要执允其中,不分帝臣。帝臣不蔽,就是不因我为人帝而有过不罚,也不因民众为臣而有功不赏。简在帝心,简在此当指玉简,也就是臣执记事以备上奏之用物,因为商汤这是在向上天汇报,所以自称执简者,以上所言,希望能够为上天所听得,以达天帝之心。

  (11)朕躬有罪,无以万方———躬,是身体力行,在此就是指商汤自己的行为,如果有违天理天道,请天帝就惩罚于我个人,无,是勿字的假抄,万方,天下人类,各占一方,所以此讲万方,就是除商汤一方之其余人,是说我若失理,就请惩罚于我一人,而不要因此加罪于天下百姓。

  (12)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天下的百姓如果行为失理,那么您也不要惩罚他们而要惩罚于我,因为我是百姓的治者,百姓失理,那就应该是我没有尽到我的管教之责任。

  (13)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这一段是讲周治之理。所以重新断句,赉:赏赐。“有大赉”这一句是讲,崇尚“有”之理性,奖励“大”之德行。相对的意思是略了的。周初周公修礼贱愚尚智,召公执法功赏过罚,明智愚于礼度,公奖罚于法度。这都是有实的周治的理性表现。有是理性智者,大是功德于国者。富,是福。是讲周初制度的理性原则,是围绕着社会利益的是非而展开的。善人,是个形容动词,是说能善于人,善于国的人,国家奖励,让其得富得福,略了相对的意思,就是恶人是祸,凡是为害社会利益的行为,国家惩罚,使其因之得祸得贫。

  (14)虽有周亲,不如仁人——这话据说是周武王之言。亲,是利,是近而取利的动词。有周亲,是讲如果谁想(希望,图谋)要在周而得国利国赏,那么我告诉你,最近的路是做个仁义社会的人。有,一般是指理性和智慧,在此是指人人共通的取利之心,趋利之谋。

  (15)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如果百姓因为无知而有过,那么罪不在民,而在于我。这是说,周治有度,礼教法禁,如果百姓因为不知道礼法之度而犯了过错,那么责任不在百姓身上,而在国家没有教化而使之知,所以罪不在民,在国。有过,是理之过,也就是无知之过。国家明礼法于国后,如果再有犯罪,则谁过谁当。这也是有实的话,周初大力教育民众明礼知法 ,是有史实的。

  (16)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前面的话是通过始于尧而终于周武王的言论,明中国历史道德政治的理性所在的“中道”传承。这句开始就是对历史理性的小结。讲国家政治成功的三原则,谨,是慎重,小心,十分地注意的意思。权,是秤砣,是以保证商品交易公平之物来喻社会活动中保障公平的政治理性。审,是问,是动词用法,是有疑而问于的意思。问于什么?是法度。是制度。不以人言人意为社会管理 的度,而以社会制度来解社会之疑惑,之矛盾。修:是一种趋正的行为。官,指社会管理。废:本意是房屋倾倒不能住人的样子,在此是指民生之难。修废官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政治的作用,管理 的目的,在于使废还修。把不能住人的房子再建起来,是使民安居的意思。

  (17)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当时的所谓正常的社会状态,就是周天子下的分封政治。所以政治之要,就在能于能够加强封国管理,不使封国之间矛盾而相争而导致一国之灭,同时也要监督封国内的政治,不使之因为内部管理混乱而灭国。国灭之因,一个是外侵,一个是内乱。所以防灭而兴之,就是两条路,一是防止封国之间的战争,二是制止封国内的政治不道。世:一般的意思是指三十年,但是也有称人一生为一世的,也有称父子相代为一世的(古礼制度,,男子三十可以立户)。所以这段话中的绝世,应该就是指农业社会的绝户,无后以继,户将注消。不使一姓一户绝,通过继子于亲之类的办法,安人老之寡。这是个善行及民的可以泛化理解的理性管理,政治关怀。逸民,是藏民,也就是指政府保护国家户籍外的人或者指接纳化外之民或者以能度用有贤能而没有得用的社会人的意思。这样的政治和政府,才能得到天下民众的衷心拥护。

  (18)所重:民、食、丧、祭———政府关注的重心,政治之根,一是民生,二是粮,泛指国备。三是社会主要的痛苦,四是政府礼仪。重,最重的在最下面,也就是根、本的意思。民,是民生。民为国之本,这是一个较早的讲法。食,粮食储备,泛指国家物资,这个什么时候都是政府的要务。丧,一般指人死之后亲人的痛苦,但是我以为在此是泛指国家应该关注社会所面临、社会最关注的最普遍的痛苦,也就是社会的关注也应该是政府的关注。祭祀,在此是指国家级的礼仪活动,它是一种有聚会等等意义君民共享的大型社会活动,组织演练。

  (19)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宽,是指治国仁义的道,有道且宽广,行者必然多,治道要仁义宽广,民心才归附。治道要诚信公平,民众才会服从。

  (20)敏则有功,公则说———社会管理要能及时解决社会问题和矛盾,这样才能证明政府是个有办法 ,有能力的,于社会确实有功用有德利的合理存在。公,就是平,说,通悦。社会之治,公平为上。敏,是行动迅速。在此是指政府应对社会问题,社会矛盾,自然灾害等等事件的时候,要迅速做出反应,及时合理处理,这样才能向社会表明自己是个理性的,有能力的社会管理机构,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有,是理性。没有理性,敏是不可能的。不能见微知著,不能正确认识到社会问题发生的根源、发展的可能,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最好方法,也就是说,政府失“有”,它怎么可能敏的起来?因此理性的政府才会有正确的判断能力,才会面对现实问题找到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政府,才能行动迅速而有效成功于社会,才能证明自己做为社会管理机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在此句中,“有”字解与不解,关键很重大。公,是正常情况的公,而不是穷而公,一穷二白的公平之道,也是亡国之道。没粮的公社,就是要饿死人的组织,这样的组织怎么会存在?因此在此句中的公,是正常的公,是制度之公之平,这是政府的执度职责所在,政府能够执度而公,社会当然会满意。或者如解中把公,解为社会之公,也是可以的。这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能让社会大众满意的政府,才是合格的社会管理机构。

  讲:

  看了自己的译文,面对其中的内容,我无言。

  这些话都是真的吗?我想就是不是真的,它也最迟不会是晚于汉时人的思想和表达吧。

  况且关于尧舜禹汤周文周武的事迹,也不只是上面的这些话,有很多的具体的事迹,还是可以正面或者侧面了解的。

  所以中国古人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政治实践,让我惊而无言----因为其中的有些东西,看起来要比今天人类社会管理的理性基础,要更深厚,要更伟大。

  如果子贡据此而论孔子之不可毁,则只要人类不灭亡,不走上自取灭亡之路,谁又能毁之?

  在今天的讲中,还要注意它是接着上一篇子张之道讲下来的,历史性地列举了几个曾经达到过子张顶点的政治领袖:尧,接手政权的时候国家或者联盟正是大乱,所谓十日同存,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他是平乱的大英雄,也就是说,在君王治国这个子的层面上,他达到了一个顶点,平乱安邦,同时他最伟大的地方,是不独亲其子,而以天下万民为亲,所以在他老年的时候,没有把国家权力“正常”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把管理社会的至大之器传给了当时社会公认的一位大贤舜,这也是一个顶点,且从传说中看,尧的这个行为,很有可能是中国政治的一个新的顶点,是在尧之前没有人做过的,所以尧,就是一个子张之道的顶点典型。而舜也确实不负尧的期望,在他的任中,完成了治水的万古德业,舜是一个由平民而至君王而至圣明君王的一个子之张道的成功典型。他们二人和大禹,共构了治水大德,他们的子之张道,人生的自张,通过治水大德,达成了不朽的顶点,是人生三不朽的第一不朽:立德。再后的商汤,周文周武,本来的社会身份也都是臣民,但是他们能在世道极其黑暗的时代,挽狂澜于失道之政治逆流,重建社会安定,所以他们也都完成了一类子张,最后分别成为商周的君主。

  那么我们就要注意今天所讲的内容中始终一而贯之的一条线:它就是“中道”,一是全身心地服务社会之勤政,此所谓“尔躬”;二是“允执其中”,只有力用力地勤政天下也未必就能治政的,重要的是还要理性勤政,要执中。而这,就是孔子执中用两的方法论的历史源流的来路,就是“用中”的达德方法论。离了正道,子虽欲张,不可能也。所以中道,就是中国文化中最伟大的理性所在:失道不达,得道则张,子德之张,与道相谐。

  在文章结构上,做为论语最后一篇的本篇的第一段尧语,在知时务时而治成功的理性认识上,从根本处则与论语学而的第一段孔子之语“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在治本论上是合了龙的。完成了学治以时习为要,政治以时务为要的首尾和合,证明了论语,是一本精心组织编写的逻辑完美的语录著作,而不仅仅只是一本语录。

回答2:

论语全文翻译 (2009-01-21 11:34:25)
标签:杂谈 分类:学而时习之

论语全文翻译

论语全文翻译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注解】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原文】
1·7 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注释】
(1)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2)重:庄重、自持。
(3)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7)过:过错、过失。
(8)惮:音dàn,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注释】
(1)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2)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原文】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原文】
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注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
(5)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
(6)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原文】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注释】
(1)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
(2)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3)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原文】
1·16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1)患:忧虑、怕。
(2)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孔子的教学特点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 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题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 的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如有一次有意识地向子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问题:“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字路并未说话,仅以高兴默认,孔子便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认为不同的事务不同的情境都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质。

�(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 的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他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 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 识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 ,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三)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 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回答3:

http://hi.baidu.com/highvalley

回答4:

儒家经典论语 英文: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论语》者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书》《礼》《易》《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甚施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五四运动以后,《论语》作为封建文化的象征被列为批判否定的对象,而后虽有新儒学的研究与萌生,但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儒家文化在中国并未形成新的气候。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不能不使人们重新选择新生的思想文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然而,严峻的事实是,一个新型的社会,特别是当它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的时候,不能不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是任何一个社会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所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重新探索。这使我想到人类的共性与个性,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民族文化的辩证否定本性。同时,也使我感到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的价值之所在
事实上,当我们摆脱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确立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并用它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的精华,《论语》便是其中之一。不可否认,《论语》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南岸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1、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 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2、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3、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4、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路》)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
1、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 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2、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3、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4、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路》)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全文翻译 (2009-01-21 11:34:25)
标签:杂谈 分类:学而时习之

论语全文翻译

论语全文翻译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注解】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原文】
1·7 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注释】
(1)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2)重:庄重、自持。
(3)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7)过:过错、过失。
(8)惮:音dàn,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注释】
(1)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2)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原文】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