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莹颖案的水落石出使大家不得不意识到,真理虽然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但是在犯罪嫌疑人被抓获之前,曾经有人根据种种资料和线索将嫌疑人的样貌刻画出来,而且是在没有见过嫌疑犯之前,画像与嫌犯的相似度可以说是达到80%以上。这不仅让人感叹这个人画技的高超。现在天眼摄像头到处遍布,想要捉到小偷和嫌犯简直说是轻而易举,但在古代没有监控和素描的时候,古代的捕快又是怎么抓捕犯人,提高办案效率的呢?
其实没有监控和素描,凭借别的方法,捕快也照样可以将犯人绳之以法。我们在各种古装剧中会发现,当朝廷想要将一个犯人抓捕归案的时候,布告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手段。布告往往被贴在城门的墙上和商业街市上,往往有人流的地方就有布告的存在。而布告上则会详细的介绍犯人的籍贯,样貌特征,身高,口音等多种描述犯人的特征。而为了使布告不那么抽象而具体,这个时候文字的旁边都会附有犯人外貌的一张图,正是因为这张图和高额的悬赏金额而使犯人被抓捕归案。这个时候布告就成了大大的功臣。
除此之外画布告画像的画师也成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画师高超的技艺而使画像栩栩如生般的逼真,从而使看到画像的人印象深刻,进而提高了抓捕犯人的效率,从而可以看出,一个良好的画师对提高办案效率,抓捕犯人也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所以说即使没有监控摄像,古代人照样可以将犯人抓捕归案。
古代通缉令大多是写的是通缉者信息还有所犯罪事,虽然没有监控和素描,但嫌疑人的画像还是能给画出大概的。
在没有监控和素描的年代,古代人抓捕通缉犯一般都是用告示来通告天下。
通缉令上一般都是通缉犯的画像,民众看到之后就会顺手举报给官衙,内容一般是画像加上犯人的信息等。
看电影上面的通缉令都是有一个罪犯画像,然后地下写明这个人的身份,年龄和犯的案子,和奖励的金额。