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有什么区别

2024-12-03 07:08:2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审计准则的定义:是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审计准则是把审计实务中一般认为公正妥善的惯例加以概括归纳而形成的原则。它虽不具备法令的强制力,但审计人员从事审计时必须遵循。审计准则在各国审计界受到重视,不仅是因为它在审计实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因为它的作用范围已经超过了审计业务工作的范围,对整个审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审计标准的定义:是进行审计时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是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决定的依据。

回答2:

被审计单位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恰当地进行了列报,并披露了重要事项。
列报和披露的主要内容包括:
1、财务报表及其附注的格式、结构安排、内容。
2、财务报表项目使用的术语,披露信息的明细程度。
3、项目在财务报表中的分类以及列报信息的来源。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1、重大和异常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对重大的和不经常发生的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否适当。
2、在缺乏权威性标准或共识、有争议的或新兴领域采用重要会计政策产生的影响
在缺乏权威性标准或共识的领域,注册会计师应当关注被审计单位选用了哪些会计政策,为什么选用这些会计政策以及选用这些会计政策产生的影响。
3、会计政策的变更。
如果被审计单位变更了重要的会计政策,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变更的原因及其适用性。
4、新颁布的财务报告准则、法律法规、以及被审计单位何时采用、如何采用这些规定。
①是否采用了激进的会计政策、方法、估计和判断。
②财会人员是否拥有足够的运营会计准则的知识、经验和能力。
③是否拥有足够的资源支持会计政策的运用,如人力资源及培训、信息技术的采用、数据和信息的采集等。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被审计单位是否按照适用的跨级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恰当地进行了列报,并披露了重要事项。
5、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对被审计单位实现目标和实施战略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的重要状况、事项、情况、作为或不作为所导致的风险,或由于制定不恰当的目标和战略而导致的风险。
不能随环境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固然可能产生经营风险。但是在调整的过程中也可能导致经营风险。
例如:为应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企业开发了新产品,但是,开发的新产品可能会产生开发失败的风险。即使开发成功,市场需求可能没有充分开发,从而产生产品营销风险。产品的缺陷还可能导致企业遭受声誉风险和承担产品赔偿责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