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医现在饱受争议?中医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2024-12-05 09:37:4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中医是中国古代人民长期以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总结,是中国古代自行发展起来的自成一脉的医学理论体系。在医疗资源匮乏的古代,中医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许多精华都被继承发展,然而中医作为国粹却一直饱受争议,在现代社会中变得格格不入。

中医在现代社会中饱受争议主要是因为近代西医的传入以及中医与西医截然不同的治疗体系。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由于中国的战败,清廷陷入了动荡之中,大部分清朝官员顽固地坚持着原有的体系与制度。


不过也有一部分有识之士看到了制度的落后与西方技术制度的先进,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与技术,以求使国家强大起来。但是在那时却仍有一部分顽固派官员抱有天朝上国的思想,认为西方的国家是蛮夷之国,它们的制度与技术自然也比不上中国的。

这种想法一直持续到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之后与欧洲列强的战争中,清政府一直处于劣势,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条约。


此时国家的大部分文化人才已经认识到了清政府的落后,他们上书皇帝进行变法,学习西方的制度。然而经过长期的战败,此时他们的思想已经比较偏激,他们认为中国的一切都是落后的,而西方的一切都是先进的。他们主张全盘推翻中国古代建立起来的一切制度,然后全部学习西方,这种情况越演越烈,到了辛亥革命后,青年思想家们大多主张全部西化。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作为中国古代医疗体系的中医也自然而然受到了极大的排斥,与西医快速的疗效相比,中医疗程长,疗效缓慢,因此西医逐渐在社会上流行起来。

在后来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有大量的士兵战死在沙场。对士兵的大量需求以及战场上庞大的牺牲数额,中医疗程过长、不能马上见效的特点在此时也成为了缺点,而西医却在战争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战争结束后,随着中医人才的流失以及西医的快速发展,中医的作用日渐被忽视,往往只用于一些乡村小镇,难以被官方予以重视,国家在医学方面的研究重点也就放在了西医身上

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医就更是融入不了现代社会。现代社会讲究科学,而中医却有一点玄学,有些问题是解释不清楚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接受过科学的教育之后,大多对中医抱有怀疑的态度,而且与西医相比,中医的行医资格证发放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国家也没有对这一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


同时,也有大量的人打着中医的幌子招摇撞骗,这更加破坏了人们对于中医的印象。因为这些原因,中医在现代社会显得格格不入,并且一直是饱受争议的。

中医在今天饱受争议、不受待见,然而中医在中国古代却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中医,中医保障了古代人民的人身安全。神农尝百草为中国古代疾病的治疗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药材。中国古代也有许多的医学书籍传世,《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是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本分别为《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这些书籍在中国古代医学人才的培养上以及疾病的治疗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爆发过几次瘟疫,疫情十分的严重,其中最严重的一次要属汉末的一次大瘟疫,这次瘟疫十分严重,死伤无数,在关键时刻,“医圣”张仲景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与瘟疫斗争 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中医的重要作用在此时已经显露无疑,在医疗资源十分匮乏的古代,中医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的医疗体系,一直保障着中国古代人民的安全。

与西医相比,中医安全、副作用少,尤其在封建思想浓厚的古代,中医可能是除了迷信巫术外的唯一一种治疗手段,在治病救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